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無可無不可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8年01月29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逸(1)民:伯夷、叔齊、虞仲(2)、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3),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4)言,身中清,廢中權(5)。」「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論語・微子第十八》)

【注釋】

(1) 逸:同「佚」,散失、遺棄。
(2) 虞仲、夷逸、朱張、少連:此四人身世無從考,從文中意思看,當是沒落貴族。
(3) 倫:理也。
(4) 放:放置,不再談論世事。
(5) 廢中權:廢,經典釋文引鄭玄本作「發」。發中權,發言合於權宜。

【語譯】

志節清高的隱士,有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孔子說:「不屈折自己的志節,不使自己的身體受辱的,這就是伯夷、叔齊的處事態度吧!」批評柳下惠、少連說:「犧牲自己的意志,降低自己的身分,然而他們說話切中道理,行為合乎思慮,但也不過就是這樣罷了!」批評虞仲、夷逸說:「隱居獨善,但合乎清高;放肆直言,但可稱得上合於權宜。」又說:「我和這些人不一樣,只要依道義去做,沒有什麼可以,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的。」

【研析】

此章乃孔子論逸民賢者之行,並自述處世之道。孟子曾經說孔子乃「聖之時者也」,正說明了孔子能因時因地而權衡制宜,讓自己處在任何環境下都能自適如意。《子罕》篇中曾說: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此乃孔子安身立命之道。唯有去執、去私、去我,才能秉持中庸之道理智面對與解決問題。也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在與快樂!

【延伸思考】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你了解自己嗎?你覺得自己是位固執的人嗎?「剛愎自用」和「擇善固執」有什麼不同?我們該如何適當的發揮自己的個性,並作適度的修正?

【相關資料】

中庸之道隨感

「中」字,「一」字貫穿封「口」,有修德的君子,既修心性也修口,「言必有中」,一說話就說到實質上的內容,不攀談闊論風花雪月,不論斷塵世是非。

「中」字,在一定範圍之內,不偏不倚,知所節制,居中適可而止。待人接物,貴在於誠信而行中庸之道,因為,什麼事情要是太絕對了,那麼,肯定就是錯的了。順天應人,居中得正,天亨、地泰、人和,正所謂「天地節而四時成」,萬物育而和樂融融。

古人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君子誠信、寬容、理性,和順致中和,不好高騖遠、不隨波逐流、不趨炎附勢。君子必安份守己、實事求是,用真、善、忍的正念做應做的事,順其自然,而不生非份之想,不做有求之事;不管是失意還是得志,是順境還是逆境,都秉持高尚的道德原則,恪守本份,己立以立人,己達以達人。

對人,尊重、誠信、慈善,多一分理解、多一分體諒、多一分寬容。遇任何事情都不走極端,先冷靜下來正面、客觀面對,「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要取中,以感性溝通;以理性解決問題;以智慧化解人際間潛在的矛盾、爭執、衝突。是非對錯並沒有比身、心、靈的健康來得重要,施比得更有福,知足常樂。

人往往執著於為私、為我的觀念而渾然不自覺。所以,時時得嚴格要求自己而不能強求於別人,凡事應該先他後我,首先考慮別人,向內找自己的不足,虛心、用心去異中求同,去圓容。很多時候,我們必須學會放棄,因為真正的提高是放棄,而不是得到。其實,能舍必有得,捨去一分,收穫往往會更多。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6/5/16/37706.html)

【課後作業】

凡事多為別人著想是種的美德,談談你如何在生活中落實?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