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中醫方劑各論(第十五章) 除痰之劑



【正見網2009年05月31日】

痰之源不一:有因熱而生痰者,有因痰而生熱者,有因氣而生者,有因風而生者,有因寒而生者,有因濕而生者,有因暑而生者,有因驚而生者,有多食而成者,有傷冷物而成者,有嗜酒而成者,有脾虛而成者。俗雲百病皆由痰起,然《內經》有飲字而無痰字,至仲景始立五飲之名,而痰飲居其一。龐安常曰: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氣順則一身津液亦隨氣而順矣。《準繩》云:痰之生由於脾氣不足,不能致精於肺,而淤以成者也,治痰宜先補脾,脾復健運之常,而痰自化矣。腎虛不能制水,水泛為痰,是無火之痰,痰清而稀。陰虛火動,火結為痰,是有火之痰,痰稠而濁。痰證初起,發熱頭痛,類外感表證;久則朝咳夜重,又類陰火內傷;走注肢節疼痛,又類風證,但肌色如故,脈滑不勻為異。

1、二陳湯 (《局方》)

主治:治一切痰飲為病,咳嗽脹滿,嘔吐噁心,頭眩心悸。

組成:半夏(姜制,二錢) 陳皮(去白) 茯苓(一錢) 甘草(五分。)加姜煎(姜能制半夏之毒。陳皮、半夏貴其陳久,則無燥散之患,故名二陳)。治痰通用二陳。
加減:風痰加南星、白附、皂角、竹瀝,寒痰加半夏、薑汁,火痰加石膏、青黛,濕痰加蒼朮、白朮,燥痰加栝蔞、杏仁,食痰加山楂、麥芽、神曲,老痰加枳實、海石、芒硝,氣痰加香附、枳殼,痰在皮裡膜外,加白芥子,四肢痰加竹瀝。

方義:此足太陰、陽明藥也。半夏辛溫,體滑性燥,行水利痰,為君。痰因氣滯,氣順則痰降,故以橘紅利氣;痰由濕生,濕去則痰消,故以茯苓滲濕,為臣。中不和則痰涎聚,又以甘草和中補土,為佐也。

2、桂苓甘術湯 (《金匱》)

主治:治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

組成:茯苓(四兩) 桂枝 白朮(三兩) 甘草(二兩。)

方義:此足太陰藥也。喻嘉言曰:茯苓治痰飲,伐腎邪,滲水道:桂枝通陽氣,開經絡,和營衛;白朮燥痰水,除脹滿,治風眩;甘草得茯苓則不資滿而反泄滿,故《本草》曰:甘草能下氣除煩滿。此證為痰飲阻抑其陽,故用陽藥以昇陽而化氣也。

3、清肺飲

主治:治痰濕氣逆而咳嗽(肺受火傷,則氣逆而為咳;脾有停濕,則生痰而作嗽)。

組成:杏仁(去皮尖) 貝母 茯苓(一錢) 桔梗 甘草 五味子 橘紅(五分。)加姜煎,食遠服。
加減:若春時傷風咳嗽,鼻流清涕,宜清解,加防風、薄荷、紫蘇、炒芩;夏多火熱,宜清降,加桑皮、麥冬、黃芩、知母、石膏;秋多濕熱,宜清熱利濕,加蒼朮、桑皮、防風、梔、芩;冬多風寒,宜解表行痰,加麻黃、桂枝、乾薑、生薑、半夏、防風;火嗽加青黛、栝蔞、海石;食積痰加香附、山楂、枳實;濕痰除貝母,加半夏、南星;燥痰加栝蔞、知母、天冬;午前嗽屬胃火,宜清胃,加石膏、黃連;午後嗽屬陰虛,宜滋陰降火,加芎、歸、芍、地、知、柏、二冬,竹瀝、薑汁傳送;黃昏嗽為火浮於肺,不可用涼藥,宜五倍、五味、訶子斂而降之;勞嗽見血,多是肺受熱邪,宜加歸、芍、阿膠、天冬、知母、款冬、紫菀之類;久嗽肺虛,加參耆;如肺熱,去人參,用沙參可也。

方義:此手太陰之藥,治肺之通劑也。杏仁解肌散寒,降氣潤燥;貝母清火散結,潤肺化痰;五味斂肺而寧嗽;茯苓除濕而理脾;橘紅行氣;甘草和中;桔梗清肺利膈,載藥上浮,而又能開壅發表也。

4、半夏天麻白朮湯 (東垣)

主治:治脾胃內傷,眼黑頭眩,頭痛如裂,身重如山,噁心煩悶,四肢厥冷,謂之足太陰痰厥頭痛。

組成:半夏(姜制) 麥芽(錢半) 神曲(炒) 白朮(炒,一錢) 蒼朮(泔浸) 人參 黃耆(蜜制) 陳皮 茯苓 澤瀉 天麻(五分) 乾薑(三分) 黃柏(二分,酒洗。)每服五錢。

方義:此足太陰藥也。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除;頭旋眼黑,虛風內作,非天麻不能定;黃耆、人參甘溫,可以瀉火,亦可以補中;二術甘苦而溫,可以除痰亦可以益氣;苓、瀉瀉熱導水;陳皮調氣昇陽;神曲消食,盪胃中滯氣;麥芽化結,助戊己運行;乾薑辛熱,以滌中寒;黃柏苦寒,酒洗,以療少火在泉發燥也。

5、三子養親湯 (韓懋)

主治:治老人氣實痰盛,喘滿懶食。

組成:紫蘇子(沉水者) 白芥子 萊菔子。各微炒、研,煎服。或等分,或看病所主為君。

方義:此手足太陰藥也。白芥子除痰,紫蘇子降氣,萊菔子消食,然皆行氣豁痰之藥,氣行則火降而痰消矣。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中醫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