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1年07月26日】
【原文】
zhū xī zhèng xué ,sū shì qí cái 。
朱熹正學,蘇軾奇才。
ㄓㄨ ㄒㄧ ㄓㄥˋㄒㄩㄝˊ,ㄙㄨ ㄕˋㄑㄧˊㄘㄞˊ。
朱熹正學,蘇軾奇才。
【注釋】
(1)朱熹:字元晦,又改仲晦,號晦庵,別號紫陽,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南宋理學家,繼承北宋程顥、程頤的理學,並稱“程朱”。官至寶文閣待制,歷經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但任職僅九年,講學四十多年,著作、學生極多。將《論語》、《孟子》和《禮記》中的兩篇〈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其《四書章句集注》為後代歷朝取士的教科書。
(2)正學:正統儒家學說。自西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成為正學。
(3)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湄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大文豪,與父蘇洵、弟蘇轍並稱“三蘇”。官至禮部尚書,其詩、詞、賦、散文、書法、繪畫成就極高,為罕見的全才。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散文與唐代韓愈、柳宗元,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赤壁賦》是其巔峰之作。
(4)奇才:才能出眾的人。
【語譯】
朱熹宏揚了正統儒學,蘇軾是位奇特的人才。
【人物故事】
據《宋史・列傳・道學》,“道學”之名,上古無此名稱。但在夏商周三代的聖明時期,天子以此道為政,教化民心,四方百姓平日使用此道而不自知,一民一物都被此道的德澤所包容。周文王、周公死後,孔子有德但無實質權位,退而制定禮樂,闡明法度典章,刪修《詩經》,修訂《春秋》,讚揚《易經》天象,討論《三墳》、《五典》(上古書籍),期望上古聖人之道能顯明不盡。所以說:“孔夫子遠比堯舜更為賢明呀!”(堯舜功德施於當世,孔子闡明聖王道統、禮樂教化,功德流傳後世,無窮無盡。)孔子死後,曾子得其真傳,再傳授給子思(孔?字子思),子思的弟子再傳給孟子,孟子死後無所傳。兩漢以後,儒者論及大道,察而不精,語焉不詳,異端邪說乘機興起,幾乎使道學衰亡。
一千多年後,到了宋朝中葉,北宋周敦頤得到聖賢不輕易傳授的學術(得聖賢不傳之學),作《太極圖說》、《通書》,闡明陰陽五行之理,人性受命於天。程顥及弟程頤跟隨周敦頤學習,再擴大其所學,顯揚〈大學〉、〈中庸〉二篇,與《論語》、《孟子》並列,從此上自帝王傳心之奧秘,下至初學者入德之門,都能融會貫通。宋室南渡後,南宋朱熹得到程氏的正傳(朱熹拜程頤的二傳弟子李侗為師),使其道學更加仔細準確了。朱熹之學,以格物致知(窮究事物之理以獲致無盡的知識)為開端,明善誠身(明辨善惡,正心修身)為關鍵,並以持身恭敬為主要。他曾說聖賢道統散布在典籍中,聖賢經典的主旨不明,使得道統的流傳不易。於是朱熹竭盡精力,研究聖賢經典的義理。至此聖賢道統煥然一新而大放光明,井然有序而各得其所。這是宋代儒家之學所以能跨越諸位學者,而上接孟子的原因。
朱熹的弟子黃干說:“道學之正統必須有人傳於後世,自周朝以來,負起傳道之責的人不過幾人。從孔子之後,曾子、子思繼承其微言大義。從孟子之後,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繼承其失傳之學,而到了朱熹才得以彰顯。”有見識的人認為黃干見解高明。
據《宋史・列傳・蘇軾》,蘇軾到二十歲,已博通經史,作文一天可寫幾千字。宋仁宗嘉佑二年,參加禮部的考試,當時文章割裂怪異的弊端盛行,主考官歐陽修想要矯正這種風氣,看見蘇軾的《刑賞忠厚論》,大為驚喜,想提拔他為第一名,但懷疑是自己門生曾鞏所作,只放在第二名;蘇軾又以《春秋》經義作文名列第一,殿試考中乙科進士。後來蘇軾憑藉書信見到歐陽修,歐陽修對梅聖俞說:“我應當避開,讓此人獨出一頭。”聽到的人起初譁然不滿,久了也就信服了。
宋神宗熙寧四年,王安石想要變更科舉,蘇軾上書反對,神宗感悟說:“我本來對此事就有疑慮,看到蘇軾的奏議,心中便釋然了。”當日就召見蘇軾,問他當今政令的得失及自己的過失。當時王安石創行新法,蘇軾上書分析新法不適宜,提及國家的存亡不在於強弱,而在於道德的深淺;朝代的長短不在貧富,而在風俗的厚薄。但願神宗能推崇道德而讓風俗淳厚,不要急功近利而貪求富強。要以簡易為施政法則,以清淨為施政中心,才能使人民道德回歸淳厚。
