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4年02月01日】
一、王充閉門著書,三十年不輟
東漢時的王充,除了教書以外,還寫了不少文章。《論衡》這本書,他一共寫了三十多年,從三十多歲,一直寫到六十多歲。
王充寫書的時候,把門緊緊關上,什麼客人也不見。有的親朋好友家裡,兒子結婚、女兒出嫁、媳婦生小孩,老人病死,都請他去參加慶賀或者弔喪。他也一概不去。後來,人家瞧他這麼“古怪”,也就不來邀請了。
王充的屋子裡,除了書以外,就是寫書用的筆、硯、刀和竹簡。書案上有,窗台上有,書架上也有。他在屋子裡走來走去,想到什麼要寫的,就寫起來。
王充的著作,記錄了他的許多學術成果,對後代影響很大。王充在貧困中度過了一生。他不愧是古代的一位傑出學者。
(事據《後漢書》)
二、李衛施政,聽從民便
清代雍正年間,朱軾出任浙江巡撫,根據古代婚喪、祭祀、宴請制度,來要求百姓,又禁止搭棚玩燈、游泳比賽,婦女入寺燒香、游山、聽戲等項活動。結果,使那些以肩挑販賣為業的人,象賣豆漿、燒餅之類的小販,生意蕭條。
等到朱軾離任後,李衛任浙江巡撫,採取的辦法是:不取締娼妓,不捕抓賭博,鼓勵開辦茶館、酒店,並說:“這些場所,可以提供盜賊的線索,如果全都取締它們,就難以發現和捕捉盜賊了。”
李衛雖然是朱軾的門生,但治理國家,不因為是師生或朋友關係,而互相因襲、照搬。他不搞“這也禁止、那也關閉”的強制性措施。而是多從正面施行道德教育,以提高人民的思想品性,使老百姓自知從善棄惡;並使人民有多種生活的來源。
李衛一切聽從民便,結果浙江一帶歌舞昇平,百姓都齊聲稱頌李衛的功績。
(事據《清史稿》)
三、秉燭之明
春秋時,晉國君平公問樂師師曠說:“我的年齡已經七十歲了,要想學點東西,恐怕已經晚了。”
師曠說:“為甚麼不拿著蠟燭呢?”
平公說:“唉,臣子怎麼能和君王開玩笑呢?”
師曠說:“我這個瞎子,怎麼敢戲弄大王呢?我聽說:少年好學,象是初升的太陽;壯年好學,象是太陽當空;老年好學,象是拿著蠟燭照明。拿著蠟燭照明,不是比摸索走路要好的多嗎?”
平公得悟,高興的說:“你說的太好啦!”
(事據《智囊》)
四、智聖人生的絮語
《武韜•發啟》中說:“大智不智,大謀不謀,大勇不勇,大利不利。利天下者,天下啟之;害天下者,天下閉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
大智不顯其為智,此乃中華民族傳統智慧中的最高境界。古今多少智謀之士,在為人處世上,也是極聰明的,無不顯出智者的風度,為後人留下了許多智聖人生的座右銘。其中不但有呂尚的“大智不智”,還有諸葛亮的“澹泊明志,寧靜致遠”。
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要看他會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禍懲之,要看他會救。
老天爺要嫁禍於某人時,肯定先給他一點福氣,讓他起驕傲自滿之心,看看他是否能夠承受這份福氣。而老天爺如果要降福給某人,也必定拿點小禍事先提醒他,看他能不能自我擺脫。
俗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句話是告訴我們,無論是碰上運氣,亦或是觸了霉頭,我們都應該以平常心來對待它。人生總是禍福相伴的,你應該很有信心地知道:無論是福是禍,它們的到來,都是必然的。而且,沒有永遠的福,也沒有永遠的禍。知道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在福祉當中居安思危,而當遇上了倒霉的事,應對前途充滿著希望。這樣的人生,才可以越走路越寬,如果遇上好的運氣就得意忘形,而碰上困難又舉足不前,那他的人生,只能是一片黑暗了。
(輯錄《小窗幽記》)
五、子得龍珠
從前,在黃河邊上有個窮苦人家,有一天,這家的兒子潛到深淵之下,找到一顆龍珠,兒子高興地把龍珠交給父親,他的父親卻說:“我不要這顆龍珠。”不但如此,他還把龍珠打碎、扔了。兒子奇怪地問父親這是為甚麼?父親答道:“只有在九重深淵之下,黑龍出沒的地方才有龍珠,而你之所以拿到這顆珠子,一定是因為正好碰上黑龍睡著了。如果黑龍醒來,你還能活著回來嗎?我要你今生今世,不再妄求非分,專心一意地老實做人!”
