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君子之過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8年02月27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1)焉。過也,人皆見之;更(2)也,人皆仰(3)之。」(《論語・子張第十九》)

【注釋】

(1)食:同「蝕」。
(2)更:改也。
(3)仰:仰望。

【語譯】

子貢說:「君子的過錯,好比日蝕月蝕一樣。他犯的錯,人們都看得見;他改正過錯,人們都仰望著他。」

【研析】

此章以「日月之食」來比喻君子之過,頗為貼切。「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出自《左傳》,是傳統文化中人們耳熟能詳的一句成語,後來多用作「知錯能改」。西晉時的周處,年輕時曾因為禍害鄉裡而被當地百姓將其與猛虎、惡龍同視為天下三害,深惡痛絕。後來百姓們設法讓周處除去猛虎、惡龍。周處在除害過程中醒悟到自己也屬百姓們痛恨的三害之一,決心痛改前非,最後成為一個受人敬佩的人。俗語「浪子回頭金不換」,也是讚揚這種「知錯能改」的可貴。因此,一個人從認錯到改過,就好比日蝕月蝕的產生到消失的過程一般,讓人一目了然。因此,若能痛定思痛改過,一樣會受到人家的尊敬。

【延伸思考】

1、你覺得犯了錯而不願意認錯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是不是代表我們對於錯誤不必耿耿於懷,反正懂得低頭認錯就好?

【相關資料】

恕以待人 知過即改

恕以待人,知過即改,是儒家的待人之道。

王安石和蘇軾是北宋時齊名的文章大家,二人都曾師從歐陽修。在他們之間曾有這樣一段故事。

蘇東坡原來是翰林學士,後被貶為潮州刺史,他一直認為是因為揭了王安石的短而遭此報復。三年刺史任滿,蘇東坡回到京城。一日去拜見王安石,在書房等待時,蘇東坡偶然看見硯台底下壓著一首沒有寫完的詩稿,題目叫《詠菊》,但只寫了「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兩句。東坡心想,按常理秋天才刮西風,菊花開在秋天,老了也只是枯萎,不會落花瓣的,於是揮筆依韻續了兩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聽。」寫完不等見到王安石就走了。

王安石看到蘇軾續的詩,笑了笑,接著寫起奏章,他建議皇上讓蘇東坡到黃州當團練副使,皇帝批准了。東坡對此很不滿意,到任後心事不在政事,經常遊山玩水,飲酒賦詩。一天,有好友來看他,東坡忽然想起他後園的幾株黃菊,於是,便邀好友一同去玩賞。前天颳了大風,這時只見滿地鋪金,而菊枝上一朵花也沒有了,蘇東坡驚訝不已,半晌說不出話來。

此時蘇東坡才明白王安石讓他到黃州任職的真意,原來是讓他來看菊花的。東坡認識到錯改了王安石的「詠菊」詩,馬上想向太師賠罪。後來他找機會趕回京城,到相府見了王安石,對錯改詩句一事,拜伏於地,表示謝罪。

王安石笑著說:「你沒看見過菊花落瓣,不怪你。」這樣,兩大名家,一個知過即改,一個恕以待人,在詩壇上留下一段佳話。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6/9/23/40097.html)

【課後作業】

哪一種人可能最不容易認錯?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