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4年08月26日】
北朝之廣泛興佛
北朝各代均篤信佛教,北魏拓跋氏從道武帝開始就信奉佛教。道武帝本人喜歡看佛經,每次見到沙門都要行禮。明元帝則在都城的四方建立佛像,並令沙門開導民俗。
不過,魏太武帝卻在太延四年三月,令五十歲以下的沙門一概還俗;後又聽信崔浩讒言,下令殺盡長安及各地沙門,並焚毀經像,這是歷史上的第一次滅佛。史書記載,「後魏時,太武帝四征長安,以沙門多違佛律,群聚穢亂,乃詔有司,盡坑殺之,焚破佛像,長安僧徒,一時殊滅。自余征鎮,豫聞詔書,之匿得免者十一二。」但太武帝因為滅佛而不得善終,45歲時為宦官所害。
除了太武帝以外,北魏諸帝都是信佛的。文成帝時,下令重興佛教,准許諸州城郡縣於眾居處各建寺一所,並允許平民出家,寺塔經像漸漸修復。獻文帝繼位後,在宮中建寺習禪。到孝文帝太和元年,平城即有僧尼二千餘人,各地僧尼達七萬七千二百五十八人。到北魏末年,各地僧尼多達二百萬餘人;而位於平城的佛寺約有100所,各地合共6478所,洛陽中已有1376所,各地寺廟達三萬餘所(見《釋老志》和《洛陽伽藍記》)。
北魏至孝靜帝後,分裂成東西二魏,繼承東魏的是北齊帝室,文宣帝曾派遣高僧法常入內庭講經,之後北齊諸帝,多半好佛,鄴都內的大寺約有4000所,僧尼近80000人,全境寺院有四萬餘所,僧尼二百餘萬人。
繼承西魏的是北周王朝,明帝時建陟岵、陟屺二寺,至武帝時又有滅佛之事,至宣帝時才漸次回復舊貌,至靜帝時全國恢復佛道二教,重立佛像及天尊像,使佛教全面復興。
北朝時佛寺建築盛極一時,如《洛陽伽藍記》序中指「招提櫛比,寶塔駢羅」,當北魏道武帝接受佛教時,便於天興六年在首都平城「作五級浮屠,耆贄崛山及須彌山殿,加以繪飾。」後來獻文帝又於皇興元年在平城起永寧寺,構七級浮圖,高三百餘尺,基架博敞。孝文帝在遷都洛陽後,更大力營造寺塔,洛陽一地就有一千餘寺,其中以永寧寺、瑤光寺、景樂寺、法雲寺、皇舅寺與碉洹精舍較著名。
北朝之北魏的興亡
* 北魏的建立
北魏是由鮮卑族的拓跋部落建立的。拓跋部最初在東北大興安嶺北端東麓一帶活動,過著遊牧生活。西晉末年,拓跋部分為三部。
307年,猗盧統攝三部,有騎士四十餘萬。猗盧因幫助西晉抗擊匈奴的劉聰和羯人石勒,被西晉封為代王。316年,猗盧被殺。從此,拓跋部落分裂,又陷於紛亂之中。
338年,什翼犍繼代王位。拓跋部「始置百官,分掌眾職」,國家機構逐步完備。什翼犍頻繁的對外進行征伐,虜掠了數以百萬計的牲畜和人口,勢力逐漸壯大。376年,前秦苻堅征服了拓跋部,什翼犍被殺,部落離散,餘眾被分為二部。
386年,什翼健的孫子拓跋?乘前秦瓦解之際,在盛樂稱代王,重建代國。同年,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
* 統一北方
拓跋?建立北魏後,推行屯田制度,發展農業,國力日益強盛。395年,他大敗後燕軍隊,接著攻占信都(河北冀縣)、中山(河北定縣)、鄴(河北臨漳)等地。
398年,拓跋?遷都平城(山西大同)。北魏在征服中原過程中,任用漢族人為官,許多著名漢族豪強都成了拓跋?的得力謀士。
元帝拓跋嗣(409年~423年)即位初,繼續任用有能力的漢人,並給他們高官要職。他們幫助出謀劃策,制定政治、禮儀、法律制度,使北魏逐漸鞏固和強盛起來。後來,山東、河北的著名士族豪強也都歸附了北魏。
到太武帝拓跋燾(424年~451年)即位時,十六國後期的各個政權,經過互相吞併,只剩下北涼、北燕、夏和西秦了。經過征戰,到439年北魏統一了北方。
* 魏孝文帝的身世和仁德
471年,魏獻文帝拓跋弘把帝位傳給五歲的兒子元宏,是為孝文帝,由其祖母馮太后執政。
史書記載孝文帝出生時就有異象。當時「神光照於室內,天地氛氳,和氣充塞」。他出生時就長得不同凡響,長大後十分仁孝,綽然有君人之表。
