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98):養鞠須豐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09月09日】

養(ㄧㄤˇ)。(yǎng)

【歷史來源】

1、出自於姬姓,以邑名為姓。太王之子秦入吳,其後建立吳國。春秋時期,吳國公子掩佘、燭庸叛吳逃到楚國,楚王把他們封在養邑(今河南省沈丘縣東南)。這兩個公子的後代便在養邑定居,以封地名養為姓。

2、出自於神射手養由基的後代。周代有養國,後來被楚國滅掉,春秋時為楚大夫神射手養由基的封邑。他的後代子孫有養氏和養由氏。養由基能在百步之外射穿作標記的柳葉,並曾一箭射穿七層鎧甲。晉楚鄢陵之戰中,楚共王左眼被晉將魏梔射中,共王叫來養由基,給他兩支利箭,命他復仇。養由基一箭射死魏梔,拿著剩下的一支箭向共王覆命。因此,時人稱他為養一箭。

【郡望】

山陽郡:漢時置郡。治所昌邑在今山東省金鄉縣西北。

【堂號】

方正堂:方正是指漢代不須考試而是被選舉的功名,要選品行端方,行為正直,學問又好的人。後漢養奮,博古通籍,全郡的人都很尊重他。本來是布衣,選他為「方正」。漢和帝時不是旱就是淹,養奮向皇帝說:「這是因為朝政有毛病,干逆了天氣,陰陽不和而造成的。你要除掉一切不好的政令。」言多切宜,一時稱為「名儒」。

【歷史人物】

○養奮:東漢鬱林人,字叔高,博通古籍,以布衣舉方正。方正是指漢代不須考試而是被選舉的功名,要選品行端方,行為正直,學問又好的人。和帝時,因天氣不正常,或澇或旱,策問他時,他則說:「天有陰陽,陰陽有四時,四時有政令。春夏則予惠布施寬仁,秋冬則剛猛盛威行刑。賞罰殺生各應其時,則陰陽和,四時調,風雨順,五穀生。今則不然,長吏多不奉行時令,為政舉事違逆天氣,上不恤下,下不忠上,百姓睏乏而不恤哀,眾怨鬱積,故陰陽不和,風雨不濟,災害頻仍。水者陰盛,小人居位,依公營私,讒言蒙上。雨漫溢者,五穀不增而賦稅不減,百姓虛竭,家有愁心也。」所說多直率,切中時弊,一時稱為「名儒」。

○養由基:春秋時楚國名將,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神射手。當時,還有一個善射箭的人,名叫潘黨,能每箭射中箭靶的紅心。養由基對他說:「這還不算本事,要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楊柳葉子,那還算差不多。」潘黨不服,當即選定柳樹上的三片葉子,並標明號數,叫養由基退到百步之外,順序射去。養由基連射三箭,果然第一箭中一號葉,第二箭中二號葉,第三箭中三號葉,箭鏃全都正中葉心。

鞠(ㄐㄩ?)。(ju?)

【歷史來源】

1、出自於姬姓。黃帝有後名曰棄(后稷),是周朝的始祖,棄之子不?有個兒子叫陶,生下來時手上的掌文很象古文鞠字,因此起名叫鞠陶。鞠陶後來作了周人的首領,他的後代子孫就以他的名字命姓。

2、以名為姓。鞠陶的後代中有個叫鞠武的,在燕國任大夫,他的後人以其名字命姓。

【郡望】

汝南郡:漢高帝時置郡,治所是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一帶)。相當於現在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區。

