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鑒今:人生在世,不可自我遺棄!(數文)

嚴自律


【正見網2015年01月12日】

一、騎馬時才得到休息

《五代史•梁敬翔傳》記載:梁敬翔跟從著朱溫,為國家打了三十多年的仗,大大小小的事務,都要過問。他辦事盡心盡力,很勤勞,常常日夜不休息。

他自己說:“我只有騎在馬背上,才算是得到休息了。”

二、擔心過於悠閒

《晉紀》記載: 陶侃任廣州刺史。他在州府中,沒有事的時候,就早上把一百塊磚,搬到書齋外面;傍晚時,再把一百塊磚,搬到書齋內。每天如此,從不間斷。

有人問他:“為甚麼做這樣的事?”

他回答說:“我正打算恢復中原。我若過於悠閒,恐怕精力退化、意志衰減,將來力不勝任,所以才鍛鍊自己。”

三、勤勞方能清正

《稗史彙編》記載: 傅翔做官很有清名。他任吳縣縣令時,去向建康縣令孫廉告別,孫廉問他說:“聽說您檢舉奸人,選取人才,有令人稱道的政績和教化,不知您怎樣才做出這些成績的?”

傅翔回答說:“只有勤勞,才能為官清正。清正,法令就會自然得到貫徹執行;勤勞,辦事就會得到成功。”

四、人生在世,不可自我遺棄!

《晉紀》記載: 陶侃對人說:“大禹是個聖人,還珍惜每一寸光陰。至於普通人,應當珍惜每一分光陰。我怎麼能醉生夢死?生在世上,對社會沒有什麼幫助;死了之後,沒有好名聲流傳後世:這樣便是自己遺棄了自己!”

五、勞苦生仁義,安逸生淫樂

《國語》記載:魯敬姜說:“過去,英明的君王,安置他們的兒孫,都要選擇貧瘠的地方,使兒孫們比較勞苦和勤奮,這樣才能使他們得到磨鍊和長進。人們如果勞苦,就會思考問題。思考問題,就會產生善心。人們如果安逸,就會耽於淫樂,淫樂就會產生邪惡之心。生活在豐潤環境的人們,往往不成材,就是因為淫樂所致。生活在貧困環境裡的人們,沒有不嚮往仁義的,這是因為勞苦和勤奮所致。”

六、心中清廉如水

《漢書•鄭崇傳》記載:尚書令趙昌,是個阿諛逢迎的小人,平時總想加害清官鄭崇。趙昌聽說鄭崇被皇帝疏遠了,就上書給皇帝說:“鄭崇和宗族的人,私下有來往,恐怕有不正當的勾結,請求懲治他。”

皇上就召來鄭崇,譴責他說:“你家中,常有親友來請託你,來走後門的人很多,門庭若市。你為甚麼卻要反對皇上:恩賜皇族的親戚?”

鄭崇說:“臣的家中,的確門庭若市,常有親友來往。但臣的心中,確實清廉如水。”

七、蓋粗布被子的將軍

《後漢書•祭遵傳》記載:祭遵為人廉潔儉樸,謹慎小心。他每次得到賞賜後,全都分給了士兵。家中沒有不正當的財物。他自己身穿粗布褲,蓋粗布被子。夫人的衣裳,也不加花飾。

八、不要厚葬

《宋史•王旦傳》記載: 王旦病重,告誡孩子們說:“我家一向以清廉聞名於世,所以,你們應當保持門風,節儉樸素,不能追求奢侈豪華。我死之後,不要厚葬,不可往棺柩裡,放什麼金銀財寶。”

九、我本來就是個窮措大
《山堂肆考》記載: 宋朝的祁國公杜衍,每次在家吃飯,只有一碗米飯,一碗蔬菜。有人稱讚他節儉。

杜衍說:“我本來就是個窮措大(貧寒失意的讀書人),現在的名位、福壽,全都是國家給的。我一旦不做官了,又成為一個貧寒失勢的讀書人,我得保持節儉。如果養成了奢糜的習慣,將來靠什麼來養活自己?”

十、包拯做官和百姓沒什麼兩樣

《宋紀》記載: 樞密副使包拯,性格耿介正直,他的吃穿等日常生活,喜歡節儉樸素,即使是當官尊貴了,也還像平常百姓一樣。

人們都講:“包拯做官後,和老百姓沒什麼兩樣。”

(均據清代程維周《人鏡類纂》)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