孝文帝對待兄弟親族、大臣及周圍的人,都非常寬和仁慈。有一次,別人在用餐時用熱羹傷了他的手,文帝微笑著予以寬恕;還有一次,在飯中吃出了蟲穢之物,文帝還是笑著寬恕了從人。有宦官曾在太后面前說皇帝的不是,太后大怒,打了文帝數十杖。文帝默然而受,也不進行申辯。太后死後,文帝也不以為意。
文帝喜好佛法,十五歲起就不再殺生,也停止了射獵活動。此外,他生性簡樸,騎馬的鞍子只是鐵木的而已。
文帝親政後,從善如流。天地、五郊、宗廟二分之禮,常必躬親,不以寒暑為倦。他常思慮並關心百姓的疾苦,對手下的大小百官則留心觀察任用,對於賢能之士,根據才能的大小加以任用。他常說:「凡為人君,患於不均,不能推誠御物。苟能均誠,胡越之人亦可親如兄弟。」
文帝告訴史官說:「直書時事,無諱國惡。人君威福自己,史復不書,將何所懼?」
在其南北征巡時,有官員上奏請求整治道路,文帝說,只要簡單的修橋樑可以通過馬車就行了,不用鏟草令土地平整。他是凡所修造的,不得已而為之,不為不急之事損民力也。在文帝巡幸淮南時,如果需要砍伐老百姓的樹的,一定要留下銀兩,而百姓的田地從不踐踏。
* 孝文帝的改革
北魏建國之初,官吏沒有俸祿,因此農民的負擔較重。國家規定:「天下戶以九品混通。戶調帛二匹、絮二斤、絲一斤、粟二十石;又入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庫,以供調外之費。」實際上農民的負擔遠不止此。
此外,北魏初期對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人民採取歧視政策,將其變為奴隸和雜戶;戰時還驅使他們為步兵在陣前衝鋒,鮮卑騎兵在後面督陣,如果步兵不前進,便被騎兵踏死。而在上層的鮮卑貴族和漢族上層人士之間也存在著矛盾。如清河大族崔浩在鞏固北魏統治上出過大力,後來因與拓跋燾意見不同而被殺,與崔浩有姻親關係的漢族門閥也都遭滅族之災,被殺者達二千多人。這種矛盾也影響了北魏政權的穩定。
上述矛盾使北魏統治者意識到了改革的必要性。
孝文帝於485年開始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首先實行了均田制。北魏初年曾推行過「計口受田」制,而新實行的均田令的主要內容是:
(1)男子年十五以上受露田(只種穀物)四十畝,婦人二十畝。為了輪種,露田加倍或加兩倍授給。露田不准買賣,年老免課及身死還田。
(2)男子每人給桑田二十畝,作為世業,終身不還。在二十畝桑田上必須按規定種一定數量的桑、榆、棗樹。初受田時,原無桑田者,依制受田;原來桑田不足者依制補足,多餘者將多餘部分充做倍田;再多的也不充做露田來還授。隨著人口的增減,多餘部分可以賣出,不足部分可以買進,但買賣都不能超過應得分額。非桑之鄉給麻田,男子十畝,婦人五畝,還受法和露田一樣。
(3)奴婢受田與良人相同。耕牛一頭受田三十畝,限四牛。
(4)土廣民稀之處,任力耕墾,不受限制。土狹民稠之處,增丁應受田而不願遷移者,以桑田抵應受露田數;不足者不給倍田;又不足從家人田中減量分給。願遷者,任到空荒之地,但不得逃避賦役。
(5)官吏給公田,刺史十五頃,太守十頃,治中、別駕八頃,縣令、郡丞六頃。離職時移交下任,不得轉賣。
其次,實行了三長制。三長制是地方基層行政組織,它規定五家立一鄰長,五鄰立一裡長,五裡立一黨長。三長的職責是檢查戶口,管理農民,徵發租調力役。
第三,實行新租調製。新租調製規定:一夫一婦每年出帛(麻鄉出布)一匹、粟二石;十五歲以上未婚的男女四人、從事耕織的奴婢八人、耕牛二十頭,分別出一夫一婦的租調。新制實行後,按戶等徵收租調的「九品混通」制便廢除了推行上述制度後,農民有了一定數量的可耕土地,租調相對固定和減輕,農民的生產條件有所改善,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此外,許多少數民族百姓成為均田戶,對鞏固他們的定居農業生活也有積極作用。而北魏政府的收入也增加了。