【堂號】

清河堂:鞠常原是五代時後漢乾佑進士。到了宋朝開寶年間,趙普為宰相,提拔鞠常為著作郎,後來又作了清河令。

【歷史人物】

○鞠常:字可久,漢朝密州高密人。少好學,善屬文。漢干佑二年擢進士第,為秘書省校書郎。顯德四年,親自到皇宮進謁並獻國策,於是受賞識召之會試,再授猗氏令。

開寶中,趙普為相,鞠常被擢為著作佐郎。他任此官時,與楊徽之、李若拙、趙鄰幾四人,皆有名於當時。

當年鞠常應舉時,即著有《四時成歲賦》萬餘言,又為《春蘭賦》,文辭頗有比興、托物之情。再後為清河令。七年,卒,享年四十七歲。

○鞠夫人:宋代舞者。生卒年待考。南宋周密所著的《齊東野語》中記載她精通音律,是皇宮舞蹈班子的編舞兼領舞,以善舞南宋名曲《梁州曲舞》而著稱。她的舞姿在宋高宗時為仙韶院第一,人稱「菊部頭」(在古代,「菊」、「鞠」二字相通),皇宮的教坊都管王謹,特作《菊花新曲破》用以稱頌她。

須(ㄒㄩ)。(xū)

【歷史來源】

1、出自於風姓。春秋時期有風姓國叫須句國(今山東東平縣西北),是太昊伏羲氏的後代,國人稱為須句氏,後來改稱須氏。

2、出自於羋姓。商代有個小國叫密須國(今甘肅靈台縣西),其國君的後世子孫以國名中的須字為姓。

3、以地名為姓。春秋時期,衛國有古邑名叫須(今河南滑縣東南),後人以邑名為姓。
  
【郡望】

琅?郡:秦朝初置,轄境約今山東中部及東南一帶,治所漢代時在東武,南朝宋時移治即丘〈今山東省臨沂市東南〉。

【堂號】

陸量堂:漢朝時有須無封陸量侯,四代世襲。

【歷史人物】

○須用綸:明朝萬曆年間進士,崇禎年間授青州知府。為人廉潔公正,風節凜然。當時府中兵餉告急,於是他裁示,各家眷屬雜費充作軍餉,不用民間錢財,百姓都感激他的德政。

豐(ㄈㄥ)。(fēng)

【歷史來源】

1、出自於姬姓,以祖名為姓。春秋時,鄭國公族後裔鄭穆之子公子豐,在鄭僖公時任大夫。他的孫子豐施、豐卷以他的名為姓。

2、以人名為姓。高辛氏時有豐侯且。周代魯國有豐丘,他們的後代子孫都稱作豐氏。

【郡望】

松陽縣:東漢建安四年(199年)分章安縣地置松陽縣。隋開皇九年(589年)析松陽東鄉地置括蒼縣。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置松州。八年廢州復縣;同年,省遂昌縣入松陽縣。景元二年(711年)遂昌從松陽析出。干元二年(759年)析南鄉地置龍泉縣,至此,縣域基本穩定。唐貞元間,縣治由古市遷今址。五代後梁開平四年(910年)易名長松縣;後晉天福四年(939年)改稱白龍縣。宋咸平二年(999年)復名松陽縣。1958年11月撤松陽縣併入遂昌縣。1982年1月復置松陽縣。

【堂號】

尚義堂:宋朝時候,豐有俊先後為揚州府和鎮江兩處的知府。他勤政愛家,最講義氣。他朋友的女兒被人拐賣到青樓。有俊花重金贖回,給她選了一個最好的讀書人為婚,一直把她當自己的女兒看待。京都尹王佐非常佩服他這種義氣。

【歷史人物】

豐干

豐干,為唐代高僧。居天台山國清寺,晝則舂米供僧,夜則高屋吟詠。或騎虎巡廊唱道。人或借問,也只隨時應對而已,更無他語。有這麼一則「三聖同山」的佚聞流傳:

唐太宗貞觀年間,天台山國清寺的住持名叫豐干禪師。豐干禪師一次雲遊,去赤城山,突然聽到一個孩子的哭聲。四野無人,禪師急忙奔向前去,見是一個年約十歲的男孩在抽泣。禪師問:「小菩薩,你是誰領出來的?父母在哪?家在什麼地方?」孩子回答說:「我是個孤兒,無父無母,貪玩迷了路,家也不知在哪裡了。」豐干禪師見他可憐,便領回了國清寺,交給僧人撫養。因這孤兒無名,又是豐干撿來的,僧人們便稱他為「拾得」,天長日久,拾得就成了孩子的名字。

