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9年03月20日】
宋真宗皇帝尚未即位前,擔任開封府尹。當時,開封府十七個縣,都因為當年乾旱,而減免了租稅。立即就有流言蜚語,傳到宋太宗皇帝的耳朵裡,目地是想中傷真宗。這是朝廷內部爭奪權位的表現。
宋太宗心裡很不高興。御史們觀察出皇上的心意,就都上書批評說:開封府減免租稅太過頭了。於是,皇上下旨讓京東、西兩路各州 ,選派官員去複查。其中亳州應複查太康、成平兩個縣,當時,曾會任亳州知州,王欽若是他的幕僚。曾會欣賞王欽若的學識、涵養,認為他將來會做到三公宰相,這次曾會就派遣王欽若前往,並且叮囑他說:「此行關係重大,不能有絲毫差錯。」
王欽若到了那兩個縣,尋訪調查非常仔細。許多地方的官員都說:是租稅減免得過多了,要求追繳應繳納的租稅。而唯獨王欽若請求將租稅全免,人們都認為:他這麼做,違反了朝廷大臣們的心意,很危險。但是,王欽若認為:天旱民苦,租稅必須全免,才是救民之道。為官不能迎合、討好上司,置民眾於水深火熱而不顧。
第二年,真宗即位,首先提拔了王欽若為右正言(官職名),並且對輔政的大臣說:「在那個時候,朕主張減稅濟民,卻遭到非議,朕自己也恐懼不安。王欽若一名小官,卻敢於獨自為百姓伸張正義,這是大臣才有的氣節。」
從此以後,王欽若被破格提拔任用,最終做到宰相。
正是:
公正無私救民,
絕不討好奉迎,
個人安危全拋盡;
忽地柳暗花明!
險峻呼喚君子,
濁亂暴露小人。
是非善惡都報應,
掌控自有神靈!
(事據宋代沈括《夢溪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