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珍事:強國利民 孫威父子善為鎧甲

程實


【正見網2016年05月06日】

中國古代有很多傑出的工程師、工匠,製作出精妙無比的工藝製品,為強國利民,做出了很大貢獻。這從大量的出土文物中,可見一斑。但是,由於中國古代重德勝於重技,不太看重工商行業,認為有德者才會擁有高超的技能,所以他們的事跡和工藝,大多沒有記錄下來。在正史中,能夠見到的就更少。不過,《元史》中,卻給我們記錄了兩位製造鎧甲的專家,他們就是孫威、孫拱父子,父子倆的確擁有神工之技,且德行仁厚。

戰爭的武器,不外進攻武器和防禦武器兩種,而古代最重要的防禦武器就是鎧甲。所以,有一位優秀的、能夠指揮眾多人製造鎧甲的制甲工匠,無異於今天有一座好的兵工廠。

孫威是金末元初的人,家住渾源(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南)。金末曾經被征參軍,作戰勇敢,以後投奔了蒙古軍。他聰明靈巧,尤其善於製造鎧甲。他曾經獨立設計製造了一具“蹄筋翎根鎧”,獻給元太祖鐵木真(即成吉思汗)。從它的名稱看,我們可以知道,這種鎧甲是用動物蹄子上的筋腱與鳥羽的根部編織而成。因為這兩種東西,都非常堅韌。元太祖親自射箭試驗,再利害的箭,也無法穿透它。太祖非常高興,當場賜給他一個蒙古人的名字叫也可兀蘭。並任命他為順天、安平、懷州、河南、平陽諸路工匠都總管,統領這些地區的工匠。

他跟隨元太祖作戰特別勇敢,連太祖成吉思汗,都替他擔心。太祖慰勞他的時候,幽默地對他說:“你就是不珍惜你的性命,也得替我的鎧甲考慮考慮。”他問身邊的將軍們:“你們最珍愛的是什麼?”將軍們的各種回答,太祖都不滿意,他說:“能夠保護你們不犧牲,從而能夠為國立功的,難道不是孫威為你們製造的鎧甲嗎?為甚麼你們都不往這上面說呢?”

成吉思汗賞賜給孫威一套錦緞的衣服。

蒙古軍好殺戮。每次作戰,孫威都以“要從中挑選工匠”為由,把被俘的人,都留下來,使他們免於被屠戮的命運。用這種方式,孫威救了許多人。

孫威死後,元太祖還追贈他為中奉大夫等官職,並授他的兒子孫拱,為監察御史,承襲他父親的甲匠都總管的職務。

孫拱也是一位傑出的制甲工匠,他的構思奇巧,很像他的父親。他曾一次做了二百八十具鎧甲。至元十一年(1274)他曾研製成功一種叫做“疊盾”的鎧甲,用今天的話來講,不妨叫做摺疊盾。因為它張開的時候,就是一隻盾,而摺疊起來後,又攜帶很方便。世祖忽必烈認為這是亙古未有的創造!並給孫拱很多錢,以資獎勵。

在丞相伯顏,率軍南下征宋的時候,因為甲冑不足,徵集全國的制甲匠人制甲。孫拱負責順天、河間兩路的制甲工作。結果,他負責的部分,不但提前完成任務,而且那甲冑都做成虎豹異獸之形,使忽必烈非常滿意。

同他的父親一樣,他為匠是個巨匠;為官則以愛民為己任。至元十五年,他被任為保定路治中(官職名)。正趕上發生饑荒,孫拱決定開倉賑災。但有人說:“這麼大的事,應該先請示朝廷。”孫拱說:“救災的事,是拖延不得的,若是請示以後再開倉,有些人就要餓死了。如果因為開倉賑災而降罪,由我一個人承擔。”於是,開倉發給饑民四千五百石糧食,救了許多饑民。

高陽(在今河北省高陽縣西)有一座沙河橋,被當地的一個土豪霸占,誰要從橋上過,就得向他交錢,百姓都很痛恨他。孫拱知道後,抓起他來,治了那土豪的罪。

孫拱後來升任大都路軍器人匠總管,再升為工部侍郎(差不多相當於工業部長)。元成宗繼位以後,又讓他負責朝廷的物資供應。

為了表彰他的貢獻,元成宗賞給他銀百兩,織紋緞五十匹,帛二十五匹,紙幣一萬貫。死後他還被追贈為大司農。雖然是在死後所贈,但這在元代的漢人中,已經是相當高的官職了。

(《元史•方伎傳•孫威傳》)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