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趙威后大義責齊王

華翰


【正見網2012年07月09日】

春秋戰國時代,齊王想討好趙國,派了一個使者,前去看望趙威后(見注)。

趙威后接過使者遞上的書信,放到案桌上,也不拆讀,就問使者道:“這幾年,貴國的收成好嗎?百姓還好嗎?齊王也好嗎?”   

齊國使者,見趙威后把齊王的書信置之一邊,心中不悅,又聽趙威后先問齊國的收成和百姓,然後才問候齊王,更是不滿,便提高聲音說道:“尊敬的威後,我奉齊王之命來看望您,現在您不先問齊王如何,卻先問起年成和百姓了,這不是尊卑貴賤顛倒了嗎?”

威後笑笑說:“我可不敢苟同你的話。試想,如果齊國顆粒不收,百姓們就不能存活。沒了百姓,哪裡還有國君呢?我問的話,恰恰是先根本、後枝節的。”

使者撇撇嘴,站在那裡沒有找到理由回話。

“齊國有個叫鍾離子的隱士,他很好吧?”趙威后也不計較使者的態度,繼續說了下去,“這個人對於沒糧的人,他都給他們東西吃;對於無衣穿的人,都給他們衣服穿。他是個幫助齊王撫養百姓的人,為甚麼到現在,還沒有讓他功成名就呢?”   

齊國使者靜靜地聽著,原來傲慢輕侮的神色,減少了許多。
   
“還有個叫葉陽子的人,常常同情那些喪妻、喪夫的人,撫恤那些失去父親、沒有孩子的人,救濟貧困窮苦的人,補助那些衣食不足的人。這樣一個輔導國君養育齊國百姓的人,為甚麼到如今,還沒有發揮他的作用呢?”趙威后如數家珍,侃侃而談。

使者坐立不安起來,不時地瞅著威後的臉色,見她仍像原來那樣溫溫和和的,才安下心來,繼續聽下去。

“北宮氏的女兒嬰子,也很好吧?她摘掉自己的首飾至老不嫁,一心一意的奉養父母。這是一位引導百姓細心孝親的人,怎麼至今仍未受到齊王的接見呢?兩個賢士,沒有成就功業;一個孝女,沒有受封。齊王如何能統治齊國、做百姓的父母呢?”

儘管趙威后的語氣,仍是那樣的平靜溫柔,可是,齊國使者的臉上,已滲出一顆顆汗珠。

趙威后似乎沒有看見使者的窘態,緩緩地站了起來,在房間裡踱著步子。突然,她像看見一個醜陋的怪物令她厭惡似的,帶著十分不快的語氣說道:“於陵仲子還在嗎?這個人,上、不對齊王稱臣,下、不治理自己的家,對自己,不求結交諸侯。這樣一個引導百姓無所作為的人,為甚麼至今還不殺掉他呢?”
   
使者滿臉通紅,大汗淋漓,唯唯而退。

正是:
天地秉正氣,
凜然揮虹麗:
鏘鏘金玉言,
陣陣播春雨;
巾幗有豪傑,
柔心懷庻黎。
嗟彼男兒漢,
何顏總關己?

(事據宋代袁樞《通鑑記事本末》)

註:趙威后(約前300年左右─前265年),趙惠文王的王后,趙孝成王的母后,又稱孝威太后,姓名不詳。惠文王去世後,她一度臨朝聽政,而年紀才三十出頭。史書對她執政時期的作為有兩段非常生動的記載,一是“觸龍言說趙太后”、二是“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