因為反對變法得罪了王安石,蘇軾自請外調,擔任杭州通判,後來調職湖州知州。又因為有些不便民的事不敢說,作詩諷諭,希望對國事有所補救。御史李定、舒?、何正臣摘取其表面語句來斷章取義,誣陷蘇軾作詩誹謗皇上,逮捕入獄想置他於死地。唯獨宋神宗憐惜他,安置他擔任黃州(今屬湖北)團練副使。蘇軾和田野父老一起生活在山林溪谷間,並在東坡建築房屋,自己號稱“東坡居士”。
宋神宗多次有意再次重用他,總是被當權者阻擋。本想讓蘇軾完成至為重要的國史,姑且改用曾鞏,但神宗認為寫得不允當,就親手寫下聖旨,讓蘇軾調到汝州(較接近京城,今屬河南),並說:“蘇軾貶居在外反省思過,幾年來體會更加深刻,人才實在難得,不忍心始終棄而不顧。”蘇軾還未到汝州,上書自稱饑寒交迫,有田產在常州(今屬浙江),改至常州居住。
元豐八年,蘇軾到常州。同年宋神宗去世,哲宗繼位,蘇軾再度被起用。至元佑元年,蘇軾已身穿七品官服,升遷中書舍人。不久,再升任翰林學士。元佑二年, 兼任侍讀。蘇軾曾經留宿宮中,被召見入對便殿,宣仁太皇太后(英宗皇后,神宗時為皇太后)問說:“你前年是什麼官?”蘇軾回答:“臣是常州團練副使。”再問:“現在是什麼官?”回答:“臣現在是翰林學士。”問:“為何突然升遷至此?”答:“遇到太皇太后、皇帝陛下。”說:“不是。”說:“難道是大臣推薦的嗎?”說:“也不是。”蘇軾驚訝地說:“臣雖然罪大不可言狀,但不敢從其他途徑進升。”說:“這是先帝(神宗)的意思啊!先帝每次誦讀你的文章,必定讚嘆說:‘奇才,奇才!’只是還來不及進用你而已。”蘇軾不禁泣不成聲,宣仁後與哲宗也哭了,左右在場的人都感動流淚。
論曰:蘇軾在童年時,士人流傳《慶曆聖德詩》到蜀中(今四川中部),蘇軾就列舉詩中所言韓琦、富弼、杜衍、范仲淹諸位賢者去問老師,老師覺得奇怪,蘇軾說:“正想認識這些人。”可見他自小就有此意志,要和當代德智兼備的人同等。蘇軾二十歲到京師,一日之間名震四方。後來遭遇禍患時,他的節義也足以堅持他的操守。宋仁宗起初讀到蘇軾、蘇轍的制策(天子親自出題考試的選才方法),高興地說:“朕今日為子孫選得兩位宰相了。”宋神宗尤其喜愛他的文章,在宮中讀得忘了吃飯,稱讚他是天下奇才。但是當不當宰相早有命定,唉!蘇軾不能當宰相,又難道不是幸運嗎?有人說:“蘇軾稍微收斂一點,雖不被重用,也應當避免了災禍。”假使蘇軾因此而改變他的行為,還能是蘇軾嗎?
【說明】
朱熹幼年神奇有趣的事跡,令人感到他的根基非凡,也似乎驗證了儒道同源。《宋史》記載,朱熹自幼聰明過人,才剛會說話,父親指著天告訴他:“這是天。”朱熹問說:“天的上面是什麼?”父親很訝異。開始上學後,老師教《孝經》,他一看就在上面題字說:“不像這樣,就不是人了。”他曾和一群兒童玩沙子,獨自端正坐著用手指畫沙,一看竟是八卦圖。
其實儒道本一家,都源自《易經》,《易經》始祖是遠古時代伏羲氏,比老子、孔子早了幾千年。至孔子為《易經》作傳,《易經》自來是儒家重要經典,其中太極八卦的宇宙之理本就是道家基礎學說。儒家理學鼻祖周敦頤作《太極圖說》,也是師承自道家陳摶,所以說周敦頤“得聖賢不傳之學”。(《宋史.朱震傳》記載,陳摶以《先天圖》傳种放,种放傳穆修,穆修以《太極圖》傳周敦頤。)而陳摶向來就“好讀《易》”,“能逆知人意”。(《宋史.陳摶傳》)實際上,儒家到了極高層次就歸於道家了。
朱熹集理學之大成,被奉為儒學正宗,使孔子之道,更加大明於世。其學說強化了三綱(君臣、父子、夫婦之道)五常(仁、義、禮、智、信),使得傳統的人倫大道得以存續。此為正統的儒家學術,也是孟子後失傳千年的“天理”之學,如《朱子語類》中朱熹所言:“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教人明天理、滅人慾。”宋理宗稱讚他“發揮聖賢蘊奧,有補治道。”(《宋史》)清聖祖康熙讚揚他的著作“皆明白精確,歸於大中至正。”(《清聖祖實錄》)
雖然朱熹家境向來貧寒,家中經常斷糧,也能安然處之。朱熹理學在晚年甚至被排斥,但死後在宋理宗的大力推崇下,正式取得官學地位。元明清三代,更被視為官方哲學,定為科場程式。朱熹有鑒於當時道德敗壞,教育捨本逐末,只為應付科舉考試,主張以“明人倫為本”,編撰一系列教材,其影響力在中國儒學史上僅次於孔子。黃干說他:“紹道統、立人極,為萬世宗師。”(《朱子行狀》)
蘇軾奇才在很多書中都有生動的描述,如《甲申雜記》記載,天下的公論,雖是仇敵也不能改變啊!御史中丞李定審問蘇軾獄案,同僚都不敢過問。一天,李定在崇政殿門口忽然對大家說:“蘇軾真是奇才呀!”眾人不敢回答。李定又說:“雖已是二、三十年前所作的文字、詩句,蘇軾引證經傳,隨問即答,無一字差錯,真是天下之奇才呀!”李定說完嘆息不已。
蘇軾不僅是天下公認的奇才,他的節義操守、仁厚愛民之心,更使他名傳千古。《宋史》記載,元佑四年,蘇軾因為議論政事,被當權者所恨,又自請調職外地,任杭州知州。期間他修湖築堤,解除了人民大患,杭州人名為“蘇公堤”。二十年間蘇軾再度蒞臨杭州,施德於民,家家有蘇軾的畫像,百姓飲食必向他祝福,又建造生祠(為活人立祠奉祀以表示感佩)報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