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7年11月02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原文】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1)殺公子糾(2),不能死,又相之(3)」。子曰:「管仲相桓公,霸(4)諸侯,一匡天下(5),民到於今受其賜。微(6)管仲,吾其被髮左衽(7)矣。豈若匹夫匹婦(8)之為諒(9)也,自經(10)於溝瀆(11)而莫之知也。」 (《論語・憲問第十四》)
【注釋】
(1)桓公:春秋時齊國國君,姓姜,名小白,齊襄公之弟。因襄公無道,小白出奔莒,後來襄公被?,小白歸國即君位,任用管仲為相,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為五霸之首;管仲亡後,怠忽政事,寵幸佞臣,霸業遂衰,卒諡桓(音「環」)。
(2)公子糾:春秋時齊襄公之弟。因襄公無道,公子糾出奔魯國,後來襄公被?,公子糾回齊國,遭小白以兵力阻擋,公子糾與之戰,不勝遂被殺。
(3)不能死,又相之:相,音「象」,輔佐。管仲和召忽都是公子糾的家臣,公子糾回國被殺後,召忽自殺,管仲沒自殺,卻歸服於齊桓公,並當上齊國宰相。
(4)霸:稱雄、把持。
(5)一匡天下:管仲輔助齊桓公稱霸諸侯,匡正天下。後引喻為統一天下。
(6)微:無,沒有。
(7)被髮左衽:被,同「披」。衽,音「任」,衣襟。形容頭髮散亂,穿衣服開左邊的文化落後民族。
(8)匹夫匹婦:匹,音「痞」。平民、百姓。
(9)諒:信實、誠信。這裡指小節小信。
(10)自經:即「自縊」,上吊自殺。
(11)溝瀆:瀆,水溝、小渠。溝瀆,溝渠、水道。
【語譯】
子貢問:「管仲不能算是仁者吧?齊桓公殺了公子糾,他沒有自殺為公子糾殉死,卻當了齊桓公的宰相。」孔子說:「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諸侯,匡正了天下,人民到今天還享受到他的好處。如果沒有管仲,恐怕我們早已經是頭髮散亂,穿衣服開左邊的文化落後民族了。管仲哪裡會如百姓一般拘泥著小節小信,上吊自殺於溝渠,而沒有人知道呢!」
【研析】
孔子說:「君子貞而不諒」 (《論語・衛靈公》),是說君子堅守正道,不會拘泥於小節小信。君子擔當大任,要思量許多大事,就不會執著於小節小信的「言必信,行必果」,其實堅守正道將大事考慮周到、主次輕重緩急適當安排,這比把小節小信看得很絕對而必須遵守,是更重要、更合道理。
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論語・憲問》)是說齊桓公多次召集各諸侯國的盟會,不用武力,那是得力於管仲的才能,而那就是仁德的展現。主張「尊王攘夷」,反對使用暴力,而且能達到齊魯之地避免被「夷化」的目的,就是管仲的仁德促成的。所以看一個人,應該從整體來看,不能只從管仲「事其主不忠」一時的過錯,就否定了他匡正天下,「尊王攘夷」的大功,從整個過程來看,管仲功大於過甚多,最終也成就了仁德。
【延伸思考】
1、有修養的人應該懷有大志,也不會忽略小節小信,但如果無法兩全,只好以成就大志為重。有的人對於小節小信,很在意,記性很好,而且「言必信,行必果」,這是不是也意味著他可能沒什麼大志?執著於小節小信,會不會妨礙人的修養?應該如何擴大度量?
2、為甚麼說管仲「九合諸侯」,「 匡正天下」,「 尊王攘夷」,不用武力,避免齊魯之地被「夷化」,是仁德的表現?管仲當宰相之前的困厄遭遇,和成就管仲的仁德、成就匡正天下的使命有沒有關係?背負不忠的罪名苟且活著,是因為大志未酬,這算不算忍辱負重?
【成語故事】
陸績是三國時代吳郡人。
陸績六歲的時候去九江拜見袁術,袁術給他橘子吃,陸績在懷裡裝了三粒,走時一行禮,橘子掉了出來。袁術說:「陸郎作客還拿人家的橘子嗎?」陸績說:「回去獻給母親。」
孫策在江東時,奉張昭、張?、秦松為上賓,在一起討論局勢,認為四海未定,須當用武力平息。陸績年少,坐在最後一個座位上,遠遠地說:「從前管仲輔佐齊桓公,九合諸候,一匡天下,不用兵車。孔子說:「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今天人們不思道德懷取之術,而只是一味尚武,陸績雖然年輕不懂事,私下不安。」
江東虞翻和荊州龐統都是名士,年齡比他大出許多,但都和他友善。
「一匡天下」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論語》,「匡」指糾正,就是使天下的一切事得以糾正。
(出自《三國志・陸績》)
(正見網: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5/1/30/30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