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評議:網上通訊



【正見網2008年12月08日】

*正見網2008年11月16日登載的詩歌:

原稿:除惡:
今日四千五百萬,三退勇士全上岸。它日逃離五千萬,中共命斷赴黃泉。
邪惡中共自己完:
今日四千五百萬,三退勇士全上岸。它日逃離五千萬,邪惡中共自己完。
江鬼:
江鬼來陰間,又把地獄還。生日是鬼節,死期亦同天。
黃泉找不到,直接入無間。全滅形和神,此種根全斷。
江鬼的歸宿:
苦海幽州三千年,依稀往事化雲煙。秋風寒雨舊夢去,春花竟開已在先。
南海灘頭落荒走,孤魂野鬼入無間。亂神亂法機關盡,作繭自縛惡毒蟾。

修改與評註:原作共四首詩,但前二首實際上是一首,只是末句不同而已。取第一首,將其標題改為第二首的標題,因此就包含了兩首全部的內涵。第三首首句「江鬼來陰間」,「來」字不妥:這樣寫就等於作者說自己在陰間,因為「來」和「去」的分別就在於是靠近說話的人、還是遠離說話的人,因此改「來」為「去」。第四首句子通順流暢,但前五句所言之事卻讓人模不著頭腦,因此未予登載。因為只登載了兩首,故標題寫作「詩二首」。

*正見網2008年11月15日審閱後未予登載的詩歌:

原稿:寫給大海
(兼和緣林《和大海一樣的你》)
兒時的故事裡/ 寫著你的洶湧澎湃/ 讓我有一個夢想/ 夢想一睹你那浩渺煙波的氣概//
少年的書中/ 畫著你的碧波萬頃/ 讓我有一種期待/ 期待一見你那深情浪漫的色彩//
終於我站在你的面前/ 卻不敢舒展我的情懷//
在我最浪漫的年齡/ 我知道了什麼叫做渺小如塵埃/ 佇立在你的腳下/ 我沒有驚呼更不敢輕率//
滿心的敬畏/ 讀著我生命中真正的大海/ 如今我讀懂了你--我的大海/ 也讀懂了我更久遠的夢想與期待//
那是尋一種寧靜/ 如大海一樣湛藍/ 湛藍的無須雕飾/ 令所有華彩黯然//
那是懷一種志向/ 如大海一般浩瀚/ 浩瀚的無懼艱險/ 盡顯生命的偉岸//
那是寄一種思念/ 如大海一樣遼遠/ 穿越生生與世世/ 也斬不斷的掛牽//
那是回歸的腳步/ 如大海一樣堅貞/ 踏遍紅塵萬裡路/ 終乘法船回家園//
仰視你的威儀/ 我將生命的誓言吟唱/ 如果這個世界需要/ 我願和你一樣/ 在蒼宇間書寫生命的樂章//

評註:詩詞文章中使用比喻,無論明喻還是隱喻,都希望讀者能明確其喻義;讀者能否明白作者的喻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比喻對像特性和環境的描寫是否真實或者為讀者所熟悉。作者在此詩中所用的「大海」的比喻,卻讓人不好確定其喻義。從「佇立在你的腳下」和「仰視你的威儀」,似乎作者是用「大海」比喻一個人。比喻的是誰,我們不知道,但我們認為這個人不是指法輪大法的師尊。否則,「如今我讀懂了你--我的大海」「我願和你一樣/ 在蒼宇間書寫生命的樂章」這些句子就不太恰當。其實,如果是師尊的弟子,我們無論用甚麼來比喻師尊都是不恰當的。另外,作者對大海的描寫也帶有某些隨意的地方:說大海「湛藍」「浩瀚」是對的,但說大海「遼遠」就不太明白了:是海離作者很遠,還是海岸間相距很遠?後者實際上是「寬廣」,其內涵已在「浩瀚」中;而前者和「海」的特點本身沒有關係。至於說大海「堅貞」,似乎就更是帶有隨意的味道了。

*正見網2008年11月17日登載的詩歌:

原稿:花開花落
正月十五鬧元宵,又蒸大饃又蒸糕。挑起花燈放鞭炮,五宗六祖都請到。
一花五葉開到今,殘花爭艷妒人俏。人心捨盡才無漏,凡心俗念全修掉。

【注】達摩今生喜得大法,此作以共勉。

修改與評註:此詩只修改了標題,把「花開花落」改為「花落花開」,料想作者和讀者都能理解。另按作者的「注」,釋迦傳人之一成為大法弟子,令人欣慰。

原稿:壯歌--獻給正法時期大法弟子
隨師正法無上榮,救眾除妖大道行。壯志古今誰主演,輝煌天地吾輩成。
乾坤舊歲千秋逝,日月新輝萬世明。吃盡人間多少苦,眾神無語淚無聲。

