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評註:心平氣和

王舍微


【正見網2023年06月24日】

【典故出處】

語本《左傳.昭公二十年》:  

齊侯至自田,晏子侍於遄台,子猶馳而造焉。公曰:「唯據與我和夫!」晏子對曰:「據亦同也,焉得為和?」公曰:「和與同異乎?」對曰:「異。……先王之濟五味、和五聲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聲亦如味,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清濁、大小、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濟也。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詩》曰:『德音不瑕。』今據不然。君所謂可,據亦曰可;君所謂否,據亦曰否。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壹,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釋義】

心氣平和,不急不怒。  

參考詞語:心和氣平;心平德和;心平氣定;心平氣溫;心平氣舒;心正氣和;氣和心平。

【典故說明】

出自教育部國家語文資料庫「成語典」(進階版)網站:

「心平氣和」原作「心平德和」。晏子,即晏嬰,春秋齊國人,在齊景公時任宰相,為當時的名臣。據《左傳.昭公二十年》載,有一天,景公遊獵回來,與大臣梁丘據等在遄台飲酒作樂。當景公對人生有所感慨時,梁丘據亦在一旁附和,故景公說:「只有據與我是相和的啊!」隨侍在側的晏子不以為然,他說:「據和你不過是相同而已,那裡有相和!」

景公訝異地問:「『和』跟『同』有什麼不一樣嗎?」晏子回答說:「若以烹調為例,在熬煮羹湯時,會適切地把不同佐料相混,使之味道調和,才做出美味的料理。君臣相處之道也是這樣的。當君王提出一個主張時,作為臣子的應該是從不同角度給予建言,使君王的施為更為完備,而不是一昧地附和而已。再以音樂為例,一篇好的樂章,是各種音符以不同的快慢、高低……組合在一起,互相搭配,調和出優美的音樂,使君子聽了,內心能得到平靜,德行能趨向平和。所以《詩經》說:德音是沒有瑕疵的。像梁丘據這樣只會對君王的說法同聲應合,就好像把清水加到清水裡去調味,誰會想去吃它呢?又好像琴瑟只彈一個單一的音符,誰會想去聽它呢?所以『同』是不好的啊!」

此處的「心平德和」指的是心情的平靜,德行修養的平和。有此境界,人的脾氣自然會溫和不暴躁,所以後來由此演變成「心平氣和」這句成語,形容心氣平和,不急不怒。   

【參證】

理直氣壯:

理由正大分,則氣盛勢壯而無所畏懼。語或出《喻世明言.卷三一.鬧陰司司馬貌斷獄》。

參考詞語:理足氣壯。

典故說明:

「理直氣壯」的意思是理由正大、充分,則氣勢壯盛而無所畏懼。比較早的文獻資料,見於《喻世明言.卷三一.鬧陰司司馬貌斷獄》。

東漢靈帝時,有一個才子名叫司馬貌,他空負一腔才學,卻不得出身,心中怏怏不平。一日酒醉時,寫了一篇〈怨詞〉詩,其中有幾句是:「善土嘆沉埋,凶人得暴橫。我若作閻羅,世事皆更正。」他寫完念了幾遍後,把詩拿到燈上燒了,叫道:「老天,老天!你若還有知,將何言抵對?我司馬貌一生鯁直,並無奸佞,便提我到閻羅殿前,我也理直氣壯,不怕甚的!」這件事被夜遊神發現,奏知玉帝。玉帝聽到後大怒,要治他的罪,後來聽了太白金星的建議,讓司馬貌代理閻王的工作半日。司馬貌在短短的半天時間,就把三百餘年久滯之獄判得清清楚楚,因此得到玉帝的賞識,賜給他來生王侯之位,以彌補他今生的屈抑不遇。

隨心所欲:

完全順隨自己的心意去做事。語本《論語.為政》。

參考詞語:從心所欲;恣心所欲;縱心所欲。

典故說明:

