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珍事:公私分明,李母訓斥多占公糧!(二文)

秦如初


【正見網2015年10月06日】

一、公私分明,李母訓斥多占公糧!

唐代李畲(讀奢),其曾祖李素立,曾任瀚海都護、綿州刺史等官,為官清廉,甚有治績。李素立從綿州刺史轉任蒲州刺史時,除了自己的書籍以外,其餘所有財物,均送歸官府。後來李素立病死,唐高宗為之十分惋惜,特地廢朝一日,表示哀悼。李畲的父親李至遠,也很有名望,武則天長壽年間(公元692-694)官至天官郎中。內史李昭德,重其才能,在武則天面前推薦他,李至遠得以提升。有人勸李至遠去感謝李昭德,李至遠認為李昭德推薦他是出於公心,不能私謝,堅持沒有去拜謝李昭德。從這些事上,可見李畲上代為官,均很注重清廉和氣節。

李畲初任汜水縣主簿,處理事情敏捷而有聲望。他對待下屬,只要見過一次面,就能將其姓名等記得清清楚楚。在家中,李畲也能謹守禮義,使全家上下和睦,對老母親也十分盡孝。

後來,李畲當了監察御史。一次,官府派人將李畲的俸祿米,送到他家中。李畲的母親做事極其認真,叫家人拿出斛(讀胡,古代量器)來,一斛一斛地量那送來的俸祿米。到最後,比李畲應得的俸祿米,多出了三斛。李畲沏母親,問送俸祿米的人:為甚麼多出三斛?送俸祿米的人回答說:“按過去的慣例,御史的俸祿米,用斛量的時候,上面都不用東西刮平,所以最後就多出來了。”李畲的母親,又問他們:車腳錢一共應該給多少?送俸祿米的人,又回答說:“照過去的慣例,御史不需要給車腳錢。”

李畲母親一聽.大為氣憤,她不願享受這樣的特殊化待遇,令家人將多餘的俸祿米,送還官府,並付了車腳錢。不僅如此,她還將兒子狠狠地訓斥一番,罵他不該如此沾公家的光。為此,李畲上奏章,參劾負責發放俸祿米的倉官,又自陳多出俸祿米的情狀,向朝廷請罪。別的監察御史,知道李畲母子的作為後,都面有慚愧之色。

(《新唐書•李畲母傳》、《舊唐書•良吏傳》)

二、李晟慶生日,嚴責愛女

李晟(讀盛,也讀成)是唐德宗時一員有名的將領,字良器,臨潭(今屬甘肅)人。他祖上世代以軍功入仕,然均不得高位。李晟自小父親早喪,由母親撫養成人,故待母親極孝。李晟勇武善射,十八歲就從軍,跟從河西節度使王忠嗣擊吐蕃,曾一箭斃敵酋之命,眾人為之嘆服。王忠嗣拍著他的背,稱讚他道:“此萬人敵也!(意思是這真是一位力敵萬人的將領) 李晟戎馬幾十年,戰功顯赫,仕至太尉、中書令,後封西平王。

李晟性格嫉惡如仇,治軍尤為嚴明。他對部下的每一件小功勞,都能牢記不忘,隨時說出哪一個有什麼功勞,哪一個有什麼能耐。即使是地位低下的奴僕,只要有小善,他也必定記下其姓名。但尤其痛恨部下結朋黨,拉關係。李晟做將領,可說是恩怨分明。前嵐州刺史譚元澄,以前曾經對他有恩,後來,譚元澄因獲罪被貶而死。李晟有了地位後,沒有忘記為譚元澄平反冤情。由於李晟的努力,朝廷後來追封譚元澄為寧州刺史。這還不算,李晟又撫養譚元澄的兩個兒子,直到讓他們成就功名。

李晟任官正直無私,而更值得稱道的是,他治家尤為謹嚴。平時家居,如果不是早晚請安,李晟不與子侄們隨便相見。李晟和子侄們談話,從來不涉及朝廷公事。李晟的女兒,嫁給吏部尚書崔樞為妻,過年時,女兒回家來探望父母親,李晟責備女兒道:“你也有家,公公婆婆都在,作為媳婦,應該在家置辦酒食,接待賓客,為甚麼回來呢?”立即就趕女兒,馬上回婆家去,不讓她進屋。

有一次,李晟過生日,親朋好友均前來祝賀,堂中宴客,賓朋滿座。李晟的女兒因父親生日,也回家來了。眾賓朋正在吃著,忽然有個小丫環,來到李晟女兒身邊,附在她耳邊,悄悄說了好一陣子的話。李晟女兒點點頭,小丫環便走了。過了一會兒,這個小丫環又回來了。李晟將此情景看在眼裡,便問女兒有什麼事情。李晟女兒回答父親說:“沒有什麼大事情,婆婆昨天夜裡偶然生了點小病,我派人去問候她老人家了。”李晟一聽,頓時扔下手中的筷子,發起火來,責罵女兒道:“我真是不幸,生了你這麼個不懂事的女兒!真是天大的奇事,你做了人家的媳婦,哪有婆婆身體不適,媳婦不去煎湯熬藥,服侍婆婆,卻來給父親做生日的道理!我有這樣的女兒,我還要過生日干什麼!”

罵完,立刻趕女兒回婆家去。自己也隨即就到親家家裡去問候親家母,並再三向親家母謝罪,檢討自己管教女兒不嚴。李晟女兒婆家的親屬,聽到這件事後,都大為讚嘆。

李晟治家如此之嚴,因此,他的夫人受其影響,十分賢惠,治家同樣也嚴整肅然。家中無論貴賤,均不許過於梳妝打扮。當時的勛臣世家,就數西平王李晟,家道嚴謹、守禮法,家規十分嚴正。

(《新唐書•李晟傳》)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