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珍事:范質戒子詩,句句是金言!(二文)

慧勉


【正見網2016年01月10日】

一、武孟母,感傷拒野味

唐代的趙武孟,張掖(今屬甘肅)人。他自小就失去了父親,是母親一手撫養大的(此據唐劉肅《大唐新語》卷十二所載,《新唐書》與《舊唐書》中無此記載)。趙武孟小時候,不以讀書為事,卻十分喜歡獵射鳥獸,以此為樂。他倒是十分有孝心,每當獵捕到新鮮的鳥獸之類的野味,便拿給母親品嘗。趙母見兒子一心遊獵,不務正業,心中倍感悲傷,勸武孟將精力放到正道上,好好讀書學習,卻總是不見效果。趙母不禁傷心落淚,對兒子泣訴道:“你不好好讀書學習,一味地沉溺於遊獵之類的事情,任性而為。如此看來,我今後也沒有什麼可以指望的了!”從此以後,趙母便不肯再吃武孟孝敬給她的野味美食。

趙武孟受母親一番訓誡,又見母親堅決不吃他獵來的野味,內心受到很大震動。就從這時候開始,趙武孟便逐漸拋棄了喜歡遊獵的不良習性,將心思用到讀書學習上來。他勤奮讀書,熟讀經史子集,學問慢慢變得十分廣博,後來便考中了進士(考中進士之說,也據《大唐新語》。《新唐書》與《舊唐書》中未載),官至右台侍御史。趙武孟還有文集及《河西人物誌》十篇等著作,流行於世。

(《新唐書•趙彥昭傳》、《大唐新語》卷十二)

二、范質戒子詩,句句是金言!

范質,字文素,大名宗城(今河北清河縣西南)人。據史籍記載,他出生的那天晚上,范母曾經夢見“神人授以五色筆”。古時所稱有神人授五色筆,乃是說此人有文才,所以史書上稱范質九歲能作文章,十三歲研治《尚書》,教授學生。從他的這種經歷來看,范質倒確實有文才。范質於五代後唐明宗李嗣源長興四年(933)考中進士,在後唐、後晉、後漢朝都曾入仕,官至中書舍人、戶部侍郎。到五代最後一個朝代後周時,官至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平章事。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了大宋王朝,范質又成為宋朝大臣,後來更擔任了宰相之職。范質直言敢諫,史書上稱他“性卞急,好面折人。”

范質生性廉介,雖身任宰相,卻從來不肯收受別人的饋贈。不僅如此,連他自己所得的俸祿,也大多送給了那些孤苦鰥寡之人。他平時生活十分節儉,家中飯食,常是簡單到不能再簡單(史書中稱他家中平時吃飯“食不異品”,意思是飯菜從來沒有第二樣,可見其儉樸到何等程度)。

他死後,家中沒有留下任何財產。宋太祖趙匡胤,有次跟朝臣們談論起范質,曾感嘆地說:“范質只有一所住房,此外沒有任何產業,不愧是個真正的宰相啊!”宋太宗趙匡義,也曾稱讚范質說:“宰相中能夠如此遵守法令,注重名節,保持廉潔的,沒有哪一個能夠比得上范質。”

范質身後留下了文集三十卷,以及記述五代史的《通錄》六十五卷。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去世前,特意留下了一首教誡兒子的詩。這首詩歌,正史僅僅提到其從子范杲上奏章求官,范質作詩教育他,一時為人所傳頌。而宋代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卷七,卻完整的記載了這首著名的詩歌:

戒爾學立身,莫若先孝悌。
怡怡奉親長,不敢生驕易。
戰戰復兢兢,造次必於是。
戒爾學干祿,莫若勤道藝。
嘗聞諸格言,學而優則仕。
不患人不知,惟患學不至。
戒爾遠恥辱,恭則近乎禮。
自卑而尊人,先彼而後己。
《相鼠》尚有禮,宜鑒詩人刺。
戒爾勿曠達,曠放非端士。
周孔垂名教,齊梁尚清議。
南朝稱八達,千載穢青史。
戒爾勿嗜酒,狂藥非佳味。
能移謹厚性,化為兇險類。
古今傾敗者,歷歷皆可記。
戒爾勿多言,多言眾所忌。
苟不慎樞機,災厄從此始。
是非毀譽間,適足為身累。

舉世重交遊,擬結金蘭契。
忿怨從是生,風波當時起。
所以君子性,汪汪淡如水。

舉世好奉承,昂昂增意氣。
不知奉承者,以爾為玩戲。
所以古人疾,蘧篨與戚施。

舉世重任俠,俗呼為氣義。
為人赴急難,往往陷刑制。
所以馬援書,殷勤戒諸子。
舉世賤清素,奉身好華侈。
肥馬衣輕裘,揚揚過閭裡。
雖得市童憐,還為識者鄙。

這首詩歌是范質人生經驗的結晶,細加玩味,可以從中得到不少的啟發。范質教育兒子學立身,不干祿(即求官),遠恥辱,勿曠達,勿嗜酒,勿多言,又教育兒子不要熱衷於交遊,不要聽人奉承,不要任俠使氣,不要追求奢華,包含著豐富的含意,是值得借鑑的經驗之談。

(《宋史•范質傳》、《邵氏聞見錄》卷七)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