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5年04月25日】
(5)《地有三寶之三:風》
---字部“凡、同、前、般、蟲、它”
欲解“風”字,需先解“凡”字和“蟲”字作為鋪墊。
凡 06-312164 同字義,與帆有關的或者情狀類似的,張展,平闊,廣布的。參見該字。
【凡】( 甲)象形字,甲骨金文像帆形,是“帆”的本字。借表類似的張展平闊、風行廣布等情勢。《平凡:像風帆那樣各部位彼此平齊、無特出》。
【同】( 甲)甲骨金文從凡從口。敞闊迎納的。允許一起進來的。能取得一致的。
【帆】從巾從凡。(掛在船的桅杆上借風力吹動以助前行的豎立張展的)平闊織物。
【佩】( 金)金文小篆從人從凡從巾。(將裝飾品)像巾一樣以平展的形態(披掛在衣物表面)。衍義1詞組《佩戴》的略用。2詞組《佩服》的略用。
【歬、前】( 甲)甲骨文從止從凡,止在凡上。( 金)金文小篆從止從舟,不宜。古字以居上者為外為先,表示像帆那樣(處於被風推動著而始終先於風)的著落方位。位置領先的。
【般】( 甲)甲骨金文從凡從攴,金文另有從舟從攴,其義近同。像帆使船平移那樣,或者像船使船上物體平移那樣保持水平的原樣挪動。即“搬”的本字。《一般:處於同一艘船上的平動物品。借表彼此位於同一平台,地位相當,互相不體現等級差異的》。
接下來先把凡部各字直接解釋到底。
同 09-212512121 同字義,全部從一處匯入的,廣泛收納的,一併出入的。參見該字。
【衕】小篆從行從同。可以一同行經而入的。《衚衕:眾人胡亂混雜、共同行經的裡巷》
【胴】從肉從同。生物體呈空洞狀的體腔部分。
【洞】小篆從水從同。能夠讓水一同流入的(大而深的)地穴。泛表類似情勢。
【峒】從山從同。山洞。
【筒】小篆從竹從同。竹子(可以當作容器的粗大的)孔洞狀空腔。
前 12-431212511225 同字義,位於或指向前面的。在行進方向上居先的。參見該字。
【箭】( 金)金文小篆從竹從前。(搭在弓弩上)向前彈射用的飛矢,(鐵器產生之前)多以竹削制。
【剪】( 篆)小篆從前從刀。一種需要先將物件放置在鋒刃之前(然後再夾合對鉸)的鍔式刀具。
煎字直接做解,不再另立剪部。
【煎】小篆從前從火。利用火的高熱使(食物變得酥脆而容易)截開、斷裂。
般 16-3312514431216134 同字義,在水平面上呈扁平物態的分布情狀,像在船上一樣。參見該字。
【搬】從手從般。使保持原狀的水平移動位置。《搬家》
【盤、盤】( 金)金文從般從皿。深度比較淺的需要水平平穩移動的扁平器皿。借表類似的在扁平面上的圓周操作。《盤旋》《盤點》
【磐】從般從石。像盤子一樣扁平盤踞(因而重心非常穩固、不容易移動位置)的石頭。
【槃】從般從木。木製的托盤。泛表木製品的扁平情狀。
蟲 07-2121264 同字義,與蟲有關的,造成物態組成不純粹,有蛀蝕、怪樣或異動的。參見該字。
【蟲】( 甲)( 金)( 篆)甲骨文像蟲形,下體宛曲,有箭頭狀的頭端。表示籠統而言腿足部位普遍不突出,動作效能不明顯,通常表現為以較小的條狀身體蠕行、善鑽營的一大類低等動物。
【蛀】從蟲從主。侵蝕支柱使其孔洞化、損害其支承作用的蟲子。泛表在內部實施破壞的情勢。
【風、風】小篆從凡從蟲。範圍張展的空氣流竄。
【蚊】( 金)金文從蟲從文。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很細瘦,形態纖細,如同條紋狀的一種飛蟲。
【虹】小篆從蟲從工。(雨過天晴時空中懸浮水滴使陽光產生的色散現象,古人將其比擬為)大氣中一種類似由蟲作祟引發的物態異象。
【蚜】從蟲從牙。喜歡在植物嫩芽上生長的一種小害蟲。
【蚤】( 金)金文從又從蟲,小篆從叉從蟲,其義近同。(叮咬皮膚、引發感覺異樣而需要)用手指呈叉形耙拉、抓撓的吸血昆蟲。