「隨心所欲」原作「從心所欲」,見於儒家的重要典籍《論語》一書中。《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散文,記述了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其弟子自相問答的言語,由孔門後學記錄而成,為儒家思想所依據的經典。

〈為政〉篇中孔子自述生平修養進程,他說:「我十五歲時立志向學,三十歲時自立於社會而有所成就,四十歲時能明了事理而無所迷惑,五十歲時明白了天地萬物生成運行的自然法則,六十歲時能聆聽並了解他人話中的真義,七十歲時則能完全順從自己的心意做事,而且不會逾越法度。」

由孔子這段話可以得知,當人修養到極致,萬事萬物的道理瞭然於胸,自身的行為會自然而然地容入天地運行的法則,而不會有所違逆。可知「從心所欲,不逾矩」,當是儒家修身養性的最終目標。「隨心所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完全順隨自己的心意去做事。但後來在使用這句成語時,有時會轉用於任意施行而不管是否造成危害的負面表述。

【評註】

成語「心平氣和」是從「心平德和」演變而來。這個演變過程也說明,隨著人類歷史發展中道德水準的下滑,其認知從深層的德行轉向表層的心氣。同理,「隨心所欲」與原作「從心所欲」中「心」的指向也大不相同,前者只表層的人心,後者指融入天地運行法則的道心。此外,「理直氣壯」中的理指的是人所認識到的某一層正確的理,因此理足氣壯。但在更高一層的理面前,這層理又是有局限性的。人的提升過程猶如登梯,假如停步固守在任一梯級踏板,雖不能說有什麼錯,但會耽擱或阻擋後面進一步的提高。

【評析】

三國時阮籍在〈樂論〉中闡述:「孔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言至樂使人無欲,心平氣定,不以肉為滋味也。」文中提及的韶樂,史稱舜樂,是中國宮廷音樂中等級最高、運用最久的雅樂,被譽為「中華第一樂章」,起源於五千多年前,是一種集詩、樂、舞為一體的綜合古典藝術。

《呂氏春秋·古樂篇》同載:「帝舜乃命質修《九韶》、《六列》、《六英》以明帝德。」因此,韶樂是寓道德典範和文化於藝術形式的載體,一直影響著中國的古代文明。這種音樂的能量能夠使人無欲、心平氣定。由此可以看出,韶樂可以作用於人的心靈深處,使人達到心平德和。而人表層的各種慾望之心引發的「隨心所欲」,猶如洪水泛濫,失去了同化天地運行法則後自然而然的「不逾矩」,就容易造成各種危害。

元代王惲〈與左山商公論書序〉中記載:「如楊少師維摩等帖,天真爛熳,上法二王,下與魯公爭衡,至縱心所欲,皆寓正筆而不逾矩。」 古人寫字也非常講究筆法,對於指、腕、臂的運用十分重視,而且提出「撥鐙」、「懸臂」的方法,也要「皆寓正筆而不逾矩」。這裡的楊少師,即五代著名書法家楊凝式,著名的行楷書法《韭花帖》受到後人的高度評價。

對人的行為影響較大的另一種因素就是由「理直氣壯」產生的政治正確。似乎覺的理足,若是再有某種理論、權威或權力背書,在行為方式上就可能衝破「不逾矩」的防線。其表現形式也是多樣的:文革中的紅衛兵「造反有理」的結果是害人害己;這種「馬列主義手電筒」到了西方世界,搖身一變成為另一種極左「白衛兵」形式,為了某種政治正確可以不遵守道德和規則,造成各種社會亂象;未被證實的「進化論」假說也被當成一種信仰式政治正確,成為「理直氣壯」衝破「不逾矩」道德底線打擊其他人或事的「氣壯」依據。

所以說,「心平德和」是守德的基礎。無論有理有多麼足、人心之欲有多麼強,都能在行為的一點一滴上堅守純善心正而「不逾矩」的底線,不為個人執著的某一種理(觀念)或欲所左右,那才是對生命未來負責的正確做法和選擇。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