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4年04月01日】
【典故出處】
典出《大般涅槃經》卷三○:
譬如有王,告一大臣:「汝牽一象,以示盲者。」爾時大臣受王敕已,多集眾盲以象示之。時彼眾盲,各以手觸,大臣即還,而白王言:「臣已示竟。」爾時大王即呼眾盲,各各問言:「汝見象耶?」眾盲各言:「我已得見。」王言:「象為何類?」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萊茯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瓮;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註解〕
爾時:那個時候。
敕:命令。
示竟:展示完畢。
萊茯根:蘿蔔。萊茯,同「蘆菔」。
木臼:木製的臼。
【釋義】
盲者以各自所摸大象身體的不同部位來形容象。比喻以偏概全,不能了解真相。
參考詞語:三盲摸象;摸象眾盲;盲人說象;眾盲摸象。
【典故說明】
出自教育部國家語文資料庫「成語典」(進階版)網站:
佛經中常用譬喻來解釋佛理。如《大般涅槃經》中為解釋一般人各自解說佛性,都只是一種片面的看法。有如古代有一個國王,要大臣召聚盲人來摸大象,摸完之後,問每個盲人他們認為大象長什麼樣子,摸到象牙的人說「象長得跟蘿蔔一樣」,摸到象耳朵的人說「象長得跟畚箕一樣」,摸到象頭的人說「象長得跟石頭一樣」,摸到象鼻的人說「象長得跟杵一樣」,摸到腳的人說「象長得跟木製的臼一樣」,摸到背的人說「象長得跟張床一樣」,摸到肚子的人說「象長得像個瓮一樣」,因著每個人摸到的部位不同,而對像的外觀有了不同的看法。
其實他們摸到的都是象,也都不是象。象在此指佛性,而盲人則是指芸芸眾生,若是有人執著於某些行為或文字才是真正的佛性,就像摸象的盲人一樣,只看到了佛性的一部分,就執著於自己所認知的部分,甚者非議別人看到的並非真正的佛性,這樣反而迷失了觀照佛性本質的能力。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盲人摸象」,用來比喻以偏概全,不能了解真相。
【評註】
明代張岱在《大易用序》中闡釋:「盲人摸象,得耳者謂象如簸箕,得牙者謂象如槊,得鼻者謂象如杵,隨摸所名,都非真象。」 其中所說的「隨摸所名」,此成語典故中盲人把摸到的局部當作整體,以偏概全。明眼人暗笑以為自己可以看到大象的整體,就不會如此。然而,在實際生活中還有一種可能,摸到的或看到的只是一層表象,而未看到深層的真象。事物的本質往往不是眼見為實那麼簡單。例如:精神與物質的真象,在生命與宇宙的演變中,哪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評析】
《弘明集.卷八.南朝宋.釋僧順.釋三破論》中記述:「或有三盲摸象,得象耳者,爭雲象如簸箕;得象鼻者,爭雲象如舂杵。雖獲象一方,終不得全象之實。」 從人自身的認知方式和認知能力方面看,不同的感官方式對這個世界會感受到不同的側面。觸摸是一種,眼看是另一種,此外還有更多種。僅從表面上看,用手摸的範圍受到局限較大,眼睛看的範圍則要大一些。但是,肉眼也看不到微觀空間中的存在方式,就連對細胞的觀察也還要藉助於顯微鏡。物理學研究的探測能力也只是認識到中微子,而且還只是一個微粒,還探測不到這種微粒上的生命跡象。
精神與物質的劃分,是否就是將探測不到的微觀世界活動當成了精神活動的範疇呢?其實,不過就是一層層的微粒構成的微觀世界。因為用物質化的探測手段尚無法感知而已,何嘗不是物質的存在呢?過去科學界把原子當成是物質的最小微粒,後來又把量子當成物質的基本微粒。這都是人為的一種劃界和定義方式,是否也如同盲人摸象一樣,在憑著自己的感知而定義客觀世界的「真象」呢?就因為感知能力的制約而限制自己的思維空間和疆域認知能力,那才是人類的故步自封的悲哀所在。
人與生俱來的思維能力和神傳文化的哺育,可以給人類插上思想馳騁的翅膀,但卻由於某種眼見為實觀念的束縛而折翼埋沙。阻擋人類視線的迷霧正在漸漸消散,宇宙的真象即將展現,人類是否能夠突破舊的觀念和思維做好迎接的準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