* 魏孝文帝遷都和漢化措施
490年,馮太后死,魏孝文帝開始正式親政。他親政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都城從平城遷到洛陽。之所以遷都,是因為北魏孝文帝本人十分崇尚漢族文化,希望推行漢化政策,但在鮮卑貴族集中的舊都平城,推行漢化政策阻力很大。
於是,493年,孝文帝以南伐名義,率二十萬大軍南下。到洛陽後,他聲言繼續南下,群臣跪在馬前勸阻。他利用群臣不願南伐的心理,宣布定都洛陽,並由此推行其漢化措施。
漢化措施包括:
第一,改官制。魏初,鮮、漢官號雜用。遷都後,改定官制,完全依照魏晉南朝制度。
第二,禁北語。鮮卑人原使用本族語言,北魏軍中也用鮮卑語。朝廷上則鮮、漢語雜用。孝文帝在遷都後的第二年六月正式下詔:「不得以北俗之語,言於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在具體實行上,因為三十歲以上者不能一下改變,尚不強求;三十歲以下者,在朝廷上必須使用漢語。
第三,禁胡服。鮮卑舊俗披髮左衽;婦人冠帽著夾領小袖短襖。遷都之同年,下令禁胡服,服裝改為漢制。
第四,改姓氏。鮮卑人多是二、三字的複姓,如拓跋、獨孤、步六孤等。姓氏與漢人不同,標誌著民族的差異,影響「胡」、漢貴族合作。因此,遷都的第三年,孝文帝下令把鮮卑族的複姓改為單音漢姓,如拓跋氏改姓元氏,獨孤氏改姓劉氏,步六孤氏改姓陸氏,丘穆陵氏改姓穆氏等。
孝文帝的漢化遭到了一部分保守的拓跋貴族的反對。他們不僅在改制前進行抵制,在改制中和改制後也不斷反抗。496年,太子拓跋恂企圖逃回平城發動叛亂,被孝文帝處死。同年冬,舊貴族在平城發動兵變。孝文帝派軍平服了叛亂,保證了改制的順利進行。
孝文帝的漢化,促進了以漢族為主體的民族大融合。
* 魏孝文帝改革和漢化的影響
孝文帝改革後,由於立長校戶,政府控制的編戶增加了。到孝明帝神龜年間,戶口數目比西晉太康元年增加了一倍多,大約有五百多萬戶,三千多萬口。而吏治的改善,負擔的減輕,使農民可以安心從事生產,農業有所恢復和發展。
北魏的畜牧業原本就很發達。孝文帝時期,又在河南設牧揚,養戰馬十萬匹。如契胡爾朱榮的父親爾朱新興有「牛羊駝馬,色別為群,谷景而已」。
手工業也有所進步。絹布產量增加,絹價下降。魏初,每匹絹千錢,孝文帝以後降到二三百錢。榨油、釀酒、造紙、煮鹽、冶鐵等部門也有發展。
孝文帝改革和採取漢化措施之後,北方的民族矛盾也有所緩和。
* 魏孝文帝之後的發展
北魏後期,商業也有一定的發展。大的城市有洛陽、鄴和長安。洛陽既是北方政治中心,又是貿易中心。洛陽西陽門外有大市,周圍八裡。「市東有通商、達貨二裡。裡內之人,盡皆工巧屠販為生,資財巨萬」。
當時經商的,除了列肆商販和大商人外,許多貴族、官僚也從事經商。
西域、中亞、朝鮮、日本的商人也到北魏進行貿易。但總的來說,北方商業不及南朝活躍,較長時間是以絹布穀物作為交換媒介。
北魏後期,鮮卑門閥在優裕的生活中已經完全腐化。如高陽王元雍有家僕六千,使女五百,吃一頓飯要花費數萬錢。河間王元琛更為奢侈,他有十幾匹駿馬都用銀槽來餵養,請客用的器皿如水晶缽、瑪瑙碗等,都是由外國買來的稀罕之物。元琛曾自負的說:「不恨我不見石崇,恨石崇不見我。」
魏孝文帝以後,政治日益腐敗,賣官鬻爵,賄賂公行。這使統治者和老百姓的矛盾越來越激化。
在5世紀末至6世紀初,北方已不斷爆發農民起義。北魏末年,各族人民的大起義遍布北方各地,名號繁多,但主要有四支:北方邊鎮起義、河北起義、山東起義和關隴起義。
北魏末年的各族人民起義,前後延續了八年之久,席捲了今河北、山東、內蒙古、寧夏和甘肅的廣大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