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8年07月12日】
【原文】
訓曰:凡理大小事務,皆當一體留心,古人所謂防微杜漸者。以事雖小而不防之,則必漸大,漸而不止,必至於不可杜也。
【語譯】
處理大小事務,都應當小心謹慎,這就是古人所說的「防微杜漸」的含義。以為事情的問題很小就不加以防備,問題就會愈來愈大,愈來愈大而又不加以遏止,必將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心得】
「事雖小而不防之,則必漸大,漸而不止,必至於不可杜也」, 象這些句子總讓人想起「辯證法」來。
因為我對馬克思不以為然,於是有人就對我說:「就算馬克思主義什麼都不好,但是辯證法總還是管用的吧?」我說:「還有更高深的道理啊!」這麼回答,實際上迴避了一個重大的問題:辯證法是馬克思帶給中國人民的嗎?那人問我,是八年前的事情。這八年來,不自由時我親身經歷了很多,自由時我又對傳統文化作了一些涉獵,現在可以說基本搞清楚了,雖然別人聽了也不一定會贊成我的看法,但我個人覺得心裡已經亮堂多了。現在說出來作為人們的一種參考:單就辯證法而言,馬克思只不過是中國先哲的一個洋弟子,但是很可惜的是他是一個悟性很低、目光短淺的洋弟子。
先看看辯證法一詞是怎麼來的。據研究,「辯證法」 一詞的內涵源於中國老子《道德經》。老子的《道德經》傳到歐洲大約是16世紀的事情,德國大哲學家、大數學家萊布尼茲長期鑽研老子思想,稱讚中國哲學的博大精深。 他根據伏羲黃老的陰陽學說,提出了二進制思想;又給太極陰陽八卦起了一個西洋名字「辯證法」, 由此可見,以老子為代表的伏羲黃老學說,才是真正的辯證法之父。
萊布尼茲對辯證法的論述深刻地影響著伊曼努爾•康德,使康德成為著名的哲學家,成為辯證法的奠基人和闡發者。而黑格爾師承康德,把老子學說看成是真正的哲學,將老子所說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發揮得淋漓盡致。甚至研究每一個命題,都完全按照太極圖的正(陽)反(陰)合(中)的三維形式,創立三段式解讀法。 這個老子的學生後來又有一個學生,叫馬克思,把辯證法的思想編入他的哲學體系當中。客觀的講,萊布尼茲、康德、黑格爾對太極陰陽八卦的理解已經是很膚淺了,而馬克思又只不過是黑格爾的學生,其膚淺錯謬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曲則全,枉則直」、「物壯則老」。這些耳熟能詳的語句都是太極陰陽之理,較之「對立統一」、「質量互變」、「否定之否定」之類的名詞,其實具有更精深博大的內涵。
淺一點倒是可以原諒的,關鍵是馬克思的辯證法的效用是與太極陰陽之理相反的。《道德經》實際上叫人重德無為,目的是讓人返本歸真,最後得道圓滿回歸天國世界。而馬克思主義,實際上就是叫人搞階級鬥爭,目的是在人間全力積攢物質財富,最後建立一個物質財富極大豐富的共產主義世界。質而言之,《道德經》走的是由物質到精神的路,所以強調道德;馬克思主義走的是由精神到物質的路,所以重視物質。因為路徑正好相反,所以,同樣一件事物,投入到老子的視野裡和投入到馬克思的視野裡,其意義就可能完成不一樣。如對中國人現在「維權抗暴」的認識,馬克思用「質量互變」、「否定之否定」所謂的規律來認識,就是前進道路上的一個重大曲折,而老子的認識則可能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強梁者不得其死」。對於退黨大潮的認識,馬克思運用唯物辯證法,看到的必然是一種比經濟利益和槍桿子柔弱百倍千倍的力量,而老子用中國傳統智慧看到的就是:「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由以上實例可以看出,馬克思的辯證法原來經常是錯誤的根源,由於馬克思對大千世界的了解少得可憐,對宇宙的了悟也極為貧乏,甚至就像我們現在看到的,馬克思主義實際上是一種愚見邪見,所以其辯證法自然是一種飽含毒素、害人不淺的思維模式。之所以很迷惑人,就是因為中共用暴力恐嚇中國人,不要中國人去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
中國傳統文化的太陽再度升起的時候,就是邪黨文化的迷霧消散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