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許衡善與人處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0年03月23日】

【原文】

衡(1)善教,其言煦煦(2),雖與童子語,如恐傷之。故所至,無貴賤賢不肖皆樂從之,隨其才昏明大小皆有所得,可以為世用。所去,人皆哭泣,不忍舍,服念其教如金科玉條,終身不敢忘。或未嘗及門,傳其緒餘(3),而折節力行為名世者,往往有之。聽其言,雖武人俗士異端之徒,無不感悟者。丞相安童(4)一見衡,語同列曰:“若輩自謂不相上下,蓋十百與千萬也。”翰林承旨王磐氣概一世,少所與可,獨見衡曰:“先生,神明也。”

(出自《元史.卷一百五十八.列傳第四十五》)

【注釋】

(1)衡:許衡(1209年-1281年)字仲平,號魯齋,祖籍為懷州河內(今沁陽)人。宋元之際學者,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曆法學家。他一生以從事教育為樂,在其27年仕途生涯中,剛直不阿,不附權勢,八次被詔入朝作官,又八次辭歸故裡。至元十八年(1281年)三月,在家鄉病故,享年73歲。
(2)煦煦(音許):和悅的樣子。
(3)緒餘:殘餘的。
(4)安童:(1248年-1293年),元朝大臣,蒙古札剌兒氏,木華黎四世孫。十三歲時,元世祖就召他進宮掌管宿衛軍,十八歲,被封為光祿大夫、中書右丞相。

【語譯參考】

許衡很懂得教育方法,說話和顏悅色,即使與小孩說話,也唯恐傷了他們。所以他所到的地方,無論貴賤賢與不肖都樂意跟隨他,他也能按照才智的高低,使他們都有所得,可以被社會所用。只要他離開一個地方,人們都流淚,捨不得,思考著、念誦著他的教誨如同法律條文一般,一輩子不敢忘記。有的未曾登門拜師,只是零散地繼承了他的一些學問,便頓改其舊,力行所學,這樣的人也往往不少。聽他說的話,縱使是武人俗士異端之類的人,也沒有不感動徹悟的。丞相安童一遇見許衡,就對身邊的人說:“你們都認為與許衡不相上下,實際上是十百與千萬之別呀!”翰林承旨王磐以有氣概著稱於世,很少有他讚許的人,唯獨一見到許衡就說:“許先生,真是神人呀!”

【研析】

許衡自幼就勤好讀書,因為家庭貧困,沒錢買書,常常走百裡路借書來抄,學問得之不易,故特別珍惜。而他天資聰穎,常向老師提出一些難以解答的問題,先後有三位老師以“吾非其師”而辭教。其求學態度,從小就與一般人不同,對學問的汲取,深思鑽研,因而後來講學,恭謹執教,能因材施教。他提倡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勤思考,並特彆強調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教育學生通曉禮義,懂得榮恥。不論各階層或才智高低,均能給以適當教誨,讓其切合社會需要,可謂廣泛獲得大眾的愛戴。所以只要他要離開一地方,大家一定捨不得,也將他所教的,謹記在心。縱使不是直接受教於他的人,也從中獲益不少。再說他言語和悅,連異端之人都能被他感動,難怪上至王公,下至庶民,都對他讚不絕口。他堪稱是古代傑出的教育家。

其成就不只是教育聞名於後世,亦是著名學者,和郭守敬一起修訂完成了古代最優秀的曆法——《授時歷》。他通過對歷代和當代社會狀況的分析,先後給忽必烈上疏五道奏章,主張實行漢法,亦多次表達其與其他大臣不同看法,忿然不屈,辭職表示抗議,有“元代魏徵”之稱。

【延伸思考】

1.許衡的教學,為何廣受大眾的認同?
2.許衡說的話能感動人心,其原因何在?
3.讀了許衡的故事,對你的學習有何啟發?

【參考資料】

1.《二十六史精粹金譯下》門歸  主編  建宏出版社  1994年8月出版
2.《白話續資治通鑑》(第十一冊)沈志華  主編  建宏出版社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