【禹】( 金)金文小篆從蟲從又,“又”字穿過“蟲”字的身體。表示爬蟲使用由其身體肢生出的足緩慢探索和行進的情勢,即“踽”的本字。《大禹:(上古年間在九州)大範圍長年奔波(以調治水患)的人》
【蠱】( 甲)甲骨文從雙蟲從皿,小篆從仨蟲從皿。其義近同。將多種毒蟲放到同一器皿內(培養或互相咬食等,以製作不會令人死亡卻可以禍亂其心智的邪物)。
【蚪】從蟲從鬥。(遊動時尾部)抖動情勢明顯的蛙類的幼體。
【螞】從蟲從馬。運載物品的昆蟲。《螞蟻;搬運物品時很講義氣的昆蟲。(指搬運時同心協力互相配合、具有明顯的集體努力特徵的一類昆蟲)》
【蛛】小篆從蟲從朱。實施誅殺的昆蟲。現義為詞組《蜘蛛:(一種能夠通過布設的粘網)感知並誅殺獵物的昆蟲》的略用。
【蚱】從蟲從乍。昆蟲動作(指起跳)。《蚱蜢:一種起跳情勢非常勁猛的昆蟲》
以下兩字不再另立字部。
【諷、諷】從言從風。形容話語來去無形、有如流風。衍義為詞組《諷刺:具有刺激性的風言風語》的略用。
【瘋、瘋】從疒從風。情勢張狂不定的精神類疾病。
漢字不是一人創造和一成不變的,而是不同時期由個別人集中編制後經權威部門推行的結果。編制過程中既有繼承和規範,也有捨棄和另創。
就繼承和規範而言,我們在甲骨文中可以看到很多字部的位置比較隨意,筆畫數也或多或少,只求能像繪畫中的速寫一樣勾勒出必要輪廓即可。而到小篆則位置和字形均已固定。
就捨棄和另創而言,很多由已經識別出的字部組成的甲骨文,雖然可以百分百的肯定所拼出的字是正確的,但在此後的字體中卻再也不見。例如從牛從攴的牧,義為牧牛,保留至今,而從羊從攴的字,義為牧羊,則不再使用。這是捨棄的一面。另外通過本系列文章還可以感覺到,在金文轉變到小篆期間對漢字進行過一次系統化的改編和擴充,期間新創了大量的複合字。因此展望甲骨文的解讀前景,可以說很多古字已經只能意會,找不到對應的新字了。同時很多新字也根本沒有對應的古字。所以想實現一一對應的對譯已無可能。
作為這種演進的一個例證,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下對“它、也”兩字的推斷,歡迎持異議者指正。
和上文“蟲”字字形非常相近的有一個“它”字。
【它】( 甲)( 金)( 篆)象形,甲骨文象蛇形,突出表現其菱形的頭端。為“蛇”的本字。借表物體行進時像蛇的後體一樣,被前面的拉力拖曳著在地面滯重的滑擦。現引表除你我之外被拖帶而言的第三方。
它 08-43132163 同字義,被拖曳、拉動著走(的滯重團塊)。參見該字。
【蛇】小篆從蟲從它。身體在地面滑擦,拖帶後體而行的一種動物。
【拕、拖】小篆從手從它。用手將無活動力的物體生拉硬拽,使其在地面摩擦隨行。
【坨】從土從它。製作、使用時感覺需要拖動的比較沉重的泥土團塊。
【駝】從馬從它。現義同詞組《駱駝:一種像馬一樣用於馱載負荷(但由於背部有隆起的肉峰因而會)產生格分情勢的四蹄動物》。
【沱】( 金)金文從水從它。拖帶狀態的水。《<易•離>出涕沱若》。
【砣】從石從它。使用時處於被拖動狀態的石狀團塊。《秤砣:稱重時在秤桿上滑移拖動的石質秤錘》
【跎】從足從它。拖動著腳,指步履滯重的走。《蹉跎:差分著拖動腳(指兩腳交替行進時輪換著被拖動。形容走動狀態消極怠惰)》。
【舵】從舟從它。拖在船尾(用於調控行進方向的裝置)。
在甲骨金文中只能找到“蟲”和“它”,卻找不到“也”,金文字形“ ”我想應該指的是“匜”而不會是“蠱”或者其他,之所以用“ 它”沒用“ 也”,是因為這個時候還沒有“也”,“也”是在金文之後的某個時間產生的。也許是為了強調所表達的含義是“順承”而不是“拖動”,造字者用“它”部繼續表示“拖動”,而將蛇去頭留尾,使“它”字上下分開,寫成“ 㐌”,從而解離和創造了具有順承情勢的蛇尾——“也”。遺憾的是,這種主張落實的不夠徹底,造成後續“㐌”“也”“它”三部在組字時產生了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