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義商張保皋(63):捨身取義終不悔 一片丹心照後人

劉如


【正見網2019年04月04日】

張大使倒在血泊之中,閻長呆呆的茫然的看著倒在血泊之中的張大使,淚流滿面。沒有半點恨意的閻長為了那毫無仁義可言的所謂「毒誓」,走向了這一步。

可悲的閻長失魂落魄的逃了出去,卻發現金陽領著軍隊來到了清海稱讚他殺了張保皋立下大功,閻長大吃一驚質問他為何不守信用,讓金陽遵守約定撤軍。原本殺了張大使內心很不舒服,如果阻止戰爭不成,他殺了張大使也就變得一錢不值,更不甘心他勸大使不要與金陽對抗就會平安無事解決問題的妥協是錯誤的,因此對金陽的行為很生氣。

金陽嘲諷他:你怎麼變得這麼天真無邪了,不象你了,難道你真的相信我的話嗎?(沒錯,如果有一天王上長大了,不聽金陽擺布了,金陽也一定會毒殺王上,說不定自己坐上王位。妥協一件事,真的是會掉進無底深淵,閻長這才開始品味張大使死前對他說的話,金陽已經嘲笑他)

閻長開始失去理智,為阻止戰爭殺了張大使的內心的平衡感失去了後,他瘋了似的要金陽撤軍,金陽見他來真的,令手下綁了閻長,說他不再有利用價值。

白慶送婷花小姐來到清海就離開了,婷花因逃離王宮時受士兵阻攔受了劍傷昏倒在岸邊,被隊長等人發現救回採玲住處。婷花醒來急切要見大使,眾人這才發現大使已經倒在血泊之中。一生為張保皋活著的婷花無法面對這個事實,雙腿發軟,淚水直淌跪倒在地。鄭年瘋了似的到處尋找閻長的下落。

金陽下令攻打清海,由於張大使去世的消息傳開眾軍士誓死抵抗,所有人都準備用生命追隨張大使所走的路,金陽因此急難攻下。正要找閻長幫助。

閻長被綁,腦中冷靜下來,開始回憶起張大使死前對他說的話:如果我向金陽妥協,退讓,就會陷入更深無底深淵,妥協了一件事,就要妥協第二件甚至第十件,這麼做就是否認我過去的人生,也等於背叛信任我跟隨我的人,你從來就沒有拒絕過錯誤的選擇,你只是不斷的向你自己的命運妥協,到頭來,就算你贏了,也是輸了。

閻長想到這段話,眼中湧出了眼淚(這表明他這一刻終於醒悟張大使所說的話的真正含義,明白了自己向金陽妥協的後果,自己一生從不拒絕錯誤的選擇與命令,真的無論做任何事情到頭來贏了也等於輸了)閻長正想到這裡,白慶因送婷花來到清海找到了閻長,救出閻長,閻長奇怪他為何會在清海,這才知道婷花已進入清海本陣去了。

閻長由於終於醒悟自己的選擇是錯誤的,他勸白慶離開他,他不值得白慶為他效命,但白慶不走,閻長因此決定他要在死前做一次正確的選擇,去刺殺金陽,不料沒能成功反被金陽因此下令無論如何要捉住他將他處死。閻長可悲的成為清海與金陽同時要除掉的對像。

該劇的結尾非常的悲壯,雖然眾軍士齊心一致,拚命守護,但武器糧食很快用盡,金陽將補充軍需的海路陸路全部封鎖,趙大人為補充軍需,帶船冒著危險回了揚州,采玲不聽趙大人勸說,要跟剛生下不久的兒子死守清海。隊長與年知道有可能全軍覆滅,為采玲和婷花提前準備了船隻,讓她們逃走,采玲不幸被阻攔的官軍砍傷後背,倒在地上,臨死前將兒子託付給了婷花,婷花抱著張大使唯一留下的骨肉,拚命的往渡口趕,被官兵攔截,眼看無法逃脫,閻長與白慶突然出現砍倒官軍救下婷花與嬰兒,船剛剛開走,閻長與白慶也因身上滿身中箭倒地而死,結束了他這可悲而罪惡的一生,在最後一刻,終於以醒悟的心態,用他的生命保住了大使的骨肉,做了一生中唯一一次正確的選擇與判斷。

