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6年06月06日】
一、為育兒 孟母費心
孟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儒家學說的繼承人。他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東南)人。他的祖上是魯國的貴族,他本人受業於子思的門人。孟子是孔子儒家學說的嫡系正傳,著重發揮了孔子的“仁學”,提出“仁政”的主張。現有《孟子》一書傳世,集中反映了他在政治、學術等方面的主張。
孟子的母親很善於教育兒子,留下了許多教育孟軻成人的動人故事。孟母教子,歷代被認為是母教的典範。
孟子的母親,從兒子很小的時候開始,就處處、時時注意給孟子以良好的教育。孟子的家,一度曾住在墓地附近,年幼的孟子尚不懂事,好奇心很強,他常在墓地上玩,因為經常看到大人辦喪葬之事,便也很起勁地學習出殯喪葬這一套。孟母見兒子這樣,嘆息著說:“這裡不是適合我兒子成長的地方!”於是,她毅然決然把家搬到別處去。
第二次的住家,靠近一個集市。集市上每每熱鬧非凡,叫賣聲不絕於耳。誰知道由於耳濡目染,沒過多久,年幼無知的孟子,又不知不覺地學起商人叫賣之類的事情來了,常以此作為遊戲。孟子的母親,目睹兒子的作為,嘆息道:“這裡仍然不是適合我兒子成長的地方!”於是又毫不猶豫地搬了家。
這一次,孟子的母親注意了周圍的環境,特意將家搬到了一所學堂的附近。真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現在孟子所學的,便完全是有關學習、讀書的那一套了。孟母見兒子的行為,慢慢走上正道,完全符合禮儀規範,才真正放了心,說:“這才真正是適合我兒子成長的地方!”便定居下來,不再搬遷了。
以上就是歷史上膾炙人口的“孟母三遷”的故事,這則故事,充分說明了環境對於人的巨大影響力。在這個故事中,孟母雖然沒有直接對孟軻施加教育,但特別重視環境對於人的潛移默化的作用,說明她深深懂得:環境改造人——這一教育學原理。
孟子的母親同樣很重視親自對兒子施以教育。有一次,年幼的孟子沒有學好功課,便回到了家中。孟母這時正在布機上織布,知道兒子沒有好好學習,思索片刻,便拿起一把刀,將布機上正在織著的布割斷。孟軻惶恐地問母親:為甚麼要這樣做?孟母語重心長地對兒子說:“你荒廢學業,就像我割斷這正在織著的布一樣。君子不斷學習,可以成就功名;多多請益,可以增長知識。這樣,平時閒居時就可以做到心境安逸寧靜,做起事來,就可以遠避災禍。現在你荒廢學業,沒有知識,將來做起事來,就無法避開禍患,這跟靠紡織餬口的人,半途荒廢不再織布有什麼兩樣?如果紡織者不再紡織,怎麼能讓丈夫、孩子有衣服穿,而且不缺吃的呢?女子不幹活而中斷衣食之源,男子不肯修養品性,學習知識,即使不做盜賊,也只好一輩子充當勞力之人!”孟子聽完母親的這一番教訓,十分惶恐,深受鞭策,以後便日夜勤學不息,又拜孔子門人子思為老師,最後終於成為天下聞名的儒學大師。
孟子既是一位儒者,平時便十分注意個人修養,當然也以此要求自己的妻子。一次,孟子的妻子,獨自一人在房間裡,很隨便地把兩腿叉開,坐著。孟子進屋,一見妻子這種樣子,很不高興,便去對自己的母親說:“我的妻子太沒有教養,請把她休回娘家去。”孟母問為甚麼?孟子回答說:“她兩腿叉開,很不雅觀地坐著。”孟母問兒子:“你怎麼知道她這樣子的?”孟子答道:“是我親眼看到的。”於是將事情的原委,告訴了母親。孟母對兒子說:“如此說來,不是你妻子沒有教養,倒是你自己缺乏教養。《禮記》上說,要進屋門時,先要問一下:誰在裡面?要上廳堂時,一定要高聲說話。這意思就是說,不應該在別人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出現。現在你到她私人閒居、休息的地方去,進門又沒有發出聲響,以致讓你看見她不雅觀的樣子。這是你自己失禮,不能怪你的妻子!”
孟子聽了母親的這番教導,深感自己做錯了事,便再也不提要休掉妻子的話了。
(《列女傳•母儀》、《韓詩外傳》卷九)
二、雋母督子:寬厚待民!
雋(讀俊)不疑,字曼倩,西漢時勃海郡(今河北滄州市東南)人。他深諳禮儀,很有才能,是勃海郡有名的才學之士。漢武帝末年,勃海郡盜賊蜂起,朝廷派暴勝之(人名)為直指使,到郡平亂。暴勝之到郡之後,耳聞雋不疑的名聲,特意召見他,問他治亂之策,雋不疑對答道:“為吏太剛則折,太柔則廢,威行施之以恩,然後樹功揚名。”竭力勸告暴勝之要恩威並施,不可一味施威。暴勝之對雋不疑極為讚賞,和他交談了一天,接著便上奏朝廷,竭力推薦雋不疑,朝廷終於任命雋不疑為青州刺史。
雋不疑為官以後,果然奉行他的恩威並施的主張,在樹威之時,不忘寬厚待民,很有政績。而細究起來,雋不疑的這種寬以治民的思想觀念,實際上來源於他的母親。
漢昭帝即位後,雋不疑因平息齊孝王孫子劉澤的謀反,而立下功勞,朝廷將他提升為京兆尹,並賞賜給他百萬錢。雋不疑任京兆尹後,在加強法治的同時,時時不忘寬以治下,因而很得民心,京城的士子百姓,對他都極為敬服。
雋不疑擔任京兆尹後,儘管公務極其繁忙,但他卻總是不忘於百忙之中,抽時間到下面去,調查一番案獄情況,並將囚徒的情況記錄下來,仔細審閱考察,看有沒有什麼冤情在裡面?
雋不疑的母親,明理賢達,對於雋不疑的公事,她從不隨便過問;但對於兒子的治獄,她卻總是不大放心。每當雋不疑調查案情後,回到家中,她總要問兒子道:“你有沒有平反一些案件?有多少人免於冤屈而死?”
雋不疑此時總是樂於告訴母親平反了幾個案件,使幾個囚犯免於屈死。每當聽到這些,雋母便喜笑顏開,像遇到了什麼喜事一樣,連吃飯、說話等,都顯得與往常不同。但是,有時候雋不疑也不得不告訴母親,這一次沒有平反什麼案件,也沒有為哪一個囚犯減輕罪名。每當遇到這樣的時候,雋不疑的母親,便顯得悶悶不樂,甚至連飯也不肯吃。仿佛那些與她素不相識的囚犯,是她的至親骨肉一樣!
雋母對人的這種寬厚仁慈態度,深深地影響了雋不疑。所以,雋不疑擔任京兆尹期間,儘管法令甚嚴,卻從不濫加刑罰,使無辜者受屈。以至後來,雋不疑因病離任,京城的百姓還經常懷念他。繼任的京兆尹趙廣漢,則公開對人承認說:他和雋不疑比起來,真是相差得太遠了。
(《漢書•雋不疑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