酌古鑒今:古人交友的寶貴借鑑(三)

吉光羽


【正見網2014年12月17日】

與小人絕交類(數則)

一、拒友人於門外

《東觀漢記》記載:王良,字仲子,東海人。少年時很清高。後任司徒司直,因病歸鄉。

一年後,朝廷又召他入京為官,走至滎陽時,病情加重,不能再往前走了。於是,去拜訪他的老朋友,可是老朋友不肯見他,說:“你對朝廷既未進忠讜 (正直)之言,又沒有為國為民的良好謀策,卻取得重要的官職,在官場來來往往,怎麼這樣的不怕麻煩!”拒王良於門外。

王良十分慚愧。其後,朝廷連連徵召,王良都託病辭掉了。

二、各走各的路

《漢書》記載: 孔僖的曾祖父孔子建,與崔篆,原來是友人。崔篆勸孔子建,到王莽(前45-23年)的朝中做官。

孔子建說:“我留戀布衣的平民生活,你有當官的志向。咱們各從所好,各走各的路。”

三、誓死不受絕交友人的解救

《新序》記載: 春秋時,吳國人張胥鄙,與譚夫吾,開始是好友,後來絕交。

張胥鄙犯了罪,關在監獄裡,將被處死。譚夫吾聚眾救出了張胥鄙。到了大路上,張胥鄙才知道救自己出獄的是譚夫吾。於是停下來說:“我與你處世準則不同,所以先交友,後又分了手。我聽說有修養的人,不因為生活安逸了,而放縱自己;不因為處境危險,而改變自己的行為。我現在跟著你走,就是圖居安逸,而放縱自己;又是臨危,改變自己的行為。我與其因為你解救而活命,不如被關在獄中死去!”

吳王闔閭,聞知此事,命下面的官吏,釋放了張胥鄙,張胥鄙拒絕說:“因為譚夫吾而被免死,我決不接受!”遂撞牆而死。

譚夫吾聞知此事後,說:“我救別人,而人家卻不接受,這是討好的行為;我不了解別人,而放出了人家,是愚蠢的行為。諂媚的人,不能與士人交往;愚蠢的人,不能侍奉君王。我有這兩條錯誤,我也以活在世上為羞恥!”於是,譚夫吾自刎而死。

四、酈寄出賣朋友

《史記》記載: 漢朝的酈寄,與呂祿是好友。周勃等大臣,要除掉竊居朝政大權的呂氏一家。當時呂祿任上將軍,坐鎮北軍。周勃想進入北軍軍營,奪取北軍軍權,卻無法進入。

於是,周勃劫走酈寄的父親酈商,脅迫酈寄,叫他去欺騙呂祿。呂祿以為酈寄是自己的至交,不會欺騙自己,便聽信了酈寄的話,離開北軍,與酈寄出遊打獵。

太尉周勃得以進入北軍軍營,殺掉了呂氏一家。

人們都認為:是酈寄出賣了朋友。

五、因朋友推薦做官,反與之絕交

《晉書》記載: 山濤與嵇康,都是竹林七賢之一。山濤後來做了三公高官,舉薦嵇康代替自己。嵇康聽到消息後,立即寫信給山濤,和他斷交。

(以上均據清代程維周《人鏡類纂》)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