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隋文帝改革(歷史故事)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8年10月26日】

【原文】

少內史崔仲方勸隋主除周六官,依漢魏之舊,從之。悉放太常散樂為民,仍禁雜戲。隋詔郊廟冕服,必依禮經,其朝會之服、旗幟、犧牲皆尚赤,戒服以黃,常服通用雜色。初,周齊所鑄錢凡四等,及民間私錢,名品(1)甚眾,輕重不等,隋王患之,更鑄五銖錢,背面肉好,皆有周郭(2),每一千重四斤二兩。

周法比於齊律,煩而不要,隋王命高熲,鄭譯及上柱國楊素,率更令裴政等,更加修定(3)。獨孤後家世貴盛,而能謙恭,雅好(4)讀書,言事多與隋主意合。

帝每臨朝,後輒與帝方輦(5)而進,至閭乃止,使宦官伺帝,政有所失,隨即(6)匡諫(7),候帝退朝,同反燕寢(8)。大都督崔長仁,後之中外兄弟(9)也,犯法當斬,帝以後故,欲免其罪,後曰:“國家之事,焉可顧私(10)!”長仁竟坐死(11)。

彧以近世風俗,曰:“竊見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12),充街塞陌(13),聚戲朋游(14),鳴鼓聒天(15),燎炬(16)照地;竭貲破產,競此一時。

無益於化(17),實損於民,請頒天下,並即(18)禁斷(19)。”詔從之。
(出自《資治通鑑今注》)

【注釋】

(1) 名品:名稱品種的意思。
(2) 周郭:外圓周叫規,內方周叫矩,在此形容錢幣的模樣,叫周郭。
(3) 修定:修改制定的意思。
(4) 雅好:愛好、喜愛的意思。
(5) 方輦(音為拈):古代的人所坐的轎子需要四個人合力抬起,才能起轎。
(6) 隨即:立刻。
(7) 匡諫:糾正規勸。
(8) 燕寢:燕居之寢,此指的是文帝的寢居。
(9) 後以中外兄弟:指獨孤後的娘家的表兄弟。
(10)焉可顧私:豈能顧念私誼的意思,本文表達指獨孤後請文帝不要因為怠念親戚關係而饒過長仁。
(11) 竟坐死:被依法處斬。
(12) 望夜:指每個月的第十五日。
(13) 陌:指街道。
(14) 朋游:指結交朋友而遊玩。
(15) 聒天:震天,此指打鼓的聲音震動到天頂。
(16) 燎炬:燃燒火炬,此指火把。
(17) 化:指教化的意思。
(18) 並即:立刻。
(19) 禁斷:禁止斷絕的意思。

【語意參考】

少內史崔仲方勸說文帝廢除北周建立的六官制度,而要恢復漢、魏的舊制度,文帝聽從了他的建議。而文帝全部放免隸屬於太常寺演奏散樂的樂戶,成為了平民百姓,但是仍然禁止演出雜戲。文帝詔令內外百官,在郊外上天和廟祭先祖時,冠冕服飾都必須依照《禮經》;在朝會時所穿的朝服和國家所用的各種旗幟、祭祀所用的牲畜都崇尚紅色,將帥士兵的軍服使用黃色,官吏平民的常服通用雜色。當初,北周、北齊官府所鑄造的錢幣先後共有四種,加上民間私自鑄造的錢幣,名稱和品種非常多,輕重也不一樣。文帝對此感到憂慮,於是下令重新鑄造五銖錢。所鑄造的背面、正面、錢身和錢孔的邊緣都有凸起的輪廓,每一千枚重四斤二兩。北周的法令和北齊相比,條文煩瑣而不得要領,於是文帝下令高熲、鄭譯及上柱國楊素、率更令裴政等人重新修定。

隋文帝的皇后獨孤氏家族世代尊貴昌盛。但她性情謙恭,喜歡讀書學習,議論政事時經常與文帝的意見不謀而合,所以文帝對她既是又愛又怕,宮中稱帝、後為“二聖”。文帝每日臨朝時,獨孤後都乘坐車子與他並排前往,一直陪送到文帝坐朝的大殿門口。她又派遣宦官伺察文帝的行為,如果發現朝政有錯,就立刻上書勸諫糾正。等文帝退朝後,她又與文帝一起返回寢宮。

大都崔長仁是獨孤後的表兄弟,犯法應當斬首,但文帝看在他是獨孤後的親戚,打算赦免他的罪行。但是獨孤後說:“嚴格執法是國家大事,怎麼能徇私枉法呢?”於是崔長仁終於被依法處死。

因為近來民間風俗,柳彧對文帝說:“我見京師以及外州城鄉,每年在正月十五日夜裡,人們都要聚集街巷,結朋招友,遊戲無度。鑼鼓喧天,火炬照地,甚至不惜傾家蕩產,競逐一時的快樂。它不但無益於政教風化,實有害於黎民百姓。請求陛下頒天下,立即禁止。”隨文帝下詔書採納了他的建議。

【研析】

本則故事在描述隋文帝滅陳立隋時,推行了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改革措施。從故事內容可以了解到,文帝改革,是為了百姓們、官吏們著想,把嚴格或是不道德的規定一律刪除,而且文帝不會因為自己的立場而改革,反而聽從了百官們的意見。文帝從這些意見當中可以體會到,這些百官們也是替百姓們著想。而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會有一位女子默默支持他,那就是獨孤後。可以從這則故事了解到,雖然獨孤後家世好,文帝對她又愛又怕,但談論政事,獨孤後的意見會給文帝做一個參考。而且獨孤後深怕文帝上朝時會出錯,還請官吏們觀察文帝的言論,如有錯誤,就會上書請文帝改正。如此替文帝著想,也難怪深得文帝的心。

雖然文帝努力改革,但是總會有落網之魚,而百官們了解到文帝的苦心,常會帶一些建議給文帝參考,如同劉彧,深怕百姓們因為玩樂而忽略了教育,而請文帝把之前的改革做些修正,而文帝也採納了他的建議。一個明君,雖然他的改革為了百姓或是官吏,但是還是會有不足之處,而官吏們看到也會上前請示糾正。

【延伸思考】

1. 從本篇故事學到了什麼?
2. 如果你是文帝的臣子,如果看到文帝的改革有所不足之處,會如何做?
3. 對於獨孤後的做法有何感想?如果你是獨孤後,又會如何跟文帝溝通呢?
4. 看了文帝採納了臣子的建議,設想自己是否曾跟文帝一樣嗎?

【參考數據】

1.《中華叢書資治通鑑今注》 宋‧司馬光 著作者 李宗侗夏得儀等 校注 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55年10月初版 67年8月三版
2.《白話資治通鑑精選為政篇》 《通鑑》今譯系列編委會 編譯 陳聖元 編 鴻態圖書公司出版部 83年11月初版第1刷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