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無求生以害仁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7年11月07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 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 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子曰:「志士仁人(1),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注釋】

(1)志士仁人:懷有大志和仁德的人。

【語譯】

孔子說:「一位懷有大志和仁德的人,不會貪生怕死而損害仁德,只會不惜犧牲生命而成全仁德。」

【研析】

道德和生命孰輕孰重?人的元神不滅,在漫漫長河的生命歷程中,同一個元神扮演過無數的生命,生死只是每個角色的始終,而元神這個真正的自我,卻是本來就具備仁德的。如果人能由著理智清醒的元神主宰著,堅守正道,顯露出本性,自然能以道德為重。生命固然也重要,也該珍惜,但真正的永恆,真正的自己,卻是元神、本性和心性道德的修養。人在每一次關鍵時刻的選擇,不就是心性的昇華與墮落的選擇嗎?甚至一思一念也都決定著人生命運的浮與沉。

人對於道德標準、價值體系有不同的認識,其選擇和歸宿也就不同。哪一天人在生活歷練中認識提高了,合於正法正道了,道德標準、價值體系就會接近其元神的本性了,這時人自然能有最正的見解,選擇和歸宿也就能最理智、最真切了。所以撥開層層迷霧,去除種種人心,以及為私為我的種種執著、顧慮和怕心,大概就能見到真性了吧!這時就算是失去生命,元神也會堅守著正道的。

【延伸思考】

1、人的精神意志是很主要的。有人遭受打擊,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失去信心;有人越挫越勇,再接再厲,面對挑戰,信心堅定。如果能意志堅強,堅守正道,那就無法阻擋,能表現大無畏的精神。試舉一個歷史上能表現大無畏精神的例子。

2、有過瀕死經驗的人,往往能更坦然面對死亡,以更開闊的胸襟面對人生。想想看:什麼樣的道德觀念、價值體系的人最怕死?為什麼會這樣?人間是人真正的家嗎?能貪戀沉迷其中嗎?

【歷史故事】

精忠報國的岳飛

岳飛是南宋一個家喻戶曉的的將軍,他曾說:「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年少時的岳飛孔武有力,能拉開很重的弓,父親見他具有天份,又講義氣,便說他:「你將來會是個大有作為的人,受君王任用,但卻可能會因為忠義而為國報犧牲。」

岳飛十五六歲時,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當權者腐敗無能,節節敗退,國家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一天,岳母把岳飛叫到跟前,說:「現在國難當頭,你有什麼打算?」 「到前線殺敵,精忠報國!」而「精忠報國」正是岳母親對兒子的希望,於是她決定把這四個字刺在兒子的背上,讓他永遠記著這誓言。

  岳飛解開上衣,請母親下針。岳母問:「你怕痛嗎?」岳飛說:「如果連針都怕,怎麼去前線打仗!」岳母先在岳飛背上寫了字,然後用繡花針刺了起來。刺完之後,岳母又塗上醋墨。從此,「精忠報國」四個字就永遠地留在了岳飛的後背上。

後來,岳飛應召入伍,便接連打勝戰役。岳飛心中最大願望,就是恢復中原。不久,金將兀-X率軍進攻常州,於是康王又派岳飛帶陣殺敵,收復了健康。他上奏書給皇帝請求中興漢室,討伐金兵的事業就此展開了,中原百姓聽到消息,奔相走告歡呼慶賀。

但是,奸臣秦檜卻一再向皇帝進讒言,建議與金兵議和,於是岳飛連接十二道金牌,心知高宗心意已堅,不禁潸然淚下。秦檜認為只要岳飛一日不死,就會盡全力阻撓和議,於是他便處心積慮要置岳飛於死地。最後,他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父子一併處死。直到紹興末年,太學生程宏圖上書訴訟岳飛的冤案,宋孝宗才頒詔恢復岳飛的官職,還給岳飛清白。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