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狄仁傑薦賢為國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08月01日】

【原文】

太后(1)嘗問仁傑(2):「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誰可者?」仁傑曰:「未審陛下欲何所用之?」太后曰:「欲用為將相。」仁傑對曰:「文學擂藉(3),則蘇味道、李嶠固(4)其選(5)矣。必欲取卓犖(6)奇才,則有荊州長史張柬之,其人雖老,宰相才也。」太后擢(7)柬之為洛州司馬。數日,又問仁傑,對曰:「前薦柬之,尚未用也。」太后曰:「已遷(8)矣。」對曰:「臣所薦者可為宰相,非司馬也。」乃遷秋官侍郎;久之,卒用為相。仁傑又嘗薦夏官侍郎姚元崇、監察御史曲阿桓彥范、太州刺史敬暉等數十人,率為名臣。或謂仁傑曰:「天下桃李(9),悉在公門矣。」仁傑曰:「薦賢為國,非為私也。」 (出自《資治通鑑》卷第二百零七唐紀二十三)

【注釋】

(1)武則天: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14歲時被唐太宗選召入宮,封為「才人」,賜號「武媚」。太宗死後,她一度削髮為尼。公元654年,被唐高宗封為「昭儀」。公元655年唐高宗立為皇后,高宗死後,臨朝稱制。公元690年廢唐稱周,改元天授,史稱武周。
(2)狄仁傑:武則天時期的政治家,擔任宰相期間,以強諫著稱。
(3)擂藉:含蓄寬容。
(4)固:本來。
(5)選:人選。
(6)卓犖(音落):特出。
(7)擢:提拔、選用。
(8)遷:官職升降。
(9)桃李:比喻栽培的學生後輩。

【語譯參考】

武則天曾問狄仁傑:「朕希望拔擢一位傑出的人才,你認為誰合適呢?」狄仁傑問:「不知道陛下想讓他擔任什麼職務?」武則天說:「我想讓他擔任將相。」狄仁傑答以:「如果陛下需要的是文學深厚的人才,那麼蘇味道、李嶠本來就是適當的人選。如果需要的是出類拔萃的奇才,就只有荊州長史張柬之,雖然他的年齡大了一些,但確實是一位宰相的人才。」於是武則天拔擢張柬之擔任洛州司馬。過了幾天,武則天又請狄仁傑推薦人才,狄仁傑答以:「我之前推薦的張柬之,陛下尚未任用。」武則天說:「我已經將他升官了。」狄仁傑答以:「我所推薦的是做為宰相的人才,不是做司馬的。」武則天於是任命張柬之為秋官侍郎。過了一段很長的時間,才將他任命為宰相。狄仁傑曾向武則天推薦夏官侍郎姚元崇、監察御史曲阿桓彥范、太州刺史敬暉等數十人,後來這些人都成為唐朝名臣。有人對狄仁傑說:「治理天下的賢臣,都出自於你的門下。」狄仁傑答以:「推薦賢才,是為國家,而不是為了我個人。」

【研析】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從當上皇后時即參與朝政,直到稱帝,前後共50年(後期稱帝期間,計有15年)。她同時也任用酷吏,大興刑獄,打擊政敵,尤其是晚年奢靡無度,多有弊政,以致於在公元705年,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擁中宗復位,結束武周統治。

本則故事主要是描述狄仁傑善於舉薦人才,所推薦的張柬之、姚元崇等人,後來都受到武則天的重用,而成為名臣。

【延伸思考】

1、狄仁傑是武則天相當敬重的大臣,而他前後推薦了數十人,都成為當時有名的大臣。這些人都將他視為恩師,但他很謙虛表示,薦賢為國是他的出發點,而不是為了個人私利。從他的風範中,你學到什麼?

【參考書目】

1、文白對照全譯《資治通鑑》(修訂本)(第4冊) 建宏出版社
2、《圖說中國歷史 》(京中玉國際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3、《中國歷史全知道 》(風車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