修改與評註:原作第一句「隨師正法無上榮」是首句入韻的寫法,但因現代普通話讀音的「榮」已經不屬「庚青」部(南方人的讀音中仍然屬此部),不押第二句的韻腳「行」,同時「上」字處當平而仄(此詩實際上是律詩),因此改為「隨師正法殊榮甚」,成為首句不入韻的格式,但平仄規整了。第二聯「壯志古今誰主演,輝煌天地吾輩成」是流水對,按詞義講,後兩字沒有對上,但拆開按單字講,則可算工對。這兩句有內涵,語氣平和但有氣勢。唯「輩」字處當平而仄,破律了。本來可以用「吾儕」換「吾輩」,意義相同而平仄入律,但因「吾輩」人人能懂,而「吾儕」則可能有許多讀者不解,加上作者並未強調此詩要以律詩審閱,因此沒有修改此詞。若作者想這樣改,仍然可以來函聲明。第三聯「乾坤舊歲千秋逝,日月新輝萬世明」,按詞類講對得工整,但按詞義講,「千秋」對「萬世」是要算「合掌」了。這兩句的內涵屬描寫性質,但不針對現在,而是企盼未來。尾聯「吃盡人間多少苦,眾神無語淚無聲」,分開來看,兩句都是平淡無奇。但兩句合起來,卻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第一句似問似嘆,正撞到大法弟子的心靈深處,因為每一個真修弟子都吃過無數的苦,而且至今仍然在吃著大苦,甚至將來還可能吃更多、更大的苦!第二句並沒有、也不可能具體描寫大法弟子吃了哪些苦,一言難盡啊!作者不去寫不可能寫的東西,而是巧妙的把讀者的眼光聚焦到「眾神」的表現上去:「無語淚無聲」!何以「無語」?說不完啊!何以有淚而無聲?大悲而欲忍、不欲失神態啊!此句可謂不言之言,以少勝多。這一聯是此詩的精華。而且,按一般的結構,第三聯「乾坤舊歲千秋逝,日月新輝萬世明」才比較合適作收束全詩的結尾,因此作者是突破了常規來寫的。而敢於突破常規,是因為作者在心裡知道這兩句詩的份量。

原稿:偶感隨筆(六首)
家遠歸途遙,望天空寂寥。得法添雙翼,一念沖雲霄。
情中理難清,去情慈悲生。回看凡人苦,土中把泥爭。
萬事有根由,遇事莫忘修。念正雲霧散,熠熠威德留。
心浮雜草生,不理鋪滿庭。勤修別懈怠,念靜晚風清。
別貪一時閒,端坐把書念。法中沐身心,清泉明灩灩。
法光浣新宇,冉冉春意濃。詩苑群芳競,我在翠葉中。

修改與評註:第一首第三句「添雙翼」比「生雙翼」好,後者太實;末句「一念沖雲霄」強調是心念的活動,「扶搖上雲霄」雖然更形像,但有不謙之嫌。第二首末句「土中把泥爭」形像而喻義明確,比「泥中小利爭(執何爭)」好得多。第三首第三句「念正雲霧散」用形像思維,比「念正環境變」好得多。第四首第二句用「鋪滿庭」比用「鋪滿坪」好:前者必有所礙,後者或無所礙;末句用「晨風清」比「和風清」或「晚風清」好,其時在晨,大有可為也。第五首第二句「端坐把書念」改為「端坐經書念」較明確;「端坐」比「靜坐」好:有對大法的尊敬,而且「念」字有聲,非「靜坐」也。第三句「法中沐身心」,「沐」字本為比喻用法,而「法」本無形,達不到比喻所具的形像效果,故改為「法光沐身心」。末句「清泉明灩灩」用以比喻法理入心之感覺,比「高天流雲淡」好得多:「流雲淡」畢竟有雲翳遮蔽;也比「潭水清灩灩」更好:此處學法,有思想活動,不是一潭死水,當似清泉之活潑。「潭水」之喻可用於打坐煉靜功。第六首首句用「浣」比「沐」好:「新宇」為法所造,沐於法光自不待言;「新宇」亦當時時被法浣洗保持聖潔。第三句用「群芳競」比「花爭艷」好:「競」而不「爭」可也。末句「我在翠葉中」有謙謙君子風,比「我笑翠葉中」好得多。

原稿:修煉感悟
(前面三首「速歸、筆、鍵盤」均照原樣登載,此處從略)
刻錄機:高速飛旋/ 舞動高清錄影/ 張張光碟/ 救得芸芸眾生//
塑封袋:真相資料疊工整/ 放入袋中口一封/ 颳風下雨都不怕/ 小小塑袋大作用//

