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當下的「揠苗助長」

源馨


【正見網2023年03月08日】

「揠苗助長」講的是從前宋國有一農夫,因憂心田地中的秧苗長的緩慢,便急著用半天苦力將每一顆秧苗都拉高一些。結果傍晚卻發現整個田地的秧苗全都枯萎了。

年少時讀到這則故事,只笑古人笨拙不懂科學沒有才能。當有了一定的人生歷練之後,豁然從生活的困擾中明白了這則故事其實是古人看到了一些問題的癥結,通過故事的形式警示後人。

比如教育中對小孩子的興趣該如何培養?從網上一位研究員的實驗中發現了一些問題。說甲、乙、丙三個孩子年齡相仿,並且都很喜歡繪畫,自由活動時間總是在畫畫,同時三個孩子都喜歡某個玩具。研究人員對甲說:「一週的時間,如果你完成至少三幅畫,就可以來換取玩具。」一週後,他如願換取了玩具。乙也完成了至少三幅作品,玩具則作為一種意外的驚喜送到他的手中。丙也完成了數量相當的作品,然而卻不知道有給玩具這件事。兩週後,發現三人中,有一位明顯減少了繪畫行為,您猜哪一位?

竟然是甲。當這三個孩子反省自己為什麼過去這一週畫了許多作品時,甲認為自己是為了玩具;乙比較不會歸因於玩具,因為他原先並未預期得到玩具;丙沒有得到任何外在獎賞,會覺得自己是因為喜歡畫畫,所以畫了許多作品。畫畫對乙、丙來說都是一種有趣的玩樂,但對甲來說,卻變成一種換取酬賞的任務,所以當酬賞結束後,甲的繪畫興趣反而降低了。

早在三十多年前,許多教育心理學實驗就已經發現這種效果。他們觀察或實驗的對像通常數量更大,學習活動包括繪畫、數學和閱讀等。他們都得到類似的實驗效果:外在獎賞會侵蝕內在興趣。

秧苗在農夫的外力作用下,由於根脈淺而無法得到天然養護,枯萎是顯而易見的。因為植物離不開土壤,大地是它的根基所在。那麼人的天性和宿慧又是植根於何處呢?這讓我想起了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可見厚德對人才的重要性如同莊稼離不開沃土。小孩子天真純善,所以他們初始的才能和興趣大多作為潛能存於內部。外在施予的強烈欲求,是否會影響他們毫無自控力的內心?或因爭強好勝的心理阻斷了純淨本性,失厚德而有損才能的發展呢?傳統文化中古人對後世的勸勉和啟示都直點關鍵,並且總是生動有趣的呈現給我們,其中卻蘊含了大智慧啊。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