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鑒今:楚昭王用棉衣換得敢死隊(數文)

嚴謹


【正見網2015年01月26日】

一、皇帝賜榮

《後漢書•蔡茂傳》記載: 郭賀,字喬卿,擔任荊州刺史。他任職後,頗有政績,百姓們歌唱道:“厚德仁明郭喬卿,忠正朝廷上下平。”

漢明帝劉莊,到南陽巡視時,聽到老百姓對他(郭喬卿)的感恩和稱讚,深為感嘆,便賜給郭喬卿三公穿的服裝,並命他八月巡視部屬、考察刑政時,去掉車四周的帷帳,以便使百姓們能親眼見到他的容貌與服飾。以此來表彰有德的人。

二、尚有私心

《後漢書》記載:第五倫經常檢查自省,克服私心。 有一次,有人問第五倫說:“您還有私心嗎?”

第五倫說:“過去,有人送給我一匹千裡馬。我雖然沒要,但是每當三公選拔官吏時,我心中就想起這個人。當然,這個人,最終未被我推薦、使用。但是,難道能夠說我沒私心嗎?”

三、孫權賜珠

《蜀志》記載: 宗預(人名)出使東吳,為建立吳、蜀兩國的友誼,作出了很大貢獻。有一次,宗預將要回蜀時,孫權拉著他的手,淚流滿面地給他送行。

孫權說:“您常常帶著使命,為建立吳、蜀兩國的友誼,來回奔波,費盡心力。現在,您年歲大了,我也衰老了,這一去,恐怕再也不能見面了。”

孫權送給宗預一斛大珍珠。

四、拒收鹿肉

唐睿宗景龍年間,韋詵假日登樓,看見有人埋東西。詢問小吏,埋東西的地方,正是參軍裴寬的家。韋詵命小吏叫來裴寬,詢問這是怎麼回事?

裴寬回答說:“我以仁義要求自己,不想讓別人送的禮物,玷污了自己的家。剛才,有人送我鹿肉,放到家裡就走了,我不能欺騙自己,所以把它埋掉了。”

韋詵感佩不已,引薦裴寬為判官。

五、楚昭王用棉衣換得敢死隊

賈誼《新書》記載: 楚昭王站在房前,感到身上有些寒意。這一天,他走出府門,散發棉衣給無衣的人,拿出倉裡的糧食,賑濟挨餓的人。

三年後,吳國偷襲楚國的城都郢城時,那些受到賑濟的人,都請求為昭王組成戰死隊,保住了郢城。

六、馮諼為孟嘗君買得人心

《戰國策》記載: 門客馮諼,替孟嘗君到薛地收債。

臨行前,馮諼問孟嘗君:“給您買回一些什麼東西?”

孟嘗君回答說:“買咱家少有的東西。”

馮諼到了薛地,叫那些欠債的人,全都拿著借據來,把它們全都燒毀。假傳孟嘗君的命令,免去所有人的債務。

百姓們連呼“萬歲!”

七、團扇換門客

《古今注》記載: 漢朝人朱買臣,被任命為會稽太守。他藏起官印,穿著舊衣裳,回到郡中。郡中人誰也不知道他已是太守。

舊友錢勃,看他曬在太陽底下,關切地問候他說:“一定很疲勞吧!”送給他一把團扇。

朱買臣到了郡中上任後,請錢勃為上等門客(相當於後來的高級幕僚)。

八、一船米換回一頓罵

《吳志•全琮傳》記載: 全琮字子璜,是吳郡錢塘人。他的父親全柔,派他用船載著幾千斛米,到市場上換東西(當時買賣雙方,可以物換物)。

全琮到了市場上,把所有的糧食,都散發給貧苦百姓,空著船,回到家裡。父親全柔,開始很生氣,罵了兒子幾句。

全琮叩頭說:“我覺得要換回的東西,咱家並不急用。可那些貧苦人,卻都忍飢挨餓。所以,來不及秉告父親,就賑濟他們了。”

自此後,全柔對全琮,刮目相看。

九、李廣愛兵如子

漢朝的飛將軍李廣,歷任七郡太守,前後四十多年。他每次得到朝廷的賞賜後,就分發給部下。

他和士兵們一起吃飯,家裡沒有一點兒積蓄。

十、謝朓讓衣割毯

《梁書•江革傳》記載: 南朝時,齊國的吏部郎 謝脁,當朝值班,回家時,順便拜訪國子生江革。當時,天降大雪,江革卻穿著又破又薄的棉衣,坐在單蓆子上讀書。謝脁嘆息了很久。他脫掉自己穿的短襖,送給了江革。並親手割開牛氈,送給江革做臥具。

十一、王恭讓席坐草墊

《世說》記載: 王恭 從會稽歸來,王忱去看望他,看見他坐著六尺的竹蓆,就對他說:“你從會稽回來,所以應該有這蓆子,是否送一領給我?”王恭沒搭話。

王忱走後,王恭就命人,把自己坐著的竹蓆,送給王忱,自己坐在草墊上。

後來,王忱聽說了實情,十分吃驚地說:“我本以為你肯定有許多竹蓆,所以求你。”

王恭回答說:“您不知道,我家別無長物(沒有多餘的像樣的東西)。”

十二、蘇軾還宅

《天中記》記載: 宋徽宗建中靖國年間,蘇軾從儋州回來,落戶陽羨。讀書人邵氏瞻 ,拜蘇軾為師,他為蘇軾買了一處莊院。蘇軾擇了吉日,準備搬了進去。

夜裡,蘇軾聽到附近的屋裡,有老太太的哭聲。他和邵氏瞻,便推門而入,問老太太:“為什麼這麼悲傷?”

老太太說:“我有一處莊院,從老輩子傳下來,有一百多年了。我的兒子不爭氣,把它賣給了別人。我明天要遷居,百年舊宅,忽然別去,所以禁不住悲傷哭泣。”

蘇軾安慰她說:“老太太不要過於悲傷,我把這宅子還給你就是了。”馬上命人取來房契,當著她的面燒了。又叫來他的兒子說:“接你母親,搬回舊居!”買房子付出的錢,蘇軾也不要了。

蘇軾從此以後,就回到了毘陵,再也不買宅子了。

(均據清代程維周《人鏡類纂》)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