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話新輯:白雲蒼狗(數文)

吉光羽 整理


【正見網2014年06月04日】

白雲蒼狗

王季友,江西豐城人,因家貧,早年曾賣履謀生。他人窮志不窮,勤學苦讀,善於寫詩。可是,當王季友未遇時,他的妻子,因為嫌他貧困而拋棄了他。

有些不明真相的人,卻以為是王季友變心,議論紛紛,對他進行非難和指責。

唐代大詩人杜甫,聽了這些不公正的議論,心裡很不是滋味。他對王季友的為人了解甚深,知他襟懷坦白,絕不會拋棄糟糠之妻。可是人們為甚麼要這樣議論,甚至諷刺挖苦他呢?實在可嘆啊!於是,杜甫便以《可嘆》為題,作詩一首,寫道:

天上浮雲似白衣,
斯須改幻為蒼狗。
古往今來共一理,
人生萬事無不有。

杜甫以天上浮雲好似潔白的衣裳,須臾變幻成一隻蒼狗為喻,對古往今來可惡的世俗人情,予以嘲諷,同時也表達了對王季友的同情。

此詩一出,對王季友的非議,漸漸平息。王季友後來官至御史中丞。“白雲蒼狗”則作為成語流傳下來,喻指世態變化無常。

五步成詩

據《詩話總龜》記載:唐朝開元年間,零陵(今屬湖南)人史青,從小勤奮好學,博聞強記。一次,他向唐玄宗上表自稱:“曹植七步成詩,並沒有什麼了不起,我可在五步之內吟成。”

唐玄宗見表,十分驚奇,當即下詔相招。有人為史青擔心,誰敢在皇帝面前說此大話?萬一五步之內,作不出詩,豈不是犯下欺君大罪?要掉腦袋的呀!

到了面試那天,史青胸有成竹,瀟洒自若地面見玄宗,口呼萬歲已畢,玄宗即命作詩。史青俯伏在金殿上,說:“請聖上出題。”

唐玄宗原想指一件物品,讓史青當場吟詠,又恐詠物詩,他平日可能多有所作,自己一時也辨不出真假。恰值這天是除夕,於是就以《除夕》為題,命他作一首時令詩。

史青脫口而出,吟詠說:

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
氣色空中改,容顏暗裡摧。
風光人不覺,已入後園梅。

能在五步之內,吟出這樣的詩,實屬不易。唐玄宗滿意地笑笑,當即授史青以左監門將軍之職。

顧況拒官

顧況,字逋翁,蘇州海鹽(今屬浙江)人。唐代至德進士,曾官著作郎。因為嘲誚當朝權貴,被劾貶饒州司戶。後隱居茅山。自號華陽真逸。其詩平易流暢,筆鋒犀利,被評為:“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脅,多意外驚人語,非尋常人所能及,最為快也。”

據《太平廣記》記載:顧況頗有才學,只因不滿一些權貴縱慾棄義的行為,常寫詩譏諷揭露,從而遭致譖毀,被貶。當時朝中有位宰相,很器重他的才華,對他的遭遇深表同情,有心幫忙,想給他一個好官職。但是,剛正狷介的顧況,對該宰相的好心,表示感謝,卻不從命。他寫詩作答道:

四海如今已太平,
相公何事喚狂生?
此身還似籠中鶴,
東望滄溟叫數聲。

自稱“狂生”的顧況,在詩中,將自己比作閒雲野鶴,把官爵視為囚禁而不自由的樊籠。表達了決心歸隱閒居,不再出仕之情。他寫的 “四海如今已太平”,並非實情。顧況心中想的是:只有隱居,再不見那些權貴,方覺得“太平”。

千金未必能移性!

據《雲溪友議》記載:唐憲宗召集大臣,廷議邊塞政策,大臣們多持和親之論。唐憲宗吟詩曰:

山上青松陌上塵,
雲泥豈合得相親?
世路盡嫌良馬瘦,
唯君不棄臥龍貧。
千金未必能移姓,
一諾從來許殺身。
莫道書生無感激,
寸心還是報恩人。

唐憲宗旁邊的一個侍臣說:“這首詩是戎昱寫的。李鑾準備嫁女給他,令其改姓,戎昱不從,因寫此詩。”

唐憲宗高興地說:“對,朕再念他的一首詩”: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
豈能將玉貌,便欲靜胡塵。
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

眾大臣聽出了唐憲宗的言外之意,再也不敢提和親之事。

戎昱的詩,議論精深,諷刺辛辣,唐憲宗借他的詩,來表達聖意,實屬文壇嘉話。

再者,戎星第一首詩中,本作“千金未必能移性”,表達出詩人持守良知本性、不被金錢所移的堅貞,實是名句。《雲溪友議》的作者,為牽合故事,改“性”為“姓”,雖屬子虛烏有,但廣為流傳,堪稱趣話。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