修改與評註:「刻錄機」的兩個韻腳「影」和「生」平仄不同;「塑封袋」兩個韻腳「封」和「用」平仄不同,內涵也比較一般。因此這兩首沒有登載。

另外,作者在來稿附言中提到正見網 2008年11月15日《詩歌園地》中《修煉感悟》的「出迷」一詩時說:「人生如夢彈指間/ 戲裡戲外兩重天//撥開蒙蒙凡塵霧/ 或哭或笑或惘然 」中第四句,其實我最原始創作是「亦哭亦笑亦惘然」,但是我知道當時寫這個詩的心境就是根本沒有撥開凡塵之霧,所以就用了「亦」字,白話意思就是也哭也笑也惘然,與第三句意思相悖,而在我決定投稿的時候,已經撥開了凡塵霧,那還哭什麼,笑什麼,還有什麼可惘然的呢?所以就用了「何哭何笑何惘然」。但今天看到正見同修給予發表更改,「瀰瀰」改為「蒙蒙」都差不多,一個意思,無所謂,但是第四句改後意思就與第三句似乎相違背了,同修覺的呢?而且,即使不相違背的話,從音調發生順口角度講還是「亦哭亦笑亦惘然」更好於「或」字,同修細品一下,看看對否?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改)為「亦」或「何」。

在回答作者的來函之前,想對所有作者談談《詩歌園地》審稿的標準、原則和程序。迄今為止,我們對詩歌的基本要求定的還是比較低:1-內容與修煉、法輪大法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繫,且持正面的態度,句子內涵沒有負面的歧義;2-文句通順,能被大多數讀者所理解,句讀正確,押韻;3-四句的小詩要求韻腳的平仄相同;4-格律詩和古風在標題上不加分別;5-詞和曲至少要符合某一種通行的詞譜或曲譜。這樣的要求已經是很低的了,但對於初學者,仍然允許在一段時間內稍低於上述要求,比如內容可取,不押韻但順口的(即鄰韻相押者),也可能登載。對於投稿,我們的原則是「儘可能不加修改」,滿足上述基本要求的就登載;內涵不滿足(或有錯的)不登;不滿足句讀或押韻的,如果可以基本保持原意而修改到句讀、押韻正確,就修改;一旦修改到滿足上述基本要求、可登載了,我們就予以登載,不再修改了(哪怕我們可以修改得更好些)。只有少數作者希望編者儘可能修改並指出其得失的,我們會把修改的結果提高到超出上述的基本要求。但提高到什麼層次,是由作者原作的內涵和作者的文字水平來決定的。無論是登載了還是沒有登載的詩稿,我們覺得應該給作者解釋、鼓勵、建議、警醒或其它信息的,我們都會在「詩歌評議」中儘可能明白的向作者和讀者交代清楚。

我們現在回頭回答作者的問題。如上所說,我們如果對來稿做了修改,那就是必須修改、不改就沒法登載了。作者說「『瀰瀰』改為『蒙蒙』都差不多,一個意思,無所謂」,情況不是這樣的:「瀰瀰」一詞在大陸出的「詞海」上查不到,在大陸出的「辭源」和台灣出的「大辭典」上能查到,解釋為「漸漸」;「逐漸、稍稍」,與「蒙蒙」的內涵完全不同。正因為此詞在原作中不太吻合上下文,所以才根據原作猜測作者的意思,換為「蒙蒙」。由作者來函看來,這個猜測是對的。第四句「何哭何笑何惘然」改為「或哭或笑或惘然」,理由已經在上次「評議」中說了:這樣改擴大了原作的適應面。原作是寫個人感受,還是敘述普遍的、許多人都有過的體驗?從四句詩來看,都可以。而且「何」字在作者原句中應該解釋為「為甚麼」,因此是一個問句,與作者自己想的「那還哭什麼,笑什麼,還有什麼可惘然的呢?」有區別,作者的意思應寫作「無哭無笑無惘然」才最準確。另外,作者對「撥開凡塵之霧」的反應,和其他人(比如筆者)的反應可能不一樣,因此這樣寫,讀者中必有感覺不然者。因此,才改為「或」字,使其包括了更多可能的個人反應在裡面,將個人的感受擴大到了更多人的共同感受。任何一個作者恐怕都不會反對這樣的修改,誰不希望自己的作品有更普適的內涵、能被更多的讀者接受呢?

