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4年02月04日】
【典故出處】
語本《詩經.邶風.谷風》:
行道遲遲,中心有違,不遠伊邇,薄送我畿。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宴爾新昏,如兄如弟。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宴爾新昏,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發我笱。我躬不閱,遑恤我後!
〔註解〕
涇:涇河,亦稱「涇水」,關中八川之一。源自甘肅省平涼西南的六盤山東麓;流入陝西省注入渭河,是渭河水系中的最大支流。
渭:渭河,亦稱為「渭水」。源出甘肅省渭源縣西的鳥鼠山,東南流經陝西省,至高陵縣會涇水,又東流至朝邑縣會洛水,注入黃河。
湜湜其沚:河水靜止時,清澈見底。湜,水清澈見底的樣子。沚,水中小塊陸地。
宴爾新昏:形容新婚甜蜜的生活。宴,快樂。昏,通「婚」,婚姻。
不我屑以:不願與我共同生活。以,與、共。
毋逝我梁:不要拆掉我用以捕魚的土堰。
笱:竹製的捕魚器具。
我躬不閱:我尚且不能自容。躬,自身。閱,容納。
遑恤我後:沒有餘力再去憂慮我後代的子孫。遑,何、怎能。
【釋義】
涇水流入渭水時,清濁不混,界限分明。後用「涇渭分明」比喻彼此的區別非常清楚。用在「區隔清楚」的表述上。
參考詞語:‧涇渭不雜;涇渭瞭然;涇渭斯明;涇渭自分;涇渭自明。
【典故說明】
出自教育部國家語文資料庫「成語典」(進階版)網站:
涇水是渭水的支流,源出甘肅省而流入陝西省注入渭水,《詩經.邶風.谷風》中說:「涇以渭濁,湜湜其沚。」意思是說涇水和渭水,各有清濁,在涇水注入渭水時,仍然清濁不混,界限分明。在《初學記.卷六.涇水九.敘事》引《辛氏三秦記》及《山海經注》提到:「涇水出安定朝郡縣西幵頭山,……與渭水合流三百裡,清濁不相雜。」由此可見,自古即有涇、渭之清濁不相雜的說法,然而古時對於涇、渭二河的清濁,一直存在兩種說法,一說涇清渭濁,一說涇濁渭清。清末學者譚嗣同對此做過仔細的觀察,認為河水的清濁,是隨著季節時序而改變的,他在《石菊影廬筆識.學篇》中說:「留心覘之,夏秋二水皆濁,冬春二水皆清,合流處亦隨時清濁,……豈可據為常清濁哉?」所以涇水和渭水的清、濁,並沒有一定,是隨著季節以及二河水位上升或乾枯而有所變化。後來「涇渭分明」就從《詩經》的「涇以渭濁,湜湜其沚」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彼此的區別非常清楚。
【近義】
〔黑白分明〕
比喻是非善惡分明。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權》:「黑白分明,然後民知所去就。」《清史稿.卷三六四.湯金釗傳》:「朝有諍臣,使朕胸中黑白分明,無傷於政體,不勝欣悅!」也作「白黑分明」。
〔壁壘分明〕
彼此界限清楚,不相混淆。如:「敵我兩方,壁壘分明。」
{辨異}
「涇渭分明」及「壁壘分明」都有區分得很清楚的意思。
「涇渭分明」側重於彼此的區分清楚;「壁壘分明」則側重於雙方的立場對立。
【反義】
〔涇渭不分〕
涇水流入渭水時,清濁不混,界限分明。後以涇渭不分比喻是非好壞混雜不明。唐.陸贄〈又論進瓜果人擬官狀〉:「薰蕕無辨,涇渭不分。」《清史稿.卷二四四.李森先傳》:「江南既定,人材畢集,若復涇渭不分,則君子氣沮,宵小競進。」
〔是非不分〕
不辨好壞、對錯。漢.王褒〈四子講德論〉:「好惡不形,則是非不分。」
〔不分皂白〕
不分黑白。比喻人不能辨別是非情由,只憑一時衝動魯莽做事。「皂」文獻異文作「皂」。《詩經.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忘」句下漢.鄭玄.箋:「賢者見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別皂白言之於王也。」《西遊記》第一四回:「你怎麼不分皂白,一頓打死?全無一點慈悲好善之心。」也作「不分青紅皂白」、「不顧青紅皂白」、「不管青紅皂白」、「不管皂白」、「不知皂白」、「不問青紅白皂」、「不問青紅皂白」、「皂白不分」。
【評註】
涇渭分明本是在現今陝西省西安市高陵區涇河匯入渭河交界處形成的自然景觀。渭河是匯入黃河的最大支流,而涇河又是匯入渭河的最大支流。當流經古城西安的北郊交匯時,河面較窄而且較清澈的是涇河,河面寬闊且較渾濁的是渭河。河水中間形成了一道非常明顯的界限,呈現出一清一濁。後人常用「涇渭分明」來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分明或人品的清濁,也用來比喻對待同一事物表現出來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當人類的發展進入到末後時期,相生相剋的理在人類社會的展現也非常絕對化,在人類道德嚴重滑坡後的社會亂象中,善與惡的表現也越來越鮮明。在正邪的較量中,人們內心良知的天平向善或向惡傾斜就決定了自己是否還有機會走向光明的未來?在這個大是大非、生存或毀滅的重要選擇關頭,也是需要每個人認真對待、區隔清楚的,容不得有半點含混和躊躇退縮。
【評析】
渭河,古稱渭水,是黃河的第一大支流。發源於中國甘肅省渭源縣的鳥鼠山東側和西秦嶺北側,主要流經今甘肅省的天水、陝西省關中平原的寶雞、咸陽、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關縣匯入黃河。涇河又稱涇水,發源於今寧夏六盤山東麓涇源縣和固原縣,流經甘肅,在西安市高陵區境內匯入渭河。
《詩經》中有「涇以渭濁」的相關記載,據此可以認為,在春秋時代涇渭交匯水域呈現出來的是「涇清渭濁」的特徵;而到了唐代,杜甫有「濁涇清渭何當分」,「旅泊窮清渭,長吟忘濁涇」的詩句,在杜甫的詩中共有九次提到「清渭」;再後來到了清代,乾隆還派官員就涇渭分明進行過考察,得出的卻是「涇清渭濁」的結論。據考證,涇渭的清濁取決於河流中的泥沙含量,而這又與涇渭流域的水土流失狀況相關,諸如森林覆蓋及砍伐,農耕的發展,河床的地質特點相關,此外,還會受到季節降雨量的影響。
人類社會的世風日下,與這種水土流失發生後的河水渾濁是同樣的道理,人也逐漸變得複雜,不那麼清澈了。在濁世之中,只有守住和遵循傳統價值主線,才可能能分辨是非、善惡、好壞,做到心明眼亮、明辨正邪,找到人類的回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