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不約而同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3年07月28日】

【原文】

及秦皇帝崩,天下大叛。陳勝、吳廣舉(1)陳,武臣、張耳舉趙,項梁舉吳,田儋舉齊,景駒舉郢,周市舉魏,韓廣舉燕,窮山通谷,豪士並起,不可勝載也,然皆非公侯之後,非長官之吏也。無尺寸之勢(2),起閭巷(3),杖(4)棘矜(5),應時而皆動,不謀而俱起,不約而同會,壤長地進(6),至於霸王(7),時教使然也。

《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傳.主父偃》

【註解】

(1) 舉:攻占。
(2) 尺寸之勢:微弱的勢力。
(3) 閭巷:街巷,此比喻民間。閭,音驢。
(4) 杖:持。
(5) 棘矜:戟柄。矜,音金。
(6) 壤長地進:據有的領地愈來愈多。長,音掌。
(7) 霸王:霸者與王者。

【故事闡述】

據《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傳.主父偃》中記載,漢武帝時,朝中的嚴安與徐樂兩大臣向其上書,文中都評論秦朝的滅亡。其中嚴安上書內容提到,他認為秦始皇統一天下取得政權後,並沒有體恤民情,給人民休養生息,而是好大喜功,不斷發動戰爭,使賦稅更加沉重,社會更不安定,導致民不聊生,遍地屍骨。

等到秦始皇死後,天下群雄並起,紛紛領兵反叛抗秦。陳勝、吳廣攻占陳縣,武臣、張耳攻占趙地,項梁攻占吳縣,田儃攻占齊地,景駒攻取郢,周市攻取魏地,韓廣攻取燕地,窮山深谷,豪傑之士一同起兵,記也記不完。

但是,他們都不是王公貴族之後,沒有任何權勢,從民間興起,也沒有精良的武器,順應時勢,都行動起來,沒有預先謀劃卻同時起兵,沒有約定卻同時會合,不斷擴大土地,最後成為霸王,這是因為秦朝的苛政使民心思變,叛軍的勝利完全是時勢所趨。

文中“不謀而俱起,不約而同會”,原指沒有預先謀劃卻同時起兵,沒有約定卻同時會合,後來就演變為“不約而同”這句成語,用來指事先並未約定,彼此的意見或行為卻相同。

【討論】

(1) 嚴安認為秦始皇統一天下取得政權後,為什麼賦稅加重,社會不安,民不聊生,遍地屍骨?
(2) 秦始皇死後,為什麼天下群雄並起?

【造句練習】

例:他剛介紹完影片,大家不約而同大聲鼓掌。
例:突如其來的地震,同學們都不約而同驚聲尖叫。

【相似成語】

不謀而合

【課後時間】

請完成下面的成語接龍∶

神通廣大→大( )臨頭→頭暈( )花→花( )巧語→語重( )長

參考答案∶

神通廣大→大(難)臨頭→頭暈(眼)花→花(言)巧語→語重(心)長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