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解三國(14):獻帝位長 令義理兩大基點得以並行

劉如


【正見網2019年10月25日】

在作者羅貫中的眼中,三國的安排,既是以天地人三才的形式在傳達天人合一的人文觀,告知人們文化的主導者,在天不在人,但同時整部書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點明這段歷史是要在地上讓人去「演」出不同角度和層次的「義」的內涵。因此漢末天下才出現了有帝王又無帝王,也就是「帝非帝,王非王」的漢獻帝長期在位的奇特歷史現象。

也就是說,認為天下有無定主,就會促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奉行義的基點,從而做出不同的選擇。讓人看到人對義理的各種不同的理解和做法。義的內涵,才能展現得十分詳盡。對於這個問題的理解,我們可以從劉備興義軍平黃巾之亂時的戰役談起。

天下明確有定主時   義理的運用

大家都記得《三國演義》的第一個經典故事就是「桃園結義」,劉備、關羽和張飛結義,為的就是平定黃巾軍的叛亂,還國家太平,以此上報國家,下安黎民。這是第一個故事義的內涵。因此在展現戰爭的同時,作者絕對不會忘記表現劉備兄弟三人對義的理解和實踐。

劉備一開始先是協助幽州太守擊退叛軍,這本身就是在兌現三人結義的目的,表現著三人對國家大義的實踐,之後,因得知自己的老師盧植以中郎將的身份領軍,正在廣宗與張角對峙,於是辭別太守的軍隊,領著本部義軍到盧植處助戰,一為師恩,二為國家,得以同時報效。但盧植見到劉備後,卻讓劉備去探聽其他兩路由朱儁和皇甫嵩帶領的朝廷大軍的情況,好約期剿賊,於是劉備奉命星夜趕到潁川,見到朱儁兩位將軍後,得知張角的弟弟張寶和張梁都被打敗,正帶著殘餘逃往廣宗,於是又星夜返回廣宗,不料正在途中,就遇見盧植獲罪被囚,正押解進京問罪。原來盧植被張角妖術所阻,遲遲未見獲勝,朝廷派來的使者因得不到盧植給的賄賂,因此謊報軍情,盧植因此被囚禁解職,由董卓代替盧植領軍。

劉備見盧植被囚禁問罪,無計可施,於是計劃回涿郡太守處,途中卻遇到董卓被張角打的狼狽逃命,漢軍慘敗,三人二話不說,捨命救下董卓,也就是那位之後擁兵進京廢掉少帝的董卓。董卓當時任河東太守,自來性情殘暴,傲慢無禮,被劉備三人相救,不但不知感恩,聽說劉備是無官職的白丁,待劉備十分無禮,張飛因此大怒,要殺了這無義之徒,被劉備關羽以朝廷命官不可殺的理由攔住。但張飛認為,這樣的不義之徒,既使不能殺他,也無法跟在其手下聽命,如果兩位哥哥選擇跟著董卓,他也不會聽從。劉備和關羽認為三人義同生死,自然一同進退,於是離開了董卓,引軍轉投朱儁,幫助朱儁剿滅張寶,平定諸郡,大獲全勝。

這裡我們看到了劉備三人對義的實踐,他們先是對自己本地涿郡進行了守護,之後報師恩,講的是師徒之義,後幫助董卓扭轉敗局,救下漢軍,毫無個人的私心,只因董卓奉朝廷之命,因此不問親疏關係,照樣捨生取義,但一旦發現董卓的品性,是個傲慢無禮的不義之徒,張飛剛直守義的性情就開始展現,他體現的是「賢臣擇主而事」的義理。這個「賢臣擇主而事」不單單狹義的指君臣關係,可以指廣義的上下級的關係,張飛雖然性情剛直,這個義理,卻毫不糊塗。他離開董卓的選擇,跟趙子龍選擇劉備,徐庶和諸葛亮選擇劉備,都是遵從義理。只有這樣,才不至於助紂為虐。

