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成王之治(歷史故事)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7年10月01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成王在豐,使召公復營雒邑,如(1)武王之意。周公復卜,申(2)視,卒(3)營築,居(4)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裡均(5)。」作〈召誥〉、〈洛誥〉(6)。成王既遷殷遺民(7),周公以王命告,作〈多士〉、〈無佚〉(8)。召公為保(9),周公為師(10),東伐淮夷,殘奄(11),遷其君薄姑。成王自奄歸,在宗周,作〈多方〉(12)。既絀(13)殷命,襲淮夷,歸在豐,作〈周官〉(14)。興正禮樂,度制於是改,而民和睦,頌聲(15)興。成王既伐東夷,息慎來賀,王賜榮伯作〈賄息慎之命〉(16)。(出自《史記・周本紀》)

【注釋】

(1)如:順從,遵從。
(2)申:重,多次。
(3)卒:終於。
(4)居:安放。
(5)道裡均:路程都相等。道裡:路途的遠近。均:相同,相等
(6)〈召(音少)誥(音告)〉、〈洛誥〉:均《尚書》篇名。召公主持營建雒邑,周公前去視察,作〈召誥〉、〈洛誥〉。〈召誥〉書序云:「成王在豐,欲宅雒邑,使召公先相宅,作〈召誥〉」以此篇為召公所作,故稱〈少誥〉。
(7)遷殷遺民:周公平定武庚叛亂後,把殷民遷往成周。
(8)〈多士〉、〈無佚〉:均《尚書》篇名。〈多士〉,為周公向殷之頑民宣布的成王之命。〈無佚〉,一作「無逸」。本篇為周公戒成王之作。佚,同「逸」,安逸。
(9)保:太保。太師、太傅、太保為古代三公。
(10)師:太師。
(11)殘:消滅。
(12)〈多方〉:《尚書》篇名。《集解》引孔安國曰:「告眾方天下諸侯。」是周公代成王告誡天下諸侯之辭。
(13)絀(音處):通「黜」,罷黜,廢除。
(14)〈周官〉:古文《尚書》篇名。《集解》引孔安國曰:「言周家設官分職用人之法。」
(15)頌聲:頌歌。指《詩經》中的〈大雅〉、〈周頌〉等篇。
(16)〈賄(音會)息慎之命〉:《尚書》篇名,已亡佚。賄,以財物送人。

【語譯參考】

成王住在豐邑,派召公再次營建雒邑,以遵從武王的旨意。周公又進行占卜,反覆察看地形,終於建造完成,把九鼎安放在那裡。他說:「這裡位於天下的中央,四方進貢的路程都相等。」寫下了〈召誥〉、〈洛誥〉。成王把殷朝遺民遷徙到那裡,周公向他們宣告成王的命令,寫下了〈多士〉、〈無佚〉。召公擔任太保,周公擔任太師,向東征伐淮夷,消滅了奄國,把他們的國君遷到薄姑。成王從奄國回來,在宗周寫下了〈多方〉。成王廢黜殷朝的殘餘勢力,襲擊了淮夷,回到豐邑,寫下了〈周官〉。重新規定了禮儀,譜制了音樂,改革法令制度,百姓和睦、太平,頌歌四處興起。成王討伐東夷之後,息慎前來恭賀,成王命令榮伯寫下了〈賄息慎之命〉。

【研析】

本文記述成王政績,從文中看出,他得到賢臣周公的輔助,不論安內或攘外,都得到不錯的成效,使天下太平、百姓和睦、頌歌之聲四起,讓周朝呈現昇平景象。從成王到他的兒子康王兩代,前後五十多年,是周朝強盛和統一時期,號稱「成康之治」。

其實成王姬誦資質極普通,但在周公及周王朝嚴格教育制度下,卻成為一個不錯的君主。這得歸功於周公制訂的禮法,使周朝的禮儀、教化水平,直到二十世紀初君主制度結束,都沒有被超越。成王就在此套教育制度下,懂得父子、君臣、長幼之道,把孝道視為立國之本。少年時代還學習使用干戈和彈奏樂器,期間穿插音樂詩歌方面的溫習和背誦;也安排時間講習禮儀、閱讀書籍和書寫漢字。可說在數位賢臣的教導下,漸漸的符合了有德性國君的標準,此點倒是說明受教化的重要性,即使資質平庸者,經過正確教育也可成為有為之人。

【延伸思考】

1、歷史上國家重要大事,均會留下紀錄,讓後人參考或引以為戒,而你自己是否也會為自己留下什麼紀錄?為什麼?
2、一個人的成就,教育占了一半的因素,你認為眾多教育項目(如:品德、知識、技能……)中,哪些是最重要的?為什麼?
3、在學習過程中,哪些方面你曾受到良師的影響?

【參考數據】

1、http://sswj.spaces.live.com/Blog/cns!1p5cvN0QZ4XBe2tX70CuA7uw!746.entry四書五經之路
2、史記本紀(上) 司馬遷原著 王利器、張烈等譯註 五南出版社92年12月初版
3、白話史記 謝武雄譯 河洛圖書出版社 68年3月出版
4、http://www.ylib.com/sango/newplace/newplace040429.asp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