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鑒今:朱元璋的《教民榜》

陳必謙


【正見網2016年09月21日】

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都時,那場元末戰亂給他留下的是一片飽經創傷的景況:到處是荒蕪的田地,流亡的饑民和無人收埋的屍骨……

文武新貴們,可以彈冠相慶了,攻克元大都的捷報和一陣陣“萬歲”的呼聲,也著實令人陶醉。但是,作為開國皇帝的明太祖朱元璋,卻冷靜地考慮到了他所面臨的嚴峻事實,“安民”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對於這位貧苦農家出身的皇帝來說,農民的生活,並不陌生,他也知道農民需要的是什麼。

“四民之中,農最為勞。”他經常這樣告誡太子及官吏們,“當春之時,雞鳴而起,驅牛秉耒而耕。及苗既種,又須耘耨,炎天赤日,形體憔悴。及至秋成,輸官之外,所余能幾? 或水旱蟲蝗,則舉家皇皇無所望矣!”“(農民)其所居,不過茅茨草榻;所服,不過練裳布衣;所飲食,不過菜羹糲飯。而國家經費,皆其所出。”當差做工,也是農民分內的事,要使國家富強,就必得讓農民安居樂業!

有這樣的想法和理念還不夠,同時還必須有一套措施,來保證農民能夠安心從事生產。原則只有一個,那便是讓農民和土地,結合起來,所謂:“有土有民,何患不足?”辦法也很簡單,荒蕪土地多了,招募人來開墾;無主田地多了,遷徙農民來分種;沒有農具糧種,由官府撥給;無力交納賦稅的,暫免徵收……這都是人所共知的利農之舉。但是,如果以為僅憑這些朝廷頒布的原則,就能讓農民安居樂業,那就錯了。還得要有行動,有措施。

戰爭給人們留下的創傷,不僅是家園的破壞,親人的喪離,還深深地傷及了人們的內心,戰亂的慘狀給人留下的印象,實在太深刻了。當時人記述說:“天下兵革方殷,而淮右之軍嗜食人,以小兒為上,婦女次之,男子又次之。或使坐兩缸間,外逼以火,或於鐵架上生炙,或縛其手足,先用沸湯澆潑,卻以竹帚刷去苦皮,或盛夾袋中,入巨鍋活煮,或製作事件而淹之,或男子則止斷其雙腿,婦女則特剜其兩乳。酷毒萬狀,不可具言,總名曰想肉,以為食之而使人想之也。”以人肉為軍糧,恐怕不僅僅是殺人取樂,也是實在顆粒難得了。百姓除了餓死,便是淪為軍口之食。那些軍口餘生的百姓,對於新朝的利農之舉,自是求之不得,但是要安於耕作,卻也並非易事。弱不禁風的生產能力,一旦有風吹草動,便無法維持。說是新墾之田一年免徵,可是官吏征不俟期,百姓便棄田流亡。流亡成了農民對付官府的一種習慣性手段。

不過,在這一點上,明太祖朱元璋比別人更有辦法,因為他本人便曾是個最貧苦的農民。在朱元璋時代所建立的從上至下的秩序,除去對人民的控制之外,還要督促農民從事生產。要想使那些利農之舉得到落實,就必須有一大批能夠執行皇帝意圖的基層官吏。從府州縣官吏,到鄉間老人,明太祖朱元璋都作了具體安排。

每當府州縣史,來朝後,辭退時,朱元璋總要訓話一番:“天下新定,百姓財力俱困,如鳥初飛,如木初植,勿拔其羽,勿撼其根。然惟廉者能約己而愛人,貪者必腹人以肥已,爾等戒之!”但這還不夠,他還必須把這種精神,貫徹到基層的鄉裡。每個鄉裡,都要置一個木鐸(木鈴),選派一些年長之人,每月六次,邊走邊宣講“勸農務本”的道理。各鄉裡還都置有一面鼓,凡到農忙季節,每天清晨,擊鼓催農民下田。有懶怠不務正業的,由鄉裡老人督責,裡老若不勸督,則要責罰。各村鎮鄉裡,都張貼著《教民榜》,上面寫著:

一、河南、山東農民中,有些人懶惰,不肯勤農務,以致衣食不給。朝廷已嘗差人督教耕種。今出號令,此後止是各該裡敬請老人勸督。每村置鼓一面,凡遇農種時月,五更擂鼓,眾人聞鼓下田,該管老人點閘。若有懶惰不下田者,允許老人對其責決。務要嚴切督導,見丁著業,毋容惰夫游食。若是老人不肯勤督,農民窮窘,為非犯法到官,本鄉老人有罪。

二、如今天下太平,百姓除本分納糧當差之外,別無差遣!各宜用心,以足衣食。每戶務要照依號令,如法栽種桑、株、棗、柿、棉花。每歲養蠶所得絲綿,可以做衣服。棗柿豐年,可以賣鈔使用。遇儉年可以當糧食。此事有益爾民。鄉裡老人,平常應提督點視。敢有違者,予以家遷化外。(把懶惰之家,遷至荒漠,作為懲罰)

“教民榜”的內容,詳明而嚴厲,易為農民所理解,所接受,而且這些耕種的規定,都有法律賞、懲為後盾。在這層層督教之下,出現了一幅雞犬相聞、耕牛遍野的繁榮的勞動和生活景象。

朱無璋的《教民榜》,在勸農安民方面,確實起到了積極作用。因此有的史學家在談到這些情況時說:“對農民吃飯穿衣問題的關切,與歷史上的帝王們,加以比較,朱元璋確實是很突出的。”

(事據《明史》)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