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2年03月29日】
明朝人陶宗儀,他編撰了一本書《說郛》,書中記載有如下一則故事:
南宋時,有個人名叫曹詠,因為和丞相秦檜有密切的關係,因此當上了大官。他家鄉有不少人奉承他,巴結他,使他非常得意。
可是他的大舅子,名叫厲德新,為人正義,不買他的帳。這厲德新在家鄉當個“裡正”(類似村長或鄉長),曹詠認為:厲德新區區小吏,膽敢對自己如此無禮,於是懷恨在心,便指使當地縣官,給厲德新施加威脅,多次刁難他。可是,厲德新始終沒有屈服。
後來,秦檜死了,依附秦檜而得勢的人,紛紛隨之垮台,曹詠也被貶官到新州(今廣東新興)。
這時,厲德新便寫了一篇賦,題目是《樹倒猢猻散賦》。猢猻,即猴子。文章把秦檜比作一棵大樹,把曹詠等人,比作一群猴子。猴子們靠著大樹蔭庇,作威作福。如今大樹一倒,猴子們只得四散逃走。這是一篇很深刻、辛辣和幽默的文章。厲德新把它寄給了曹詠。被貶在新州當官的曹詠看了,氣得七竅生煙,但此時,他的靠山秦檜已倒,也就無可奈何。
另據《七修類稿》(編撰者郎瑛,也是明朝人)說:秦檜未當官時,曾經是個私塾教師,生活比較清苦,因此頗有牢騷怨憤。他寫過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是:“若得水田三百畝,者(這)番不做猢猻王。”秦檜把私塾中的學生,比作猢猻,而自比為“猢猻王”。所以,厲德新把依附秦檜的那幫小丑,比為猢猻,不僅是言之有據,而且也更增添了針對秦檜、曹詠等一夥,擊中要害、一針見血的諷刺效果。
再說,秦檜的“檜”,又恰巧是一種樹木的名稱。由於這篇諷刺文章,再恰當不過,並富有妙趣,於是《樹倒猢猻散賦》就為當時的人們,所樂於閱讀和引用,“樹倒猢猻散”便逐漸成為一個成語,而流傳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