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所向披靡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3年09月29日】

【原文】

項王(1)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2),田父紿(3)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4),斬將,刈旗(5),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乃分其騎(6)以為四隊,四向(7)。漢軍圍之數重。項王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令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8)。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9),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10)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11)數裡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王言。”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

【註解】

(1) 項王:即項籍,字羽,秦末下相人,力能扛鼎,才氣過人,與叔父項梁起兵吳中,後籍大破秦軍,自立為“西楚霸王”。籍與劉邦爭天下,垓下一戰,楚軍瓦解,項籍自刎於烏江。
(2) 田父:農夫。
(3) 紿:音待,欺騙。
(4) 潰圍:突破包圍。
(5) 刈:音易,割取。
(6) 騎:音計,乘馬作戰的士卒。
(7) 四向:即四向,朝四方衝鋒。
(8) 期山東為三處:約定以山的東邊做為目標,分三處攻擊。
(9) 披靡:潰敗逃散的樣子。
(10) 瞋目:瞪大眼睛怒視。
(11) 辟易:退避。

【故事闡述】

據《史記.卷七.項羽本紀》上載,秦朝末,天下群雄紛紛起義,推翻秦暴政,其中勢力最大的是項羽、劉邦,兩人展開了楚漢戰爭。初期,項羽占了優勢,之後劉邦鞏固關中,並極力籠絡諸侯,才逐漸轉敗為勝。後來項羽被劉邦等人圍困於垓下,四面楚歌。

當時,項王帶領屬下壯士八百多人趁夜突破重圍,向南衝出。天快亮時,漢軍才發覺,命騎將灌嬰率五千騎兵追趕。項王渡過淮河,跟隨的壯士只剩一百多人。項王到達陰陵,迷了路,就問一個農夫,農夫騙他說∶“向左邊走。”項王帶人向左,陷進大沼澤地中。因此,漢軍追上他們。項王又帶兵向東,到達東城,此時只剩二十八人。漢軍追趕上來的騎兵有幾千人。

項王估計自己不能脫逃了,他對屬下說∶“我帶兵起義至今已八年,親自打了七十多仗,我所抵擋的敵人都被打垮,所攻擊的敵人無不降服,從沒有失敗過,所以能夠稱霸天下。可是如今卻被困在這裡,這是上天要亡我,決不是作戰的過錯。今日肯定得決心戰死,我願意為諸位打場痛快的仗,一定勝它三回,給諸位衝破重圍,斬殺漢將,砍倒軍旗,讓諸位知道確實是上天要亡我,決非作戰的過錯。”

於是,他將屬下騎兵分成四隊,朝四個方向衝鋒。漢軍將他們重重包圍,項王對屬下說∶“我來給你們拿下一員漢將!”命令四面騎士驅馬飛馳而下,約定衝到山的東邊,分三處集合。

於是項王高聲呼喊著往下沖,漢軍像草木隨風伏倒般潰敗,項王斬殺一名漢將。這時,赤泉侯楊喜是漢軍騎將,在後面追趕項王,項王瞪大眼睛怒視他,赤泉侯連人帶馬都嚇壞了,退避了好幾裡。

項王與屬下騎兵在三處會合,漢軍不知道項王的去向,就把部隊分為三路,再次包圍上來。項王驅馬沖了上去,又斬殺一名漢軍都尉,殺了數十百人,又聚攏騎兵,僅僅損失兩個人。項王問屬下們說∶“怎麼樣?”屬下都敬服地說∶“正如大王所說的那樣。”

後來,從這裡演變出“所向披靡”這句成語,用來比喻力量所到之處,敵人紛紛潰逃。

【討論】

(1) 秦朝末,天下群雄紛紛起義,最後形成什麼局勢?
(2) 項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他如何突圍?

【造句練習】

例:當年的岳家軍,所向披靡,讓敵人聞風喪膽,不敢與之交鋒。
例:這所小學的壘球校隊,球技高超,南征北討,所向披靡。

【相似成語】

勢如破竹;所向無敵

【課後時間】

請完成下面的成語接龍∶

市井之徒→徒( )往返→返老( )童→童( )角馬→馬( )是瞻

參考答案∶

市井之徒→徒(勞)往返→返老(還)童→童(牛)角馬→馬(首)是瞻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