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評註:大公無私

王舍微


【正見網2023年09月24日】

大公無私

【典故出處】

語本《管子.形勢解》:  

風,漂物者也。風之所漂,不避貴賤美惡。雨,濡物者也。雨之所墮,不避小大強弱。風雨至公而無私,所行無常鄉,人雖遇漂濡,而莫之怨也。故曰:「風雨無鄉,而怨怒不及也。」   

【釋義】

謂秉公處理,毫無偏私。

參考詞語:公平無私;公正無私;至公無私。

【典故說明】

出自教育部國家語文資料庫「成語典」(進階版)網站:

「大公無私」原作「至公無私」。管子,字仲,春秋齊國潁上人,為法家始祖。《管子.形勢解》中提到,風、雨對人都是一視同仁,不會因為貴賤美惡,而有大小強弱的分別,所以說風雨沒有固定的方向或特定的喜好,因此是「至公無私」的。後來「大公無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秉公處理,毫無偏私。出現「大公無私」的書證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一回:「這種賭法,倒是大公無私,不能作弊的。」

【反義】

〔假公濟私〕

假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個人的私利。語本《漢書.卷六○.杜周傳》。   

【參證】

〔天下為公〕

君位傳賢不傳子,天下為大家所共有共享的。語本《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評註】

何為公?《說文解字.八部》:「公,平分也。」「天下為公」的意涵也是天下為大家所共有和共享,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李康在《運命論》一文中說:「故古之王者,蓋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也。」因此,這裡的「公」,是指在公權力和公共事務中做人做事的準則,秉公而無偏私。但在歷史的演變中,君主或體製成了公的集中代表,而把壓抑個體納入了「大公無私」的意涵,似乎成了高尚之舉。公,變成了某個家天下的一家之私。這種觀念也是中國歷史上「吃大戶」和西方左派的思想基礎。

【評析】

「大公無私」及「鐵面無私」都有公正無私心的意思。「大公無私」側重於秉公持正的寬闊胸襟;「鐵面無私」側重於不講情面、不畏權勢的公正嚴明。「天下為公」則源於對「大同」社會的憧憬,是中國古代儒家闡發的社會政治理想。 「天下」是由自然、地理、山川和人類共同構成的世界。上古時代的禪讓制度在大禹之後便戛然而止,「公天下」被「私天下」所取代,世襲成為千年不變的制度。儒家學者意圖在「私天下」的政治制度中,儘可能體現「天下為公」的取向,儒家學者勸勉君王行仁義、施仁政,儘可能做到「為公」而非「為私」。   

法家思想則把公私對立推到極端的狀態。《韓非子·五蠹篇》:「倉頡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私,背私者謂之公。」 將公與私的相背演變為正、邪二分的倫理觀念。韓非子系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所言法、術、勢,旨在造就君尊臣卑、上下井然的政治秩序;注重耕與戰,以成霸業。這種名為公的體制或秩序,是單純為了實現其政治目標,而與道德無關。君不必有德,法不必合德。同樣,任何人、事、物及行為,無論其有德與否,凡不奉於君,不利於國,即為私,便稱為奸邪。

人是天地間最寶貴的生命,人類社會的發展狀態也是神定的。人類社會是一個反理的社會,但同時又有覺者下世為人留下回升的正理,正是在這樣的重重迷中,看誰還能遵循道德的基線,找到回家的路。而人為的社會狀態的變革,若是不利於維護人類社會的道德回升,都是在推動人類的下滑。

春秋戰國時代的家國關係是「家國一體」,社會的思想觀念也以家為主、以國為客,立國為家。春秋戰國之後的國家與私家逐漸分離,集權專制國家更是以公的名義位於私家之上,黎民百姓淪為國家的耕戰工具。公的意涵也從原初的國君一心為天下百姓福祉操勞,演變為百姓的生存是為了君王或某個極權的存在需要。人如何能夠從這個以公為名義的思想牢籠中衝出,找尋人生光明的未來之路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