幾年光陰一過,拾得從一個稚弱童子變成了碩壯少年,能夠幹些雜活了。豐干便派他去廚房幫忙,擇擇菜,燒燒火,好替僧人們減輕一些生活壓力。這位拾得人倒勤快,只是有個怪毛病,每次幹活總將一些剩菜剩飯包好,放到一個竹簍裡。這些東西是他為寒山準備的。寒山是誰?國清寺的僧人都知道,他就是隱在山頂「寒岩」的那位怪人。寒山穿著奇怪,僧不像僧,道不像道,又喜歡詩文詞藻,經常順手寫上幾句,或隨口吟誦幾聲。但他不像普通詩人那樣預備文房四寶,也從不積累文稿,只要興趣來了,便在屋壁竹石之上隨手刻下。時間一久,寒岩附近的山石樹木、村舍牆壁之上便布滿了寒山的詩文。拾得對寒山非常敬佩,很想學得寒山的風範文采,便每日收積國清寺僧人用剩的飯菜,供養寒山。寒山每次下山來國清寺,他必有一竹簍的飯菜送給寒山,由寒山背上山去。
  
僧人講究慈悲愛物,自已用不了的東西送給別人,對僧人來說是常事,所以,國清寺的和尚們對拾得的作為也不放在心裡。然而,有一件事卻令眾僧非常難以忍受,那就是拾得經常在深更半夜狂呼亂叫。國清寺地處天台山腳下,附近村民很少,夜裡極其安靜,拾得突然大喊大叫,猶如平地驚雷,實在嚇人得很。眾僧無法忍受,便走出來批評他、驅趕他。拾得也不反駁回擊,總是撫掌大笑,揚長而去,好像是故意要打破沉靜之夜,擾亂僧人的清修。

三番五次之後,僧人們見拾得屢教不改,只好稟報豐干,希望豐干出面管教一下。豐干卻對拾得縱容得很,從來不加勸阻。他自己也和拾得差不多,經常在深夜歌唱自娛。這是為什麼呢?原來,豐干不是常人,他知道拾得也不是常人,寒山也不是常人。他們到底是誰呢?原來是三聖菩薩的化身。

卻說當時的台州刺史名叫閭丘胤。閭丘胤初來台州時,路上突患頭疼,劇痛難止。正好遇上豐干自天台山外出遊方路過,豐干便含一口水噴在閭丘胤的臉上,立即治好他的頭疼。閭丘胤隨即問道:「天台山有什麼高賢嗎?」豐干回答:「賢人當然有,只是見到他們的人並沒真正的認識他們,真正認識他們的人無緣見到他們。你如想見到他們,千萬不可以貌取人。寒山是文殊化身,隱跡天台;拾得則是普賢菩薩,看上去卻像乞丐。這兩位都不是凡人。」閭丘胤聞言,隨即上天台訪問賢者,倉促之間竟忘了問問眼前這位高僧的名字,因而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豐干。

閭丘胤來到國清寺,依照禮節,先求見豐干住持。寺僧將他領到豐乾的禪房,豐幹當然不在。閭丘胤又要見寒山和拾得,寺僧便領他來到寒山隱居的寒岩,只見有兩人坐在一堆篝火前面,正不知為何事而縱聲長笑。閭丘胤上前施禮,說明來意。 寒山、拾得大聲喝道:「豐干多嘴多舌,把我們說出來干什麼!你這人也是,遇上了阿彌陀佛都不知道,還來找我們干什麼?」說罷,二人撫掌大笑,牽手走到山林深處去了。從此,人間再沒見到寒山、拾得,豐干也不見蹤影了。閭丘胤隨即派人將寒山刻在石木牆壁的詩文抄錄下來,共有三百餘首,這便是流傳於世的《寒山子文集》。

在江浙一帶,寒山、拾得與豐乾的故事幾乎是家喻戶曉,人人盡知。人們相信,他們就是三位菩薩的化身。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