這次戰爭悲壯結束,所有人都犧牲了,唯有婷花抱著張大使的骨肉領著順鎮父子緩緩的航行在這片美麗而充滿辛酸苦痛的大海,婷花將大使的骨灰撒在這片由大使開出的海路,讓孩子永遠記住這片大海,長大後要重返大海繼承父親的遺志。全劇到此全部結束。

儘管觀眾在心願上希望看到美好的結局,不過遵照史實這部劇只能是以悲劇結尾,記得在文藝評論上有一個說法:悲劇就是要把世間最美好的東西毀在人們的面前,讓人們心痛不已,從而懂得珍惜與維護被毀掉的東西,吸取教訓。

事實上人類歷史在某種意義上就是無數的先輩用生命實踐正道留下的歷史,無論最後在表面上成功還是失敗,其留下的人生價值取向,留下的人格精神會激勵後人朝著前人未完成的目標努力奮進,張大使的一生就是用生命實踐正道的一生,即使他被奪走了性命,他留下的人生是最有意義的人生,他也圓滿的完成了他的心願——成為名留青史的義商,成為了一個能成功留住人心,讓人信賴與跟隨的成功的「生意人」,完成了薛大人當年未完成的心願,成為了新羅人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張保皋是新羅版的懷抱為民造福的偉大抱負演繹捨生取義價值觀的那段歷史風雲人物與主角人物。因此該劇深入剖析「復元」他壯烈的一生,要把他用生命在那段紛亂消極、惡勢力橫行的亂世中為後人留下的正確選擇、浩然正氣展現給今天的人,同時以閻長的是非不分妥協惡勢力慘痛教訓警醒世人,一定要走正自己的路,如果身為男子,擁有過人的才華,也一定要確立正確的人生觀,懷抱對國家、民族、對人類社會有意義的偉大的理想與人生目標,也要讓自己的心胸變得開闊而寬廣,在道德淪喪的亂世中,絕不可自抱自棄,隨波逐流,追逐金錢與權勢,或是讓自己的生命僅僅停留在追逐個人狹隘的情感生活中,對人世中的罪惡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麻木不仁的活在人世中。

該劇一路演來,充滿對紫薇夫人、對李大人那種為滿足個人野心的所謂「偉大志業」的強烈否定,充滿對閻長錯誤人生的悲憐,從而充分的肯定了張大使成功而正確的人生選擇與人生目標,為世人展現出了一個活生生的尤其是年青男子在道德敗壞的亂世中立身處世的人生典範。

我們衷心期待,有著五千年歷史的中華大地上,能早日出現洪揚正氣的歷史劇作,將中華文明歷史上出現的一個又一個數不清的被當時周邊國家奉為歷史參照、人生參照的典故重新復元其本質的真相,把何為捨生取義,何為棄暗投明,何為寬容無私,何為尊師重道,何為孝敬父母……等等社會生活的層層面面的做人的典範與正的價值觀以中華正版的方式重新展現在今天被淪喪的道德所蒙蔽的中華大地上。讓那些宣揚仇恨、暴力、色情與拜金主義或勾心鬥角的東西、嚴重危害子孫後代的東西,讓中國人道德下滑的東西無立足之地,重新找回我們民族在歷史上被全世界所敬仰的博大的胸懷與浩然正氣。

值得一提的是,張保皋的歷史處在唐朝安史之亂後的那段歷史因此未能反映中國唐朝的真實面貌,實際上唐朝的發達與強大,正如劇中所肯定的張保皋的為人信念與理想,其中一面是從上至下仁義大行天下敬天重德獲得的繁榮與強盛,也因此才獲得了禮儀之邦之稱號,為世界所崇敬。安史之亂後,實際上已經在人心道德上在走向衰敗,劇中所反映出的一些不正的人心極有可能存在,但也不能代表真正的社會面貌。如何正確表現自己豐富的民族歷史與文化,懂得朝代社會的興衰便是人心道德的興衰,相信這部劇作能給人以深刻的啟示。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學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