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6年04月16日】
很多人都知道晉代有一位大將軍杜預,為晉國統一天下,立過汗馬功勞。但這些人未必知道,杜預還是個經濟學家,為晉國的經濟發展也立下了不朽功勳。
杜預,字元凱,是京兆杜陵(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人。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魏國的高官。但他的父親因為與司馬懿政見不合,而受到迫害,所以杜預年輕時,雖然博學多才,卻不被任用。司馬懿死後,司馬昭繼承父業,才改變了對杜預的態度。司馬昭還把自己的妹妹高陸公主,嫁給杜預,從此,杜預的地位,才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他被拜為尚書郎,還承襲了父親原來受封的豐樂亭侯的爵位。在魏軍大舉伐蜀的時候,杜預也隨著司徒鍾會出征。但滅蜀後,鍾會反叛,並被亂軍殺死,許多將領遇難了,但杜預卻以自己的智謀脫險。因此,杜預日益受到司馬氏的重視。在司馬炎奪取魏國江山,自立為帝,建立晉朝以後,杜預還與江充等人,為晉國建立了許多新的律令。
晉武帝泰始七年,匈奴右賢王劉猛叛晉,武帝拜杜預為度支尚書,並下詔,令杜預考慮一套完善的辦法,解決劉猛叛後的諸多問題,杜預乘此機會,提出了一整套發展經濟、穩定局勢的方案。
杜預的建議,共有五十多項。其中比較主要的有:
第一,建立籍田。籍田是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制度,名義上是天子耕種的土地,史籍上有不少關於天子親耕籍田的記載。但是實際上那是天子徵用民力來耕種的土地。但建立籍田的本身,就表示天子對農業的重視。杜預意在通過天子表示重視農業,來加強國家的力量,從而安定邊疆。
第二,製造人排等新式器具。人排是一種用人力驅動的鼓風機,用來給冶鐵爐鼓風冶鐵的。其實,在東漢時代,就有南陽太守杜詩,製造成功水排,用水力推動鼓風機冶鐵。魏代也有韓暨製造水排的記載。但戰亂之中,難以製造,水排又必需有相應的河流,不是隨處可建。杜預的建議,意在發展冶鐵業,從而促進各業的發展。
第三,興建常平倉,這是國家儲備糧食的倉庫。並由國家制定穀物的價格。
第四,建立管理食鹽的生產、銷售、運輸和管理的制度。杜預提出的這些建議,對內有利於國家安定和繁榮,對外可以鞏固邊疆。因此,都被晉武帝採納了。
杜預雖然是行伍出身,但他對發展經濟卻有一種特別的關注。泰始十年,杜預見黃河孟津渡口險要,經常有渡船傾覆,建議在孟津東北不遠處的富平津,建造一座大橋。有人提出反對意見說:商周時代都沒有在這裡造橋,說明這裡不能造橋。杜預沒有聽這一套,果然在這裡造成了一座橋。橋成後,武帝親自看視,稱讚杜預說:“如果沒有先生,這道橋是不可能造成的!”
咸寧四年(278年)秋,荊州、揚州等二十多個州郡和封國,發生洪水,緊接著又發生了蝗蟲,不但五穀不收,連農民的房舍都被沖毀。低洼的地方,積水排不出去,略高一點的地方,也都變得貧瘠荒涼,給百姓的生活和國家的經濟,造成了空前困難。這時,杜預再次上書,提出自己解決水患和興農富國的建議。
杜預認為,這一次的水災,所以這樣嚴重,是因為兗州(今山東省西南部)、豫州(今河南省東部及安徽省北部)等地修了一些堤壩,本意是使洪水不溢出河道。但當洪水來到時,這些堤壩反而阻擋了洪水的排泄。並且,由於河水不能流往各地,也限制了那一地區水產業的發展,使那裡的人民連魚蝦螺蚌之類水產品都吃不到。因此,他建議拆毀那些阻礙水流的堤壩,讓水能夠自然流出,並加以適當地疏導。這樣,不但河水可以流出,還可以同時發展那裡的水產事業,讓饑民得到魚蝦等水產充飢。這些堤壩拆毀後,洪水帶來的泥沙,還可以清除淤積,露出不少土地。這些土地一般比較肥沃。明年春天大種五穀,五穀必然大豐收。
杜預還提出,現在國家養了很多牛,可是這些牛卻不用來種地,以至於有些牛已經老了,可是還沒有穿鼻子(耕牛都要在鼻子上穿個孔,戴上嚼子,便於駕御)。這些牛白養著,沒有發揮作用,國家卻要派出很多士卒,飼養它們,還要消耗大量的草料。應該把這些牛大部分賤賣給農民,讓它們發揮作用。賣得的錢,用來抵償這些牛的成本。
看了杜預這項建議,武帝很受啟發,很快便下詔說:現在國家養的牛總計四萬五千多頭。如果這些牛沒有派上用場,頭數再多,又有什麼好處?並且這些牛的費用也越來越高。古人認為,養馬養牛,平常耕地,戰時用來打仗運輸。它們與豬羊不同。我們白養著這些牛,確實不合時宜。現在既然已經拆毀了堤壩,就從國家養的牛中,撥出三萬五千頭,發給兗豫二州的農民和將吏士卒,用來春耕。待明年有了收成以後,再讓他們按每頭牛三百斛谷的價錢交給國家。這就叫作化無用為有用。處理好了這些牛,國家可以淨剩七百多萬斛的糧食,今後幾年,國家都有了充足的糧食。 就這樣,武帝完全採納了杜預的建議。
杜預的這些建議,使國家和百姓,都大受其益,朝廷和百姓無不稱譽。有人給他送了個綽號,叫做“杜武庫”,意思是說,杜預好像一個武器庫,要什麼有什麼。
在滅亡了吳國以後,杜預還整治了滍(讀志)水和淯(讀育)水,這兩條河,均在今河南省,擴大灌溉面積萬餘頃,國家和百姓都得到了巨大的利益,成了百姓的依靠,所以百姓把這兩項水利工程,叫作“杜父”。在南方,他整治了漢水、湘水、沅水等多處河流湖泊。不但發展了灌溉,還方便了航運。
百姓作歌,歌頌杜預道:“後世無叛由杜翁,孰識智名與勇功!”
杜預還編輯、寫作了一本書,名為《春秋左氏經傳集解》,流傳後世。
有位高人講:“杜預富國惠民,功在百世,他的後人必獲天佑!”
杜預六十三歲去世時,被追贈為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多年以後,杜預的後代杜審言,以及杜審言的孫子杜甫,都成了唐代的著名詩人。杜甫還被人尊奉為詩聖!
杜預德澤於後代;其後生也光宗耀祖了!
(《晉書•杜預傳》《晉書•食貨志》《新唐書•杜審言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