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報應實錄:祖輩積德,子孫昌隆:誠非誣也!(共四文)

陳必謙 整理


【正見網2012年06月11日】

一、拔荊得金

據《陰騭文注證》記載,臨川地區的百姓周士元,入山採茶時,被荊棘鉤住衣服,使他的身體向前跌倒,木頭刺入皮膚,流血不止。因此,周士元想到:此地常有人,要經過這條路,恐怕別人路過時,也會跌倒受傷,於是,他就忍痛,坐在地上,用力一一拔去荊條。

忽然發現一株荊條的根下,閃爍有光,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塊黃金。他想這也不是別人丟失的財物,是找不到失主的,於是,便拿回去作本錢,去經商。三年以後,就成了富裕人家。
  
周氏按曰:世間許多傷人害物的毒草樹木,只要一遇見,就應當砍去,不能栽培。那位周士元先生,忍痛除荊,利益他人,其心誠懇,因而拔荊得金。真是可喜可賀啊!   

二、夢人贈桂

據《陰騭文注證》記載,元朝人周德,家貧好善,路上只要一遇到污穢、滑人、絆人的東西、磚瓦石片以及阻礙人走路的一切障礙物,就一定要清除。他看見跛子、瞎子,一定去攙扶他們。各種各樣的好事,做了很多,持之以恆。

後來,他夢見一位仙翁(老人),折下一枝桂花,送給他,說:“賜給你一個貴子,以報答你的善行。”後來,周德果然生了一個兒子,年紀輕輕,就科舉成功。

周氏按曰:不受瓦石的痛苦,就不知除去障礙物的功勞。我(本書作者周思仁自稱)還記得:康熙四十七年,蘇州地區發大水,饑民遍地。有人販來一船糙米,行到長洲沙河水域,不知水中有大石,順風揚帆一撞,船立即就破了。糙米沉入水底,船上的人,都掉進了水中。當時正是寒冬,掉進水裡的人幾乎凍死。到第二天,才雇了一隻小船,來打撈水中的糙米,僅僅撈出一半。販米的兩個人,都傾家蕩產了。於是,我們才知道:誰能排除河底的大石頭,功勞特別大。而且河裡、路上以及社會中,都有妨害人前進的隱藏的障礙物。除去這些暗藏的障礙物,實在是利民益國,功莫大耶!

三、祖輩積德,子孫昌隆:誠非誣也!

據《清河家乘》記載,崑山人張虛江,在嘉靖年間,擔任浙江寧紹道台(官職名)。上任以來,一切禮品和紅包,張虛江一概拒收,為官一塵不染。他曾經說:“我只喝浙江一勺水,或許能留後福,使子孫也在浙江為官。”

以後,他的孫子張泰符,果然做了紹興知府。當時府城五六十裡外,有一個星宿閘,關係到一府的水旱,是從前朱買臣建築起來的。這個地方瀕臨大海,有二十八洞,綿延三四裡,水勢最急,修補很難。有一位姓錢的太守修築後,一天就崩潰了。屢築屢壞,百姓為此很痛苦。

張公(張虛江)認真查看,全面衡量了當時的水勢,認為用石頭建築不能持久,就熔化鉛錫來灌鑄,把橋石和閘鑄成一塊,花費巨萬資金,至今屹立不動。

紹興地方的人民,把張公作為神來祭祀。後來,張泰符也升任寧紹道台,再升任為一方大官,一直升到七省總漕。為官總不離浙江,人們認為:這是張虛江清正廉潔的報應。
  
周氏按曰:張虛江先生的父親張南麓,因為他的先輩,出於方孝孺(方孝孺,明朝浙江寧海人,宋濂弟子。燕王朱棣起兵,當時朝廷詔書多出於他的手筆。燕兵入南京,朱棣命方孝孺起草即位詔,方孝孺不從,被殺。宗族親友連坐死者,凡十族,達八百四十七人)門下,就到長洲唐浦避難,子孫從農,對外不敢講讀書的事。

一天出外,張南麓看見路旁,有人丟失了一個袋子,提起來很重,裡面裝了三四百金,不敢啟開觀看。他特意停船上岸,等了三天,這才看見一個人,慌慌張張地一路尋找東西來了,張南麓問清他的確切真實情況後,就把袋子歸還了他。因此,張南麓在晚年就生下了張虛江,其母管夫人懷孕十六個月,才生下他。張虛江年幼讀書,過目就能背誦,年紀輕輕,在嘉靖會試中名登榜首。子孫都很昌盛。

四、海神寫了回信

福建洛陽江,瀕臨大海那一段,過去設船渡人,常遇風浪,淹死過不少人。

宋代大中年間,有一隻船就要翻了,忽然聽到空中喊道:“不要傷了蔡學士!”馬上風平浪靜,一船人安然無恙。大家詢問船中人,卻沒有發現有姓蔡的。只有一個婦女,她的丈夫姓蔡。當時,這個婦女已經懷孕幾個月了,她心裡暗暗驚異,就發願說:“如果我生的兒子,果然將來是學士,一定要在這裡修造橋樑,方便過河的人。”

後來她所生兒子,就是後來的忠定公襄(筆者註:蔡襄1012-1067年,多行惠政。所建萬安橋,全長360丈,在中國橋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當年考取狀元後,出守泉州時,他的母親還在,母親催促蔡襄公建造了萬安橋。建橋之前,蔡公考慮水深難測,而且潮水來得快,怎麼動工呢?於是拖延了一年多時間。母親催促更加迫切!蔡公就給海神寫了一封信,派手下人送去。送信人喝得大醉,然後把信投向海中,在海邊大睡。醒來一看,身邊有一封換了信封的信。蔡公得到此信,啟開一看,只有一個“醋”字,墨水很新,蔡襄公恍然大悟說:“這是海神寫的回信!是海神叫我在二十一日酉時動工啊!”時間一到,潮水果然退下去了,泥沙擁積一丈多高,一連八天,潮水都沒有來,於是就建造了這座橋。橋長三百六十丈,寬一十五尺,共費金錢一千四百萬,因此就叫做萬安橋。

周氏按曰:當時負責這一工程的,有盧實、王錫、許忠及僧人義波、宗善等十五人,單說蔡公,因為他是倡議者。

(均據清代周思仁《安士全書》)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歷史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