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母教有方子忠正」故事選

辛棄名 選介


【正見網2011年05月10日】

田母訓子,義薄雲天

田稷子,是戰國時代的齊國丞相。一次,他將屬吏饋送的百金,交給母親。

母親詫異,問明原由後,十分嚴肅的說:“吾聞:士修身潔己,不為苟得。非禮之利,不入於家。今子若是,去忠遠矣。不義之財,非吾財也。不忠之子,非吾子也!”

田稷子受到訓示,滿臉羞愧的退出堂來,先將那些財物送還給屬吏;然後背著草蓆去向齊王請罪,辭職。

齊王欽佩他母親的高尚情操,贈以公金,並讓田稷子復職。

田稷子復職後,繼續輔佐齊王管理國家,一生秉公持正。

子發之母,閉門卻子

子發,是戰國時的楚國將領。他母親對他要求很嚴格。一次,楚軍攻秦時缺少糧食,子發派人回城報告楚王和探望母親。母親問使者:“士卒們都好嗎?”使者回答說:“因糧食短缺,只好分菽豆而食。”母親又問:“將軍好嗎?”使者說:“將軍吃得不錯,連馬早晚都吃黍粱。”

後來,子發得勝回來,他母親卻關了大門,不讓兒子子發進屋。然後,母親派人去對子發說:“子不聞勾踐伐吳,與士卒同甘苦?子(你)使人(士兵)入於死地,而自康樂於其上。雖有以得勝,非其術也。子非吾子,毋入吾門!”

後來,子發向母親賠了不是,願意改過自勵。母親才破涕為笑,打開了屋門。

“非此母,不生此子”!

陶侃在擔任廣州刺史期間,朝夕搬運一百塊磚,激勵自己,以志在恢復中原為已任。他的母親湛氏,是豫章新淦(治所今江西南昌市)人,自從嫁入陶家以後,勤於紡績,常常將賣得的錢資助兒子,讓他去交結勝於自己的良朋益友。

陶侃初為縣吏,利用公務之便,派人將私下包好的一條醃魚,送給母親湛氏。湛氏打開一看,見是一條經過加工製作的美味,又重新包紮好,交給來人,並寫了一封信給陶侃,信中說:“爾為吏,以官物遺吾,非唯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

有一天,鄱陽孝廉范逵,騎馬投宿於陶家。湛氏手中拮据,便剪下頭髮,賣錢招待了范逵,又把床上的新編草蓆,拿出來給范逵餵馬。范逵聽說以後,嘆息地說:“非此母不生此子。”

後來,通過范逵推薦,陶侃出任樅陽令。由於陶侃忠於職守,戡亂有功,終於成為東晉初期的重臣之一。

盧氏喜聞:兒官清寒

崔元暐,本名曄,博陵安平人,官至唐武則天時丞相。

他的母親盧氏,有賢操,常常告誡兒子說:“子始仕官,有言其貧寒不自存,此善也。若貲貨盈衍,惡也。吾嘗以為確論。比見親表仕者,務多財以奉親,而親不究所從來。必出於祿廩則善,如其不然,何異盜乎?若今為吏,不能忠清,無以載天覆地,宜識吾意。”意思是要兒子不要貪財,當官而清貧,是好消息;如果身著絲裘、駿馬高騎,則是壞消息。並教諭兒子說:做官而貪財,損人而利己,與強盜沒什麼兩樣!

崔元暐謹遵母教,為政近四十年,忠於職守。他將薪俸,周濟貧孤的族人,對他們的子弟,撫養教勵。後雖官至丞相,但從不利用職權,使自己的子弟進入朝廷。以清廉儉樸,知名於世。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