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為何分為《素問》與《靈樞》

白玉熙


【正見網2023年04月02日】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素問》主要講中醫對人體生理與病理的根本認識。而《靈樞》,當然就是主講如何下手來治病了,是醫術的東西。就像西醫一樣,有西醫的醫理,就會有相應的治療技術和手法。只不過兩套醫學涉及的層面不同。

西醫認為人體生病,是由病原菌和外界因素所致,就會想辦法檢查出是何種病原菌造成的,然後針對不同的病菌來研製對抗的藥物,這是西醫治病的思路。而中醫,是從人眼看不到的能量層面看病,把外來病源,分成風、寒、暑、濕、燥、熱,這六種氣(自然界的能量,古人叫做天氣),所以,人病了,就會分析感染了這六種邪氣的哪一種或者哪幾種,然後在能量層面的經絡這套系統,這套機制——靈樞,來入手治病。

《靈樞經》對經脈的作用,有一段精闢的論述:「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可見這套氣機,能決定生死,能處理百病。治病的關鍵就是這套經絡。

所以中醫治病根本上,是從經絡(經脈與絡脈,經脈是主幹,絡脈用來聯絡各部經脈)入手,這套經絡,從大到小,從內到外,遍布整個人體,比血管還多,控制著整個人體各部的生理機能,因此,中醫治病,處處離不開氣這個字眼,這個氣,就是運行在各部經絡的能量,與外界的宇宙能量之氣連通。像感染風寒,就是風寒性質的能量之氣侵入人體經脈了,《傷寒論》就以人體六經的方式來論述病情的演變和治療。

很多人不明白張仲景為何要用六經的角度來分析病情,來用藥,原因就在這裡,張仲景非常清楚,雖然《黃帝內經》涉及到的主要治療手段是針灸——直接用針和灸刺激經絡,推動經絡之氣達到驅趕病氣,恢復健康的,幾乎很少用到藥物。但是這只是治病具體手法的不同,用藥,同樣用的是藥氣,同樣要通過經絡來起作用,同樣對應能量層面,這一點是不會改變的。

因此,中藥不講西醫研究的藥物成分,而是講其「寒、涼、溫、熱」這四種不同陰陽屬性的能量,以及咸、酸、苦、辛、甘這五味的五行屬性,目的是要給藥物歸經所用。就是不同的藥物性味,就會進入不同的經脈,進入不同的經脈,就會對經絡控制的臟腑器官,各部組織發生作用。從而調理陰陽,恢復人體機能。病也就好了。

所以,中醫無論以針灸,還是推拿,以及用藥物,等等一切手法,都離不開中醫治病的基礎原理,就是從人眼看不到的能量層面入手,達到調理表層人體血脈及各器官組織的作用。病因與治病手法,統統根植於這套與天地之氣(能量)相通的人體經絡。這就是張仲景以六經講述病理和用藥的原因。

如果不明中醫治病的關鍵層面在何處,就會迷失方向,甚至將用藥治病誤解為與針灸治病是兩門學科,導致很多開藥方治病的中醫大夫竟然對經絡不太關注,認為那是針灸科該學的知識。導致現代中醫的藥物研究漸漸走向西醫研究成分的路上去。實在是令人哭笑不得。

所以,中醫常說氣為血之帥,氣滯血瘀。氣,流轉於人體經絡,推動血的運行,氣受阻凝滯,血液就跟著淤積,人體機能也就出問題,各種功能性的疑難病也就出現了。

氣血不通,不通則痛,時間一長,積聚成腫瘤,讓人「痛」不欲生,腫瘤性疾病、各種癌症的發生豈非太自然了。因為它符合自然的道理。

所以,古代醫學家常說,不知經絡,一開口一動手就錯。根本無法治病。試問,只見血,不見氣,不承認經絡存在的醫學,如何治病呢?人體沒了氣,如同電腦沒了電,如何啟動各部零件來工作呢?這樣的醫學,如何調控人體呢?不按照古人的思維承傳中醫,真的是無路可走啊。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中醫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