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5年09月03日】
在我們的神傳漢字中,「悟」字是甚麼意思呢?悟((五目)、(五五心)、?),「悟,覺也。從心,吾聲。(五五心),古文悟。」(《說文解字》)所以,「悟」就是「覺」。「覺」字又是甚麼意思呢?「覺,寤也。從見、學,省聲。一曰:辦也。」(《說文解字》)所以,「覺」就是「寤」。「寤」字又是甚麼意思呢?「寤,寐(mei妹)覺而有信曰寤。從夢,省吾聲。一曰:晝見而夜夢也。寤,籀文寤。」(《說文解字》)所以,「寐」就是睡著了,而「寤」就是睡醒了。也就是說,「悟」就是「覺」,就是「寤」,就是「寐覺」,也就是睡醒了的意思。
我們在哪兒「悟」呢?在心裡悟,所以悟字從「心」。當然,「悟」要通過師父和經書的「點化」,但歸根結底還要自己心裡積極去「悟」,自己在思想上主動去「悟」。而且你「悟」到的東西也只能自己心領神會,可以意會而不可言傳,你說也說不出來,寫也寫不出來。你要真說出來了,真寫出來了,就變了味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如果完全靠別人說就可以「悟」,或自己「悟」的東西都能說出來,那「悟」字就不應該從「心」,而應該從「口」了。
還有個「(五目)」的悟,「五」在上而「目」在下。可能是指修煉者靠悟達到了一定的境界,出功能來了,天目開了(天目有五種: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所以「悟」字從「目」字底。
我們為什麼要「悟」呢?是因為我們曾經在迷夢之中。大家常說,人生如夢。我覺得,我們人生的這個夢有小夢,有大夢,還有更高層次的夢。。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見《三國演義》)漢朝末年,劉備跑到湖北襄陽的隆中,三顧茅廬求見諸葛亮,諸葛亮正在睡午覺,劉備一直等了兩個多小時,諸葛亮午覺才醒,他就吟了這首詩。諸葛亮未出茅廬,就已經預見到曹操、劉備、孫權將三分天下,魏、蜀、吳三國將互相鼎立,一席高論說得劉備佩服得五體投地,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
小夢者,我們每日之睡眠也。你的一覺睡醒了,這就叫「寤(wu誤)」,就叫「覺」,就叫「悟」。
大夢者,人生之迷夢也。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迷在名韁利鎖中了,就迷在七情六慾中了,就迷在酒色財氣中了,一句話,就迷在這個「紅塵」,這個常人社會中了。驢子磨麵時被戴上了眼蒙子,我們則被蒙上了這雙肉眼。這雙肉眼它見前不見後,見光不見暗,見表不見裡,見假不見真,它看不到另外空間的真象。我們還有一副「臭皮囊」似的肉體,它又笨又重,不能變大縮小,不能輕飛高舉,又怕饑渴寒累,又會生老病死。我們的腦袋上又下了個孫猴子似的「緊箍兒」,使我們的大腦只剩下30%的思維能力。這一切的一切,如層層桎梏,把我們鎖得死死的,一動也不能動。「大夢誰先覺?」 當你看穿了這些表面的虛假的東西,當你修煉上去了,當你返本歸真了,當你打破了這層層的桎梏,當你返出了你的本性,當你返出了你的各種本能,你的大夢――人生之迷夢就睡醒了,你就破了迷了,你就大智大慧了,這就叫「寤」,就叫「覺」,就叫「悟」。覺悟,覺悟,當你覺悟到一定的程度,你就圓滿了,你就成「佛」了,你就成「真」了,你就成「神」了。(有興趣者請參見我寫的「一」字和「還」字的有關部分,此處不贅述。)
說穿了,這個人類社會就是我們的監獄,我們掉在這個又苦又迷的人類社會。要想好病、祛難、消業,要想出這個監獄,就要吃苦,就要修煉,就要在迷中去「悟」,才有可能返本歸真,才有可能回到我們原先的「天國」去,才有可能憑「悟」而圓滿。
前面說了人生之夢有三種:小夢、大夢和更高層次的夢。那麼,什麼是更高層次的夢呢?
如果你的人生大夢也醒了,你也覺悟了,你就「悟」到所有的佛法了嗎?你就「悟」到最高的佛法了嗎?沒有。因為佛法是分層次的,我們對佛法的認識――「悟」也是分層次的。不同的境界有不同境界的夢。對不同境界的夢,我們就會有不同層次的「悟」。按常人的哲學來說,這有個相對真理和絕對真理的問題。不管你層次高也好,層次低也好,對於你下面,你什麼都知道。「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但你就是「悟」到佛那麼高,就是「悟」到如來那麼高,就是 「悟」到老子、釋迦牟尼、耶穌那麼高,更上面的你還是不知道。即使你登上了泰山,「凌絕頂」的上面是什麼?你還是不知道。沒有人能一下子「悟」到最高宇宙特性,一下子「悟」到最高佛法,一下子「悟」到宇宙之謎。下面你已經「悟」得一清二白了,上面對你來說仍然是夢,這就是更高層次的夢。或者換句話說,你「悟」到的佛法具有相對性,你「悟」到的真理具有相對性。你並沒有「悟」到最高佛法,你並沒有「悟」到絕對真理。
「那麼什麼是佛法呢?這個宇宙中最根本的特性真、善、忍,他就是佛法的最高體現,他就是最根本的佛法。佛法在不同層次中有不同的體現形式,在不同層次當中有不同的指導作用,層次越低表現越龐雜。……修煉的人修到哪一層次就只能認識哪一層次中佛法的具體體現,這就是修煉的果位、層次。」(《轉法輪》)這就是說,佛法是分層次的,修煉者對佛法的認識――「悟」也是分層次的。我覺得這就是「悟」的原理。就是大覺者,也是下層不知上層的事。比如佛、菩薩和羅漢對物質的的結構也好、對慈悲也好,認識都有很大的不同。羅漢沒有菩薩的境界高,菩薩又沒有佛的境界高,而佛他又沒有比他更高的大覺者的境界高。這就是修煉者的認識――「悟」分成不同的層次,每個層次的「悟」都有其局限性,但你在這個層次「悟」到的法理在該層次是有指導意義的。在不同的層次,在不同的空間,那本《金剛經》的含義、意義都不一樣了,甚至連字都不一樣了。到高層次,人類的這個詞彙、這個語言、這個語法和邏輯思維方式都無法形容了,都無法表示了。《轉法輪》包括了比《金剛經》更高更大更多的層次,你能夠「悟」多高都能夠指導你修煉。那麼,修煉的層次到底有多少呢?不計其數!每層空間的粒子大小都不同,不同大小的粒子就構成了不同的空間,這樣,宇宙中就有無數不同的空間。你「悟」到不同的境界,就會進入不同的空間。「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這次宇宙正法是千年萬載難逢的好機會,有本事你就「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