至於作者希望把「或」改為「亦」或「何」,基於以上對原作內涵的分析,是不可行的。但因作者是「從音調發生順口角度講」這個問題,一般投稿的作者都沒有提到,因此講幾句也是好的,至少讓大家都知道詩詞寫作中還有這一層考慮。詩詞作品中講詞彙的發音和聲音美主要包含兩個內容:第一,這一詞彙的發音是否對前、後詞彙的發音起到過渡的作用,使整個句子的發音更「順口」(讀起來更容易),還是使之「拗口」(讀起來更不容易);第二,這一詞彙的讀音本身是否比其它可選用的詞彙更好聽,是否與前、後詞彙的讀音配合起來更和諧。但如果考慮整個詩的聲音和諧(而不是某個詞彙在一句中的聲音效果),則該句的平仄規律又是首先要考慮的。因為此詩是古風形式的,因此對全句的平仄安排不是我們審閱時要考慮的因素。為節約時間和篇幅,我們不去細緻的分析,只是簡單的結論說:「亦」字音位靠前、開口和舌位自然,讀起來最容易,對後面詞彙的發音沒有什麼影響;「或」字音位居中、圓唇、舌位自然,讀音圓潤,與後面的「哭、惘」連接得很順口,但和「笑」的發音肌群都不同,連讀起來稍覺費力;「何」字是上顎摩擦音,舌和上顎緊張,與後面的「哭、笑、惘然」連讀的時候比起前面兩字來都更吃力一些。

原稿:清平樂・看海 (修改稿)
天高海闊,
逐浪聲濤愜。
退黨大潮神意達,
選擇未來喜悅。

慈悲威震雷霆,
邪靈殘暴猙獰。
法正人間除惡,
中原再享安寧。

修改與評註:作者此詞的韻腳,按「詞林正韻」(或「詞韻簡編」)都是押韻的。但首句「天高海闊」,按現代普通話讀音,「闊」字已經不押「愜」。為讓更多的、不懂詩詞的讀者都能感覺到「韻味」,因此改為「海天相接」:內涵基本未變,但「接」按韻書和現代普通話讀音都押「愜」。第三句尾字「達」與上述情形一樣,因此改為「決」。下片第一句中「威震雷霆」略嫌不順,改「震」為「勝」。又,按照思維習慣的順序,交換此句和下一句之順序:有「邪靈」之「殘暴猙獰」,才以「威勝雷霆」的「慈悲」以對,因而得以「除惡」,達到「法正人間」的目地,最後使得「中原再享安寧」。

作者在平仄和押韻方面都極力按韻書和詞譜一絲不苟的填寫,這種認真態度對於學習詩詞寫作當然是很有幫助的。所可注意者:第一,除了押韻滿足韻書外,儘可能同時滿足現代普通話中韻母相同的要求;第二,儘可能使用形像思維,多用具體、形像的句子,少用抽象的、說理的句子。這是增加詩詞內涵和形像生動特點的必經之路,也是跳出詩詞寫作低層次的唯一之路。

另外,作者在來稿附言中說:「正見刊登的詩詞,有證實法的,有修心所悟。自己現在主要是想定位在講真相上,給大眾常人看,這樣想可對? 」當然對啊!而且很好,非常好!我們現在有的詩詞中,能直接針對常人講真相的確實不多,作者有這個想法真是太好了。在寫這類詩詞時,除了作者自己親身的體驗、所見所聞外,還可以通過閱讀其他弟子的文章來增加素材,以保證作者豐富的素材來源。

*正見網2008年11月16日審閱後未予登載的詩歌:

原稿:全滅邪惡
仲尼陣前站,子房來斷後。糧草先行有步驟。
子路沖在先,顏回護左右。妖孽一個也不留。
地獄敞開大門口,張關二將北海來鎮守。
主佛威坐大法船,號令三軍;有。
先斬邪妖兵,再擒眾惡首,最後天火劈魔頭。
大法弟子齊上陣,念動真言降魔咒。
邪惡膽寒無處逃,大喊一聲哪裡走。
全滅邪惡法網收,佛光普照新宇宙。

評註:此詩寫得通順、流暢,生動、形像,讀來虎虎有生氣。此詩實際上是師尊帶著弟子滅盡妖魔邪惡這一過程的縮影。因此詩中出現的人物就非同小可。但作者為若干古人安排的職務,以及戰鬥的具體情形,是真有其事呢?還是出於作者的想像呢?大法弟子的話是有能量的,大法弟子的網站更是有能量的,如果把沒有成為大法弟子的古人安排到這樣重要的活動中來,哪就很不恰當了。而且隨便安排師尊的言行也是絕對不行的啊。如果作者是隨興而作,今後應注意避免這類作品,因為我們不能登載這種隨興創作。如果作者有真憑實據,請寄一個儘可能詳細的說明來,我們可以考慮是否登載的問題。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詩詞曲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