世人常為了珍奇的寶貝,而忘了自身的危險,哪裡知道,這珍寶不過是上天對你的迷惑,如果為此而把性命都弄丟了,豈不是太不值得了嗎?
六、老子不慕榮華富貴
春秋末年,老子在周朝的都城洛邑的守藏室,做守藏史。裡面不僅保存著周朝建立幾百年以來的大量典冊史籍,而且還保存著夏、商以來的珍貴文物資料。
有一天,老子在楚國做官的一個同鄉,借出使周室的機會來看望他。這位朋友見他的家裡空蕩蕩的,連個像樣的家具也沒有,吃的,穿的,也都很差,就十分同情地說:“先生的學問,沒有人不佩服的,只要你願意,現在去任何一個地方,都會做高官,得厚祿,享盡榮華富貴,何必在這裡默默無聞地過著這種清貧的日子呢?”
“謝謝您的關心。”老子笑了笑說,“我認為,五光十色,會使人眼花繚亂;動聽的音樂,會使人兩耳變聾;山珍海味,會使人口不知味,金銀珠玉,會使人不知滿足;騎馬打獵,會使人興奮發狂。所以,古代的聖人,都不追求這些東西。我雖然清貧,但是心裡像明鏡一樣清亮。我天天研究史冊典籍,探索天地的奧妙,認識人世的往復,還真是樂在其中呢!”
那位朋友聽了,才知道老子的追求,是跟一般人不一樣的。老子不羨慕統治者的富貴榮華,樂於過清貧生活,是他品性高潔的緣故。
(事據《道教史》)
七、顧炎武不尚空談
顧炎武(1613—1652年)在艱苦的生活中,寫了很多不朽著作,對很多學問都有研究。他的著作和思想,是我國古代文化的寶貴財富。尤其可貴的是,顧炎武特別反對空談,主張學習要有明確的目地,要為國家、為人民做實事。
他寫的許多文章,都是經過實地考察得來的,糾正了過去書裡好多錯誤。《清史稿》贊其“博學於文,行己有恥。”“為清初學者有根底者之最!”
他曾說:“我嘛,不過一個書生罷了。可我總想:讀書、作學問,要讓它有用處。寫文章也這樣。寫出的文章,對天下、對百姓要有好處;壞文章,瞎說一氣,對別人、對自己都沒好處,並且多一篇就多一點害處。”
(事據《清史稿》)
八、孔子因材施教
孔子教育學生,有豐富的經驗。有一次,孔子講完課回到自己的書房,學生公西華給他端上一杯水。這時候,子路匆匆走進來,大聲向老師討教說:“先生,如果我聽到一種正確的主張,可以立刻去做嗎?”
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條斯理地說:“總要問一下父親和兄長吧!怎麼能聽到就去做呢?”
子路剛剛退出去,另一個學生冉有,又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問:“先生,我要是聽到正確的主張,就應該立刻去實行嗎?”孔子以無可置疑的語氣,回答說:“對!應該立刻去實行。”
冉有走後,公西華奇怪地問孔子:“先生,剛才子路和冉有問的是同一個問題,您的回答,為甚麼完全相反呢?”
孔子笑了笑說:“冉有性情謙恭,辦事猶豫不決,因此我鼓勵他臨事果斷,敢作敢為。子路為人逞強好勝,辦事不夠周全,所以我就讓他遇事多聽別人的意見,三思而後行。”
大哉孔子,不愧是萬世師表!
(事據《孔子家語》)
九、司馬光出告示,徵求批評
司馬光當宰相的時候,已經六十多歲了,身體有病,十分虛弱。年紀大了,不能到外面走一走、聽一聽,怎麼能了解民情呢?
後來,他想了一個辦法,親筆寫了一個告示。告示上說:誰要看到朝政有什麼過失,或是了解民間有什麼疾苦,都可以寫出來,報告朝廷,我一定想辦法解決。要是看見我有什麼不對的,也寫出來,讓各級官吏轉給我,我一定改正。
第二天,他讓人把告示貼在辦公的地方,又叫人抄了好多份,自己簽了名,貼到京城的四面八方。很快這個消息又傳到外地。寫信來的,直接找他的,人很多。司馬光強支著虛弱的身體,接待著來訪的人,把他們說的,都記錄了下來…...然而,他太老了,不久就得了重病,死在宰相任上。
司馬光一生勤儉辛勞,又編著過《資治通鑑》這樣的巨著,所以受到後世人的尊敬。
(事據《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