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鑒今:三位值得欽佩的好青年!(共三文)

嚴謹


【正見網2015年02月25日】

一、一個能矢志、動腦的好青年

《晉書•劉琨傳》記載: 晉朝時代,出了一個名叫劉琨的英雄。他喜歡與一些有志氣的青年人結交,討論天下大事,矢志願為國家做出一番大事業,博得個青史留名。

有一天,他得知朋友祖逖,已經當上了朝廷的官員,心裡著急起來,就給親屬寫信說:“我每夜都是枕著兵器躺在床上.一直等到天亮,一心想要為朝廷出力,殺退賊兵。可惜祖逖比我先一步去建功立業了!(原文是:“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祖逖)先吾著鞭…”)”

劉琨到了二十六歲的時候,也被朝廷委任為官員,為司隸從事(官職名),一直做到著作郎、太學博士、尚書郎。

在劉琨擔任并州刺史的時候,晉陽鬧起了災荒,很多老百姓因為找不到吃的,被活活餓死了。災民沒有辦法,只得攜兒帶女,逃往南方。晉陽剩下的人家,不到2萬戶。賊寇也趁機作亂,劫道搶劫,百姓們嚇得不敢出門。

劉琨得知消息後,並沒有驚慌失措。而是招募了一千人,帶領他們去晉陽平亂。平亂之後,劉琨派人將屍骨好好埋葬,重新修造衙門、廟宇,讓百姓耕種土地,派軍隊對他們進行保護。不久,災情有了很大改善,人口也增多了,又能聽到雞鳴狗叫之聲了。

不料,胡人乘機也想到晉陽劫掠財富,派兵將晉陽城團團圍住。城內只有很少的一點軍隊,沒有力量殺退賊兵。大家非常焦急。

劉琨表現得非常鎮靜。劉琨一慣愛動腦筋!現在又想出了個好辦法:到了初夜時分,他趁著月光.在城樓上吹起簫來。劉琨的簫聲,悲切淒涼,如泣如訴。城外的胡兵聽了,一個個悽然長嘆。

到了半夜,劉琨又吹起了胡笳。那笳聲使胡人暗生思鄉之念。其實,胡兵們來打仗,實在是身不由己,他們之中,哪一個不懷念親人呢?他們想著家鄉,全都流下了眼淚。

等到天快亮的時候,劉琨又吹起了簫,哀怨的蕭聲,使胡人們再也受不住思家戀親之熬煎。紛紛騎上戰馬,跑回家鄉而去。

晉陽之圍遂解,百姓對劉琨的感佩之情,無以言表,歡聲雷動!

二、一個有分寸、有理性的好青年

《左傳•莊公二十二年》記載: 春秋時代,陳國的國君將太子御冠殺死。公子敬仲見勢不妙,抽身往齊國而逃。齊國之主齊桓公,不但不輕視這位落難人,還非常器重他,想封他為卿士。可是,敬仲說什麼也不肯接受,他非常客氣地辭謝道:“我是逃奔而來的客人,如果您能夠寬宏地饒恕我,把我置於您的政治庇護之下,使我免於一死,這就是對我的極大恩惠。我怎麼還敢接受貴國的高官呢?如果我不知足,而應承您的要求,齊國官員們,一定會看不下去,而起來譴責我。所以,我請您收回成命!”

齊桓公聽罷敬仲一席話,覺得他說得句句在理,就更加喜歡他了,於是封他為“工正之職”:負責管理各種工匠。敬仲覺得自己剛剛拒絕做高宮,現在對較低職位的任命,再也不能推辭了,也就接受了下來。

齊桓公對敬仲非常好,兩人常在一塊飲酒作樂。一次,敬仲請齊桓公到他府中飲酒。兩人的酒量都很高,再加上聊得痛快,所以一直喝到天黑。齊桓公還覺得沒喝夠,就給僕人下達命令令:“點上蠟燭,我們還要再喝幾杯!”

敬仲懂得禮儀,並且做事一貫“把握分寸”。他覺得:再喝下去,就與禮儀不合,會招來群臣的非議。於是,就委婉地說:“國君!我只知道:臣子在白天能陪君主飲宴,並不知道:晚上,君臣也能再喝下去呀!我實在不能再陪你喝酒啦!”

齊桓公本想再接著喝下去,但敬仲的幾句有理有節的話,讓他感到理屈詞窮,只得登車回宮。敬仲將國君送到門外,禮數甚恭。

以後,人們聽說了這件事,都說敬仲做得對,並對他大加稱讚:“酒是用來完成禮儀的,飲酒怎麼能一點限度都沒有?與君主飲酒,更不能唆使國君喝起來沒夠!待君有禮,才是真正的仁義雙全呀!”

做人處世,事事處處都有個“度”,都要把握好“分寸”。這是做事取得成功和勝利之本,千萬不可忽視呀!

三、一個吃苦好學、道德高尚的青年

《莊子•讓王》記載: 曾參是春秋末期的一位賢人,他字子輿,魯國南武城(今山東費縣)人,是孔子的學生。他非常重視人的“孝道”,還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養方法。他的著作《大學》,影響深遠,被列入“四書”之中。人們都尊稱他為曾子。

莊子對曾子雖然窮困、卻不改其樂的品格,非常欣賞,他對曾參貧居衛國時的境遇及品質,進行了生動的描述。他寫道:

曾子住在衛國的時候,過著非常貧窮的日子。他穿的是以亂麻為絮的袍子,顏色雜亂難看,手掌、腳底則長滿了厚厚的老繭。有時一連兩天都不能生火做飯,揭不開鍋。十年之內,沒穿過一件新衣服。

曾子不敢整理自己頭上戴的帽子,因為稍微一動,帽上的穗帶就斷為兩截。曾子也不敢整理自己穿的上衣,因為稍微拉一下衣襟,胳膊肘就露出來了。他腳上穿的破鞋,藏了前頭就會露出後跟。(原文是:“三日不舉火,十年不製衣,正冠而纓絕,捉襟而肘見,納履而踵決。”)

雖然曾子這麼窮,可他並不因此而擔憂發愁。他常常拖著破鞋,嘴裡唱著歌,自得其樂。他的歌聲,就像敲擊金石的聲音一樣洪亮,充溢於天地之間。

曾子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天子不能召他為臣子,諸侯沒辦法和他結交。他不愛名利、富貴,不修邊幅,雖然很貧窮,卻過著超凡脫俗的生活。曾子道德高尚,人們都很尊敬他。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