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魏徵阻止太宗查廉吏 竟得太宗讚許

整理:李義


【正見網2017年05月25日】

真正為國分憂的好官,不是一味的附和皇帝的意願,而真正的好皇帝都是勇於接納大臣的建議,而不是一味的維護自己的所謂尊嚴。二者兼得,就是盛世的開始。

貞觀八年,桂州都督李弘節以清廉謹慎聞名,李弘節死後,他的家裡要變賣珠寶。太宗聽了這件事,在朝堂上說:「此人在世的時候,宰相都說他清廉,今天既然這樣,那麼推舉他的人怎能沒有罪過呢?必須好好地查證一下,不可掉以輕心呀。」侍中魏徵私下對太宗說道:「陛下一直說這個人不清白,但沒有看到他接受財物。現在聽說他的妻子賣珠寶,又要治他的罪。我不知道這是什麼原因。自聖朝以來,為國盡忠,清廉謹慎,自始至終不改的,只不過是屈突通、張道源罷了。突通三個兒子來應選,只有一匹不好的馬,張道源的兒子窮得無法維持生計,沒有見陛下有一句話涉及這件事。現在弘節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前前後後都大受獎賞,弘節死後,並沒有什麼關於他貪婪的言論,妻子賣掉珠寶首飾,並沒有什麼罪過。認為一個人清白,就什麼都好;懷疑一個人不清白,就連舉薦的人都要受到責備,雖然說痛恨邪惡沒有什麼過錯,但是喜歡善行卻也不見得深厚。我暗暗思量這種做法,沒有見到其中可以值得稱道的,我擔心有見識的人聽到這些事,必然產生許多不好的議論。」

太宗聽了拍手稱讚道:「這是我做事不好,沒有思考成熟,說錯了話,現在才知道一個人要不說錯話也不容易呀,李弘節的事不要過問了。像屈突通、張道源的兒子,都應該各授予一個官職。」(出自《貞觀政要》)

唐朝的很多大臣都曾站在理的基礎上或國家利益的基點上,做出與太宗的意願相反的事情,結果大都得到了太宗皇帝的重用,大概這就是唐朝強盛的原因吧。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