但劉備有劉備的考慮和選擇,朝廷當時是天下正統,靈帝雖然昏庸,但當時還是天下定主。奉命領軍的將軍,皆為朝廷官員,殺了他,等於背叛朝廷,名義上是不妥的。會被人誣衊跟黃巾為伍,因此,劉備的判斷也是對的,所以,他們當時的做法,最為合理的選擇,就是不能殺朝廷命官,但可以選擇離開不義之徒。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人在面對具體情況時的義的選擇,各有角度,合在一起,就是當時最好的判斷。這個例子是天下有定主時的判斷。

無定主時  陳宮對義的選擇

劉備三人這個不殺而離開的義的選擇方式,書中多次在展現,當天下出現無定主的情形時,也就是漢獻帝無法做主,認為他不算實際意義的定主的時期,同樣有表現。比如中牟縣令陳宮為了支持曹操行義舉刺殺董卓而甘願放棄官職,冒著性命私自釋放被抓的曹操,之後了解曹操打算回故鄉召集義軍討伐董卓,於是定下跟隨曹操,但途中投宿曹操義伯父家,曹操因多疑,殺了義伯父一家,(書中為與劉備形成對比,曹操被刻畫成奸雄,不再是歷史真實的曹操,這個大家要明確),因此斷定曹操不義,想殺了曹操,但轉念一想,自己是為大義明確選擇跟隨的曹操,意思是沒明言選擇離開前就還是該侍奉的主君,本應忠義輔佐,此時殺了曹操,自己就成了殺主君的不義之徒,但如今發現曹操不義,不能跟隨,於是只能離開,不能殺他。所以,陳宮判斷只能離開他,不願跟隨他將來把才智用在做不道義的事情上,這就是古人的思維方式,對忠義的理解。

後來陳宮跟隨了呂布,被曹操抓住,不投降曹操,至死不悔,表現的是天下無定主後,以各為其主的基點來履行忠義的思想。也就是天下無定主了,漢獻帝不被認為是真正的天下主人,於是群雄逐鹿,他選擇呂布來輔佐,是他個人認定的主君,因此忠義待呂布,不離不棄,生死不悔。

陳宮與曹操的因緣始末,這個故事的表現,不管是關於曹操,還是陳宮,所寫的情節,未必屬實,這個不是歷史本身,大家當成是小說的虛構即可,作者的重點,不在故事本身是否為真,而是要藉助這個故事,具體展現古人在無定主的時候,如何以義來選擇和行動的思維方式。

但是,這個歷史過程,很有意思,說他無定主,但漢朝依舊存在,漢獻帝帝王的名義尚在,且本人並不昏庸,也不殘暴,並無絲毫過失,以他為主,也合義理,也是一種奉行忠義的方式,因此,天下無定主和有定主,兩種思維都不能說是錯的,在當時,都可以運用,都不能絕對說誰對誰錯。

盧植義舉  勸諫後辭官

再來看盧植,盧植因無法勸諫何進,何進當權無謀,引來董卓進京,盧植因此認為天下尚無定主而辭官,免得身為漢臣,在位需行臣子的忠義,不得不奉何進之命做不對的事情。這就是盧植選擇辭官離開的原因。但他辭官後還未及離開就目睹宦官劫持少帝,不忍棄少帝不顧,救了太后和少帝,還對董卓的廢帝之舉進行了有力的辯駁。做了他最後該做的義舉,這才離開。可謂仁至義盡。為官時,忠義勸諫,辭官後,已非君臣,依舊捨命對抗董卓,護衛君主。是真正的君子。

以上這些故事,正是把古人如何思考義,怎樣避免愚忠,如何選擇自己的行為,寫的非常詳盡。正因為有名無實的漢獻帝存在了幾十年,才有了有定主和無定主的兩種思考基點的並存,才有了不同基點下如何奉行道義的不同認識和選擇,成了充分展現義的舞台。

各為其主,展現的是無定主時的義的認識和選擇,比如追隨曹操、袁紹、呂布等其他英雄的選擇;而奉漢室講的忠義,跟隨劉備,則是依舊承認漢獻帝為定主的認識和選擇,讓歷史通過這個特殊的時代,具體而全面地展現不同角度的義的內涵。這就是「帝非帝」的漢獻帝能夠不可思議地長期在位的根本原因。本為天定的舞台,專為「演義」而成。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歷史

神傳文化網專題