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晉王叔侄爭位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8年12月30日】

【原文】

李存顥等為克寧(1)謀,因晉王(2)過其第(3),殺承業、存璋,奉克寧為節度使,舉河東九州(4)附於梁,執晉王及太夫人曹氏送大梁。太原人史敬櫧,少事晉王克用(5),居帳下,見親信,克寧欲知府中陰(6)事,召敬櫧,密以謀告之。敬櫧陽(7)許之,入告太夫人,太夫人大駭,召張承業,指晉王謂之曰:「先王把此兒臂授公等,如聞外間謀欲負之,但置吾母子有地,勿送大梁,自他不以累公。」承業惶恐曰:「老奴以死奉先王之命,此何言也!」晉王以克寧之謀告,且曰:「至親不可自相魚肉,吾苟避位,則亂不作矣。」承業曰:「克寧欲投大王母子於虎口,不除之豈有全理!」乃召李存璋、吳珙及假子(8)李存敬、長直軍使朱守殷,使陰為之備。壬戍,置酒會諸將於府舍,伏甲執克寧、存顥於座。晉王流涕數之曰:「兒向(9)以軍府讓叔父,叔父不取。今事已定,奈何復為此謀,忍以吾母子遺(10)仇讎乎!」克寧曰:「此皆讒(11)人交構,夫復何言!」是日,殺克寧及存顥。

(出自《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六十六.後梁紀一》)

【注釋】

(1)克寧:李克寧,是李克用的弟弟。為人仁孝,小心恭謹。跟隨李克用征伐,授振武軍節度使。李克用臨終,以子存勖囑克寧。存勖嗣王位,克寧率先拜賀。後因惑於人言,仁而無斷,為存勖所誅。
(2)晉王:李存勖(音續),是李克用的嫡長子。
(3)第:住宅。
(4)河東九州:河東所屬的並、遼、沁、汾、石、忻、代、嵐、憲九個州。
(5)克用:李克用,本姓朱耶氏,祖先是唐時西北沙陀人。他生於唐大中七年(856年),卒於後梁開平二年(908年),出生地為神武川之新城。他們一家從唐太宗時起,就世世代代效忠唐室,為唐朝拓邊守土。父親曾任朔州刺史,因討伐龐勛有功,賜姓李,名國昌,升為振武節度使。李克用也因此改姓李了。
(6)陰:秘密的。
(7)陽 :虛偽的,表面的。
(8)假子:養子。
(9)向(音向):往昔、以前。
(10)遺(音位):送給。
(11)讒(音纏):說壞話陷害好人。

【語譯參考】

李存顥(音號)等人為李克寧謀劃,準備趁著晉王李存勖到他家探望時,殺死張承業、李存璋,擁立李克寧為河東節度使,率河東所屬九個州歸順梁朝,並且拘捕晉王李存勖及太夫人曹氏送往大梁。

太原人史敬櫧,年輕時侍奉晉王李克用,在他的帳下聽差,頗受親近信任,李克寧想要知道王府中的隱密事,召見史敬櫧,秘密地把計劃告訴他。史敬櫧表面上答應,入府報告太夫人曹氏,太夫人大驚,召見張承業,指著晉王李存勖對他說:「先王把著這個孩子的手把他託付給你們,如果聽到外面有人謀劃想要背叛他,只求有個地方安置我們母子兩人,不要把我們送往大梁,其它的事不敢煩勞您。」張承業惶恐地說:「老奴以死來遵奉先王的遺命,這是什麼話!」晉王李存勖把李克寧的陰謀告訴他,並且說:「至親之間不應該自相殘殺,我如果讓位,就不會發生變亂了。」張承業說:「李克寧想要把大王母子投入虎口,不除掉他,難道還有道理!」於是召集李存璋、吳珙(音拱)以及養子李存敬、長直軍使朱守殷,讓他們暗中部署準備。

二十一日,在王府擺酒宴請各將領,埋伏全副武裝的士兵在座位上把李克寧、李存顥逮捕。晉王李存勖流著淚責罵李克寧說:「侄兒以前把軍府讓給叔父,叔父不接受。現在事情已經定下來了,為什麼又有這樣的陰謀,忍心把我們母子送給仇人!」李克寧說:「這都是小人進讒言挑撥離間造成的,事到如今,我還有什麼話好說呢!」當天,誅殺了李克寧與李存顥。

【研析】

李克寧本為人仁孝,所以即使他長久以來掌握了軍權,但也沒有兄死弟立的想法,甚至李存勖繼位時,他還首先率領各將領拜賀。但因當時李存勖年紀小,李克用的許多養子年紀比他大又握有兵權,心裡不服氣,遂派遣他們的妻子去勸說孟氏,孟氏於是多次逼迫李克寧採取行動。李克寧生性怯弱,從早到晚被這些人的話蠱惑,不能不動心,又和張承業、李存璋不和;又因故殺了李存質,所以最後接受了李存顥等人的建議,造成了一失足成千古恨,招致殺身之禍。正應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不是周遭這批小人不斷的慫恿,李克寧也不會留下污名。另一方面則是李克寧不夠果斷,如果他能堅持最初的想法,不辜負哥哥死前的託付,那麼形勢又完全改觀了。凡事存乎一心,繫於一念罷了。

【延伸思考】

1.李克寧晚節不保,惹來殺身之禍,起因於周遭小人挑撥離間,可見擇友之重要。那麼你擇友會考慮哪些因素呢?

2.一念之差有時足以使人完全得到不同的結果,你周遭有此種例子嗎?請提出與大家分享。

【參考資料】

1.《資治通鑑》(64)李國祥 顧志華 陳蔚松主編 台灣古籍 2001年二月出版
2.《資治通鑑今注》(十四) 李宗侗 夏德儀校注 台灣商務印書館
3.《白話資治通鑑》(第十八冊)沈志華 張宏儒 主編 建宏出版社
4.《資治通鑑輕鬆讀》4 歐惠章編寫 希代書版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