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過自新:周處——從為害鄉裡到一代忠臣

古風


【正見網2022年12月09日】

 「周處除三害」的故事在中原大地可謂是盡人皆知,那麼後來他究竟怎樣了呢?可以說,周處的一生真是讓人感嘆不已,但故事還需從頭說起。

周處是三國時的吳國人,他的父親周魴曾任吳國鄱陽太守,也是當時的名將,可惜周魴去世的早,周處少年時代由於缺少家教,性情頑劣,他膂力過人,卻為害鄉裡。鄉親們於是把南山猛獸(亦說是虎)、長橋下蛟(蛟龍)和周處並稱為三害。周處聽說後,表示願為鄉裡鏟除三害,於是他射死猛獸,殺掉蛟龍,然後拜訪二陸(陸機、陸雲),學習做人修身的道理。

陸機、陸雲兄弟二人是當時吳國的名士,恰巧陸機不在,陸雲接待了他。周處說,我想學修身之道,可是年紀不小了,恐怕來不及啊。陸雲回答,古人曾說「朝聞道,夕可死」,只怕沒有遠大的志向,而不是擔心能否有名聲。從此周處立志修身,以忠誠信義為立身之本。一年後,周處就在吳國州府徵召的時候,作了東觀左丞(官職)。吳國被晉統一後,他又作了廣漢太守,當地有三十多年都不能裁決的訴訟案件,周處經過詳細的調查,一天就解決了。周處在楚地作內史的時候,推行教化,收斂埋葬荒野的屍骨,人們都對他很稱讚。

周處後來作了御史中丞,職責是監察各級官員,哪怕是寵臣貴戚都一樣進行糾察彈劾。梁王司馬肜(róng)曾經違法,周處對他進行了嚴厲的糾察,從此周處和梁王司馬彤就產生了矛盾。後來氐族人齊萬年造反,周處由於平時為人過於剛直,得罪了不少朝中大臣,大臣們就說,周處本是吳國名將的兒子,忠誠又勇敢,應該派他去平叛。於是朝廷任命司馬肜為征西大將軍,周處跟從夏侯駿一起平叛。伏波將軍孫秀看出這將會對周處很不利,就對他說,你的老母親需要人照顧,就以這個理由推辭吧!周處說,忠孝不能兩全,我既然到朝廷做官侍奉君主,就無法再侍奉父母了,就算是死得其所吧。

大軍出征時,周處知道司馬肜一定會陷害自己,但他覺得作為朝廷大臣,應該盡忠,就義無反顧的出發了。當時叛軍七萬人駐紮在梁山,夏侯駿卻逼迫周處帶五千人出擊,周處說,我只有五千人馬,如果缺少後援,一定會失敗,個人生死無所謂,但這是國家的恥辱啊。司馬肜卻仍然堅持要周處出擊,甚至在周處的隊伍還沒有吃飯的情況下,就迫不及待的把他逼走了,接著就斷絕了周處的後路。這時周處寫下一首詩:

        去去世事已,
        策馬觀西戎。
        藜藿甘粱黍,(藜和藿,指粗劣的飯菜;粱黍指精美的食物。)
        期之克令終。

於是,周處開始和叛軍作戰,從早上一直打到晚上,最後弓都斷了,箭也射完了,友軍卻沒有蹤影,一旁的人勸周處撤退,周處說,今天就是我為國捐軀的日子,於是力戰而死。

周處的故事真是令人扼腕,從少年時代的「三害」之一,到後來改過自新,才兼文武,忠正剛直,到最後,受到權貴陷害,以身殉國。周處以其一生的演繹,詮釋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頌詠至今。

參考文獻:
【1】《晉書》 作者:唐•房玄齡等
【2】《世說新語》 作者:南朝宋•劉義慶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