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7年09月28日】
前邊的繪本教育內容,花了大量的筆墨,為的就是告訴望子成龍的父母,若想孩子養成主動讀書的習慣,愛好學習看書的習慣,一定要放下急於達到出成果的目的。要以孩子讀書讀出樂趣為核心去考慮問題,時時考慮的就是如何讓孩子覺得跟媽媽讀繪本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因為快樂,孩子自然愛上了繪本。那麼下一步的讀文字就會自然獲得成功。
何時開始正式讀文字呢?
那麼,何時開始正規的讀文字呢,總不能一直只看圖,陪著孩子說話吧,其實,只要明白了讀繪本成功的關鍵是讓孩子能獲得快樂,就一定會觀察和注意到孩子的自然變化,發現孩子能自然接受文字的契機。
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在父母這裡一旦發覺,自己看繪本時的興趣、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說,總能得到傾聽和認可,心理上得到莫大的理解和支援,就會感到心滿意足,不但喜歡繪本,覺得繪本能帶給自己快樂,也會漸漸覺得光看圖說話,已經不滿足了,一直得到肯定和理解的孩子會因此獲得心理上的餘地,有餘地開始關注其它的事物,加上孩子強烈的好奇心, 會促使他們自發地覺察到,書中除了有趣的圖,還有很多字的存在,這些字到底在說什麼呢?有的甚至很長,好像媽媽讀的時候太簡單,只有短短的幾句話;有的圖上根本沒有多少字,可是媽媽卻讀出很多內容,因此會產生疑問,好像媽媽沒有好好讀書給自己聽。說不定孩子發現了這一切,會很生氣呢!
這一切表明,孩子的視野開闊了,心理上也有了餘地,已經對媽媽簡單的說明感到不滿足了,這就是開始正規讀文字的信號和契機。
看到這裡,父母們也許又要著急了,覺得這下太好了,總算可以按著大人的心願來讀書了,否則何時才能讓孩子快速獲得優美的語言和很好的表達能力呢?
我們在以前曾提到過一位日本高級知識份子的父親,因為急於求成,導致兒子厭惡讀書的真實例子。就是因為過於執著,父親認為兒子上學了,不必再跟兩個妹妹一起接受母親的繪本教育了,於是他突然決定自己親自帶,每天給兒子下任務讀多少,讀什麼,如何讀,還要有讀後感,整個毀掉了讀書的樂趣和輕鬆的環境,感受到的只是讀書的壓力,最後與兩個妹妹的結局剛好相反。
父母讀文字時的關鍵心態
那麼,該如何讀文字呢?簡單說來,保持讀無字繪本一樣的心態就好,只要孩子感興趣,不牴觸,能接受,順勢引導,定然奏效。不必急於一時,也不必跟其他孩子比早晚緩急。因為只要孩子持續喜歡繪本,就會發現文字的存在,好奇文字的內容,進而要求正式讀文字這一天總會到來。急於提早一兩年,如果換來的是一生厭惡讀書的後果,豈不是最大的損失。
具體說來,如果你發現孩子開始注意到文字的存在,發現跟文字長度比起來顯得太簡單,開始質疑,媽媽讀的跟繪本文字好像不是一回事,因此生氣或者困惑時,最好的做法是表揚孩子。這也是一直以來,那位日本媽媽經常採取的做法。她會這樣對孩子說:「你都能看到這些了,真的了不起,媽媽感到很高興,你長大了。」這樣一來,孩子很快就不生氣了,而且自己的發現得到了媽媽的肯定,感到很開心,覺得自己真的長大了。
這位媽媽說:很多繪本都會註明適合的孩子年齡,但那不過是一個大致範圍和參考而已,不必太過執著。根據自己孩子的成長和個性,選擇孩子喜歡的繪本,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讀文字就好。 一切都以孩子能否感到輕鬆快樂為準。
配合孩子的不同成長階段和情趣讀繪本,孩子能在同一本書中以不同的視角獲得不同的樂趣和知識。 光注意圖畫時,獲得自由想像,自由編故事,自由發揮的樂趣,等讀文字時,又獲得了一個新的故事的樂趣,感到很新鮮。由此更加願意聽媽媽讀文字了。
讀文字時碰到的常見問題
大人讀文字,馬上面臨一個問題:一定要一字不漏的完完整整的讀嗎?其實,說是讀文字,但是要說突然從某天某時某本書開始,一下就變成正式的一字不漏的讀文字了,恐怕也不符合自然規律。人都是一點一點成長的,讀書也是如此,從易到難,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因此,不必太過執著固定的形式。
這位日本媽媽說,「過度一段原先看圖自由說話也行,半讀文字,半看圖說話也行,一定一字一句都讀完整,實在沒有必要。況且必須完整讀好文字的負擔,也會壓得父母喘不過氣來,達不到目的、完不成任務的挫敗感,會使得讀繪本的教育變得很艱難,反倒容易使父母放棄。
還不如以文字的內容為基礎,父母根據自己的習慣和理解,以自己的語言講解,這樣孩子聽起來更易接受,因為跟原來的看圖說話變化不會太大,孩子就容易過度過去。
那麼方言也無所謂嗎?很多人會覺得,那不就學不到標準優美的繪本文句了嗎?這一點不用擔心,這個過度時期,只要孩子容易接受,就能聽完書中所寫的故事大概,就會讀到孩子自己原先沒有發現的故事,這就達到了目的。突然改成書中一成不變的語言來讀,會使孩子覺得陌生,反倒不容易集中精神聽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