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宋太祖問王昭素治世養身之術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08月05日】

【原文】

辛亥,以處士酸棗王昭素(1)為國子博士(2),致仕。昭素少篤學,有志行,帝聞其名,召見便殿。時年已七十餘,帝問曰:「何以不仕?」昭素謝不能。令講《乾卦(3)》,至「九五飛龍在天」,斂容(4)曰:「此爻正當陛下今日之事。」引援證據(5),因示風諫微旨(6)。帝甚悅,問以治世養身之術(7),昭素曰:「治世莫若愛民,養身莫若寡慾。」帝愛其語,書於屏風間。留月余,數求歸,故有是命。年八十九,卒於家。

(出自《續資治通鑑・第六卷》)

【注釋】

(1)王昭素:宋朝酸棗(河南省延津縣北)人,為人好學,博通九經,學問淵博,同時研究老子,尤其對《詩經》和《易經》特別專精深入。
(2)國子博士:最高學府國子學中的教授官。
(3)乾(音前)卦:易經卦名。
(4)斂容:使容貌莊重嚴肅。
(5)引援證據:引經據典。
(6)微旨:微言大意。
(7)術:方法。

【語譯參考】

十日,宋太祖詔令處士酸棗人王昭素為國子博士,退休。王昭素從小好學,有志向節操,宋太祖聽說他的好名聲,於是在便殿召見他。當時他已七十多歲,太祖問道:「為甚麼不做官?」王昭素告謝自己無能。讓他講解《乾卦》,講到「九五飛龍在天」時,臉色嚴肅地說:「這一爻辭講的正合陛下今日的情況。」引經據典,因此陳示風喻勸諫微言大意。太祖很高興,問他治國養身的方法,王昭素說:「治理國家沒有比愛護百姓更重要的,養身沒有比清心寡欲更重要的。」太祖喜愛他說的話,就把它書寫在屏風間。留住他一個多月,王昭素多次請求回家,因此有此詔命。享年八十九歲,在家中去世。

【研析】

王昭素是一個學問淵博,品德高尚,自小好學不願做官,受到鄉裡人所稱讚的人。他常聚集四方學子,親自教授他們;排解鄉裡糾紛;購物不討價還價;敦厚善良,處處替別人著想,樂於助人。因其聲明遠播,連太祖也耳聞,故下詔令接見他,特地請他講解《乾卦》及請教治理天下與養身的道理。果然百聞不如一見,一旦親自聆聽,喜愛其語,特將它書於屏風上,希望可以時時警惕自己。可見其卓絕品行,不但受到人們的尊敬,連皇帝也禮遇他。

王昭素特別提倡道家的清心寡欲,作為養身之術。要做到清心,當然得先放棄一切執著,名、利、情……等,執著一放下了,當然也就寡慾了。我們從他活到八十九高壽才安然去世,就知道他是個清心寡欲的實踐者,更恰當的說,也是個修煉人。

【延伸思考】

1.有人熱衷仕途,汲汲營營求官;有人喜愛閒雲野鶴般,自由自在。你喜愛哪種生活方式呢?請說一說你的理由。
2.你認為王昭素為何能享高壽?
3.我們的老祖宗常將「積德」掛在嘴邊,我們如何做才能增加德呢?

【參考資料】

1.《二十六史精粹金譯下》門歸 主編 建宏出版社 1994年8月出版
2.《白話續資治通鑑》(第一冊)沈志華 主編 建宏出版社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