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清官李崇(共三文)

秦自省


【正見網2012年09月01日】

一、李崇牛皮鼓報警    

南北朝北魏孝文帝初年,兗(讀演)州(今山東西南部)一帶強盜出沒。他們擄掠財產、殺人害命,無惡不作,而且行動迅速,剛剛被人發覺時,他們早已溜之大吉。當地人深受其害,恨之入骨。可這幫惡賊,來無影,去無蹤,很難擒獲他們。長期以來,匪盜難除!
    
北魏兗州刺史(官職名)李崇,一心為民,他上任後,以必除匪盜為己任。左思右想,想出一道擒盜妙計。他先下了一道命令,曉諭全州:每個村子修一座鼓樓,樓裡掛上一面大號牛皮鼓。沒多久,兗州轄區內,村村備上了大號牛皮鼓。
    
李崇微服私訪後,又令人將第二個命令曉諭全州:哪個村子發現了強盜搶東西,村民馬上敲響大鼓。鄰近四周的村子,開始聽到鼓聲的,敲一陣鼓作響應;再聽到的村子,敲兩陣響應,再聽到的村子,敲三陣鼓響應;依次擴展,各敲幾千下。務必在很短的時間裡,讓村村知道有強盜來襲擊。李崇還命令所有聽到鼓聲的村子,都必須派壯士守住交通要道,追查尋找強盜來去的行蹤。
    
沒多少天,一批不知內情的強盜下山了。他們剛撲進一個村子,還沒來得及動手,這個村的鼓樓內,響起咚咚咚的震耳鼓聲。這伙強盜正驚詫間,四周鼓聲大作,似有千軍萬馬包圍而來。他們失魂落魄,哪還顧得打家劫舍,慌不擇路,四下亂竄。
    
鼓點越來越密,鼓聲越來越響,這伙歹徒恍覺自己置身在一片鼓聲的海洋裡。所有的險要地段、交叉路口,無數壯士持刀仗劍,雄踞把守,整個兒布成一張天羅地網。這批強盜剛一露面,馬上就被活捉。
    
兗州村村有了報警的鼓聲,強盜們再也不敢輕舉妄動,慢慢變少了。社會安寧下來,百姓團結,人心振奮,齊頌好官為民除惡,李崇的聲譽大震,都講他是“智仁勇三全的好官!”     
    
二、 李崇智破疑案,救無辜
        
北魏時,定州(現屬河北)地方,有一對兄弟倆,名叫解慶賓和解思安,被朝廷判刑流放到揚州。弟弟解思安,為了逃避艱苦的勞役,在一個風雨之夜逃走了。哥哥解慶賓,害怕另外再承擔弟弟的勞動任務,就冒認揚州郊外長江邊一具屍體,是自己弟弟,謊稱弟弟被他人所殺害,買了一塊地埋葬了。

解慶賓還勾結城裡一個姓楊的巫婆,叫她自稱前幾天夜裡看見了鬼,是解思安,謊說解思安是被人勒死的。現在做了鬼整天整夜哭叫。接著,解慶賓便誣陷是和弟弟在一起的士兵蘇顯甫、李蓋殺害的,告狀到州府。‘  、
    
州府判官派人把蘇、李兩名士兵,抓去審訊。兩名士兵經不起嚴刑拷打,承認是他倆殺害了解思安。將要了結此案時,揚州刺史李崇,複審此案,產生了懷疑。他秘密指派兩位揚州城裡無人認識的人,偽裝是從外地來揚州,探望牢中的解慶賓。
    
他倆見到解慶賓說:“我們住在離此地300裡的地方,不久前的某晚,有一人路過我們村要求借宿,從他談話中,發現他有可疑之處,便立即追問他,他說自己是被州府判刑、流放到揚州的犯人,剛從牢裡逃出來,姓解名思安。當夜.我們把他綁在樹上,要把他捉到官府去。他苦苦哀求,說;‘我有一個哥哥叫解慶賓,現住在揚州相國城內,如果你們有憐憫之心的話,請去一趟轉告我哥哥,我哥哥注重情義,講究義氣,會變賣家產重謝你們的。現在把我留下當作人質好啦。如果見到我哥哥,通報了情況得不到酬金,到那時送我進官府也不晚。’因此,我們不辭辛勞,把消息報告給你,你打算出多少酬金謝我們?我們好趕回去,放你弟弟。”
    
解慶賓頓時臉色發白。立即準備禮物重謝他們。兩人拿著禮品,火速回府,稟報給刺史李崇。    
    
第二天一早,李崇派人到牢房提審解慶賓。李崇刺史敲一下驚堂木喝問:“大膽解慶賓,你的弟弟逃出牢房,你為何妄認別人屍體作你弟弟?從實招來!”解慶賓見一旁有那兩個“外地人”來作證,只得認罪。
 
李崇重新把蘇、李兩位士兵,帶到法庭審問。兩人承認:是受不住毒打,招了假供。過了大約一個月,弟弟解思安也被拘捕歸案,投進牢房。李崇又派人到城裡捉來與解慶賓串通一氣的巫婆,鞭笞100下,予以懲罰。
    
 三、李崇辨哭聲斷案

北魏宣武帝延昌年間(紀元512—516年).壽春縣(今屬安徽省壽縣)農村有一個叫苟泰的鄉民,兒子長到三歲,遇到動亂,丟失在路上,幾年不知下落,夫妻倆整日憂愁。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荀泰到城裡去集市採買東西,看見自己的兒子,在同縣一個叫趙奉伯的家中。便告到縣府,希望官府判還他兒子。縣令派人把苟泰和趙奉伯,傳到衙門審問,兩人都說是自己的孩子,而且都找了各自的鄉鄰作證。縣令實在無法判決,只得上報。
    
後來,揚州刺史李崇聽說後,很輕鬆地說:“小事一樁,容易搞清。”他讓荀、趙二家,與孩子分居,不許來往。數月後的一天,官府派人送信到荀、趙二家說:“孩子得了急病,難以救治,已經死亡。刺史有令,你們家中,可派人去看望,並出錢料理孩子的後事。”
    
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苟泰號啕大哭,悲痛難忍;而趙奉伯僅是嘆息幾聲,並沒有悲痛異常的表現。

李崇聽了差役講的那兩家情況,馬上將孩子判還尚泰,並追查趙奉伯詐騙他人兒子的罪責。
    
趙奉伯供認道:“我的親生兒子,不幸在很小的時候病死了。為了年老有個依靠,我才冒認別人的兒子。”

(事據《通鑑記事本末》)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歷史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