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8年12月09日】
【原文】
周主將視學,以太傅燕國公于謹(1)為三老(2)。謹上表固辭,不許,仍賜以延年杖(3)。戊午,帝幸(4)太學。謹入門,帝迎拜於門屏之間,謹答拜。有司設三老席於中楹(5),南向。太師護升階,設幾,謹升席,南面憑几(6)而坐。大司馬豆盧寧升階,正舄(7)。帝升階,立於斧扆之前(8),西面。有司進饌,帝跪設醬豆(9),親為之袒割。謹食畢,帝親跪授爵(10)以酳(11)。有司撤訖,帝北面立而訪道(12)。謹起,立於席後,對曰:“木受繩則正,後(13)從諫則聖。明王虛心納諫以知得失,天下乃安。”又曰:“去食去兵,信不可去;願陛下守信勿失。”又曰:“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則為善者日進,為惡者日止。”又曰:“言行者,立身之基,願陛下三思而言,九慮而行(14),勿使有過。天子之過,如日月之食,人莫不知,願陛下慎之。”帝再拜受言,謹答拜。禮成(15)而出。
(出自《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六十九.陳紀三》)
【注釋】
(1)于謹:字思敬,河南洛陽人也,小名巨彌。個性沉深,有識量,略窺經史,尤好孫子兵書。有智謀,善於事上。名位雖重,愈存謙挹。享年七十六。
(2)三老:相傳古代設三老五更,以尊養年老的官員。
(3)延年杖:取其延年益壽的意思。
(4)幸:幸臨。
(5)中楹:廳堂的正中央。
(6)憑几:倚幾而坐。
(7)正舄(音細):把鞋子放正。舄,鞋子。
(8)斧扆(音以):畫文為斧形。扆,屏風。
(9)豆:古代一種盛食物的器皿,形狀似高腳盤。
(10)爵:杯子。
(11)酳(音印):古代宴會時的一種禮節,吃完食物用酒漱口。
(12)訪道:請教治國之道。
(13)後:君主。
(14)九慮而行:考慮周詳。
(15)禮成:胡註:“三代而下,視學、養老、乞言之禮,唯漢明帝、周武帝行之。”
【語譯參考】
北周武帝宇文邕將要視察太學,任命太傅燕國公于謹為掌管國家教化的三老。于謹上表章堅決推辭,沒有得到准許,還是賞賜他延年杖。二十五日,武帝駕臨太學。于謹進門時,武帝親自在大門屏風之間迎接他,于謹答謝還禮。主管禮儀的官員在廳堂的正中央設三老席,座位朝南。太師宇文護登上台階,擺了一張小桌子,于謹升堂入席,面朝南靠著小桌子坐定。大司馬豆盧寧走上台階,把于謹的鞋子放正。武帝登上台階,站在畫有斧狀圖案的屏風前,面朝西。主管膳食的官員送上飲食,武帝跪著放好盛放調料的食器,挽起袖子親自為于謹割肉。于謹吃完飯,武帝又親自跪著送上漱口的酒給他。主管膳食的官員撤去飲食器皿,武帝面朝北站著向于謹請教治理國家的道理。
于謹起身,站立在席後,回答說:“木材經過繩墨矯正,才能平直,帝王若能接納忠臣勸諫就可達到聖明。聖明的帝王能虛心納諫,就可以知道政務的得失,這樣天下就能安定。”于謹又說:“可以失去糧食,失去軍隊,但不可失去信用。希望陛下要守信用,不可失信於民。”又說:“對於有功的人,一定要獎賞;有罪的人,一定要處罰,那麼為善的人就一天比一天多,為惡的人一天比一天減少。”又說:“言論和行為是立身處世的根本,希望陛下凡事三思而後言,多考慮以後再行動,不要發生過錯。天子的過失,如同天上發生的日蝕、月蝕一樣,沒有人不知道的,希望陛下言行要謹慎。”武帝再次拜領受教誨,于謹答禮回拜。禮儀結束後,武帝才離開太學。
【研析】
古代帝王能親自視學者不多,記載中,三代以來,也只有漢明帝和周武帝行之。若沒有虛心納諫,謙謙風範者,欲以其帝王之尊,如此謙卑對待臣下,大概很難做到。我們看周武帝對於謹,以極為誠懇的禮節侍奉他。不管迎接、送食均甚為慎重,直到于謹食畢,才向他請教治國之道,而且是立著洗耳恭聽,可見武帝將“訪道”視為一件非常嚴肅之事。難怪于謹,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揭示“守信”、“賞罰分明”、“三思而後行”的重要。而一個人能得到別人如此尊重,當然有其德高望重的一面。據史書記載,于謹功勳愈高,事奉皇上卻日益恭謹,即使上朝參謁,騎馬的隨從不過二三人。朝廷若有軍國大事,也都找他商議。所以于謹竭盡忠誠貢獻他的才智,在功臣中特別受到皇上的敬愛和信任,他還教育兒子們一定要恬靜謙虛,故其子孫繁衍,都很顯貴。
【延伸思考】
1.謙虛的美德,從於謹身上是那麼的自然流露,你想他是如何做到的?
2.課文中於謹告訴武帝那幾件事,你覺得哪一件讓你印象最深刻?為甚麼?
3.積德行善得福報,于謹即是最好的例子。不但他自己享年七十六歲,而且蔭及子孫顯貴。請你以此檢視周遭的人,謙虛與驕傲者,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有什麼不同?
【參考資料】
1.《資治通鑑》(40) 李國祥 顧志華 陳蔚松主編 台灣古籍 2001年二月出版
2.《資治通鑑今注》(九) 李宗侗 夏德儀校注 台灣商務印書館
3.《白話資治通鑑》(第十二冊)沈志華 張宏儒 主編 建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